乔 婧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现代理论研究中空间研究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费雷将文化因素引入城市空间研究,他认为空间也可以成为一种工具,在人类居住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西方现代城市空间设计的兴起,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空间中使用频率高、可达性强的场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盖迪斯的“城市学概念”、佩里的“邻里单元”等相关理论都探讨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广义的公共空间概念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空间概念,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空间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定义为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可以容纳公民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意见的场所.而狭义的公共空间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公共使用的室外及室内空间.本文所指的校园公共空间是狭义的公共空间概念,即校园中学生生活、学习、活动、交流的公共场所.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场所,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大学校园的公共空间对其思想的影响比其他教育阶段更为深远.在校园公共空间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不同的物化内容和采取不同的方式在校园公共场所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和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在校园公共空间中通过参与活动、交往互动,从而接受校园文化、人文情怀等的熏陶,塑造思维及认知.
近年来,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在中国知网检索中超过55300篇,其中涉及公共空间教育412篇.在对校园公共空间中的教育研究中,有学者[1]从校园公共空间的内涵出发,研究校园公共空间的建造和设计、学生在公共空间中公共生活和交往互动等行为;也有学者从校园公共空间中的学生公寓、课堂空间、公共艺术等空间形态进行研究,探讨公共空间对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思政教育、环保意识、艺术创造、公共精神、公民意识[2]等的影响.总体来看,学者注意到了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但基本都是从校园空间设计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很少分析校园空间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分析校园公共空间分类的基础上,剖析校园公共空间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以此指导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和重构,深入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城市公共空间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形式,是‘在场’的言说和‘不在场’的教化”[3].校园公共空间是教育的承载场所之一.在公共空间中的教育方式与课堂教育不同,课堂教学是固定学时、固定人群的教与学的形式,是教师用“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思想的引导.而在公共空间中的教育是通过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如雕塑、标牌、标语以及一些交流空间的设置使学生在公共空间内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作出正确的引导.空间中的教育一方面使学生在课外空间中获得创造性和协作的教学结果;另一方面,空间中的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大学的教育环境是一个多方面共同协作的有机系统.公共空间是校园环境中直接影响使用者体验的重要部分,校园中的各类建筑设施、区域位置设施以及各类附着物都无声地传递着校园的人文情怀,对学生具有鼓励和激励的作用.著名高校的校园公共空间,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清华大学的荷塘等都是校园内的重要空间,传递着校园的精神和校园的文化.当学生处于此,油然而生的是对学校的自豪和校园文化的认同.
校园公共空间是教育活动场所中的一部分,设施是“物”的存在,具有“非言语”的教育力量,空间中物化的内容是大学精神内涵及校园文化的表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和思想.校园内公共空间根据特征和功能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空间开敞性特征可分为室外空间、室内空间及半开放性空间;按照功能特征可分为教育空间、生活空间和活动空间.这些空间场所对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作用.
教育空间包括教室、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等空间,主要功能为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教育的物质手段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4].教育公共空间的设施可方便教学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塑造,空间中不同的设置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如教室内桌椅的摆放,开放性的桌椅的多变性更容易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营造自由流动的气氛;而封闭性的桌椅更能树立学生的纪律和规矩意识.教学楼的公共空间中设置第二课堂、阅读空间、互动空间的区域,并结合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可以营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
活动空间指操场、学生活动室、礼堂、创业基地等空间,是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主要场所.集体活动的场所也是学生平常利用率较高的场所,在此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校园空间对学生具有约束力和控制力,但同时也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5]活动空间要满足学生参与的需要,不同的空间内都能发现学生想要参与进空间设计的愿望.学校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可设置能够参与公开交流的场所.如公共艺术也可以作为学校与公众生活的互动关系来塑造空间的多元属性,产生多元的空间感受与体验[6],让学生参与进去,表达自身的喜好,发表自身的看法.通过不同空间的营造,使学生参与不同的活动,学校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和引导学生,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温暖和尊重,使两者达到更好的交融.因此,高校在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应更加重视学生的精神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度[7].
生活空间指校园内的学生宿舍、食堂等场所,主要功能为满足学生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生活空间的设施偏重于学生生活习惯及人际关系的培养.生活空间是学生长期使用的场所,因此生活空间中的育人效果更具深度和广度.学生在生活空间中的活动既有社会交往,又有个人隐私.因此生活空间中一般包括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8].交流互动是生活空间必须满足的首要条件,生活空间的设计与营造要依照校园空间的类型,方便不同需求的交流和沟通,也要关注个人精细化的需求.如交流空间内既要达到学生移动和互动的顺畅性,又要设置间隔使其具有私密性,从而实现空间的公共性需求和个人的私密性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要抓实抓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加强并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媒体发展的当代社会,应重视校园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有效利用好校园宣传栏、校史馆、博物馆等场所,通过校园节庆、校园文化交流、展演等形式,凝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内涵和灵魂.发挥校园公共空间的育人功能,把高校公共空间打造成思想政治宣传的第一阵地,彰显校园特色和文化.
