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超
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形式上与学生日常生活割裂。教学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对小学生而言容易引发厌学情绪。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生活化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日常生活的体验,把生活融入学习课堂,用生活经验加强抽象的学科内容的学习。[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总结自然发展规律,解决与生产生活有关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情境非常有必要。
目前科学教学强调四维教学目标,能力上强调知识概念目标与探究目标。知识概念目标是该课的知识点,例如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这些知识概念目标往往有明显的语句或词语总结。对于小学科学而言,概念知识体量小,难度相对低,教师可以通过板书、重点强调或试题查验来强化学生对知识概念的学习。但是探究目标强调学生的动手与思维能力,在设计实验、观察汇报、结果分析等方面需要学生深度思考。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把控。例如在设计实验时,学生自己设计出完整的科学性实验方案难度非常大,要依赖教师的点拨,但教师全程指引,无法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许多科学课堂容易变成“科普”课堂。情境教学可融入过程探究,方便教师摸查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生的轻度思考容易导致科学课堂沦为“纸上谈兵”。小学科学的探究学习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探究学习实验往往具有典型性,学习内容借助实验实现知识实心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印象会更加深刻。这一过程也考验教师及学生将具体化的内容抽象成概念的能力。如果探究学习与概念理解成为科学课堂的重点,再将其迁移到其他物质或规律就是课程的“延伸”,但“延伸”往往不是课堂的重点,这会导致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有距离。学生照搬课堂内容很容易,但是在迁移至其他内容,特别是非典型学习内容上,往往就出现问题。比如,在“云”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能明确辨别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但走出课堂,面对多变的天空时,学生却无法判别。学生学习了花结构后能对特征明显的花的结构进行指认,对其他的特异花的结构就无法指认了。重学习轻迁移的结果是学生思考深度与学习广度不足,是现阶段教师领学学生跟学,欠缺后续探究,缺少方法论的体现。
要创设好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首要条件是教师不能循规蹈矩,教学思维方式要有突破。教师备课模式要转变,除了关注学生、教材与教法,更要考虑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的关系。这里的实际生活既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又包括实施教学的生活化条件。要求教师有创造性思维,能合理提炼出教材内容与生活联系,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融合。
小学科学课本内容很多来自生活,但是内容相对片面,完全照搬这部分内容只能使学生联想生活,却不能让学生将知识融入生活中。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需要教师发挥主观创造力,抽取课程中生活化的内容,整理甚至添加符合教学内容的新情境,构建与学生自身经验相匹配的生活化情境。由于材料缺失或是环境影响,书本实验活动有时是无法进行的,教师甚至需要依托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改进实验装置或是构建新的探究活动。
创设生活化情境是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基础条件,用来引发体感记忆。在实际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一般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通过生活化情境和材料直接构建,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模拟还原。生活化情境和材料直接构建主要适用于探究实验本身就属于生活内容,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为例,包含了大量直接生活化情境实验,如观察一棵植物与校园里的动物、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观察风、观察云、比较快慢、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种植凤仙花、观察土壤等,这类课程需要学生直接去室外,实验材料取自日常生活,能直接拉近知识本身与生活的距离感,学生进行实验时会有强烈的共鸣。
信息技术能在固定教学环境下,通过声、光甚至是体感模拟还原生活场景,能打破时空界限。除了能模拟日常环境外,信息技术还可