归属感是维系公共空间情感的要素,良好的校园公共空间能尊重学生之间交往的特征,并使其在互动与交流中获得归属感和温暖的体验.人们通过感觉和知觉形成对场所的感知,进而形成认知,在认知中渗入了感情因素才会产生归属感[9].归属感是维系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师生在空间内获得满足才能更好地维系空间的发展,激发空间的活力.学校环境与大学生归属感之间关系密切,校园居住环境和校园文化都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学生的归属感影响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及兴趣爱好.良好的校园空间环境会使学生与学校之间产生一种联结感.个体与集体、自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越强,联系越积极,学生对联系的评价和认可越高,那么他们的学校归属感也会越强.良好的校园公共空间使人们在互动与交流中获得归属感.
活力指数的标准是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条件.威廉·怀特在《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中提供了观察研究方式,有助于对空间的一个认知和评判.此外,建筑与设计学界对公共空间的活力指数也有各种评价标准,如社会性、多样性、通达性、舒适性或可达性、安全性、愉悦性、和谐性、文化性、生态性等标准[10].阿龙多琪等[9]认为可建立“心理—行为—环境”的研究模型,将人群心理内因、行为表现和外在环境影响因素三者串联,可以更好地分析公共空间活力的产生原因.
校园公共空间中人的参与、互动是空间活力、空间存在的基础.如果空间中没有任何内容物,便只是一个机械的场所;如果在空间内人与人之间无法良好沟通,公共空间的存在便失去了意义.校园公共空间是学生活动的场所,当校园公共空间的自然活力和文化活力对学生产生吸引时,这个空间才能产生思想教育文化的内涵,才能有效激发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活力.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中指出,“繁荣校园文化,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定位和长期教学实践的积淀,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个人发展提供了优秀的环境,在此环境中使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养成.校园文化景观和教育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爱校之情.高校深厚的文化学术积淀,也成了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主要阵地.
学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不同,使得高校在文化空间实践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侧重点.高校要突出学校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例如以效率性和试验性为主的学校,更多的公共空间位于教学和实验室空间,户外公共休闲空间与生活空间比较少;以交流和沟通为主的学校,更注重于交流公共空间区域的建造.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来设定文化空间和文化景观.如以民族院校为例,宿舍走廊的多民族文化展板和食堂内的民族饮食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这些文化空间鲜明地展现了学校的特色,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导向的引导[11].
保罗·康那顿提出“集体记忆是家园感的支柱,它本身依赖仪式的操演,身体的实践和纪念的庆典”.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是学生集体生活、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是生成和存放学生记忆的重要地点.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新生入学第一课经常是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和校史馆等,这些是形成学生对学校第一印象的场所,通过参观这些场所,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和对学习知识的向往.人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实践形成了记忆,开展开学典礼、运动会和校庆、学校节日、毕业典礼等仪式和纪念活动,加强了凝聚力,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记忆.学生从各地而来聚集在校园空间中,生成集体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记忆,从而获得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校园公共空间不仅仅能对在校期间的大学生思想产生影响,也能使毕业生对母校的记忆进行回溯.通过在这些场所的实践和体验,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从而使学生产生爱校、爱国的集体荣誉感[12].
在校园公共空间开展宣传教育指通过建筑、雕塑、海报、广播、标语、视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校史馆、博物馆是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培养爱校护校意识的重要场所;雕塑是每个学校必有的宣传物,校名、校训一般会镌刻其上,彰显学校的特色;草坪内和食堂内随处可见的标语,提醒大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珍惜粮食;教室和图书馆内的名言警句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从而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海报、广播、展板则出现在校园内的各个公共空间,展示着学校、学院的新动态,这些组成了公共空间中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空间宣传教育形式是直接传达宣传信息,是与日益增长的新媒体争取关注度的思想战线.在校园公共空间内进行宣传要关注学生的日常流动和兴趣点,测量学生的爱好、日常生活和关注度,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丰富公共空间,主要是利用公共空间中的走廊的墙面和地面,努力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如在特定的区域内设置小型的交流区、读书区,满足学生在课间和休息时的沟通和交流需求.
综上,建设良好且具有活力的公共教育空间,首先要遵循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人文环境的尺度,提升公共空间舒适性和品质,打造文化宜居的场所.其次按照学生活动的类型整合公共空间的功能,合理组织布局空间设施,丰富空间类型.最终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内的宣传手段,带动空间活动主体——师生主动参与空间的建设,从而打造集体交往、交流的良好平台.
校园公共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建造首先要按照教育功能、校园文化特色和空间活力特征做好空间教育布局,优化空间设施安排.其次要发挥好学校的展览馆、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等空间的作用,在使用空间的过程中深化学生的爱校、护校意识,构建校园空间思想示范性场所.最后,学校在管理和运用公共空间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思想的把握和理解,对空间进行优化和落实.
校园公共空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空间教育力量,通过有效使用校园公共空间,可以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教育和引导.校园公共空间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力阵地,良好的校园空间有助于校园吸引力和活力的提升,营造学生归属感和幸福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群体和校园的整体需求变化,学校更要关注公共空间的有序利用、学校与学生在空间内进行的良性互动,从而对学生起到教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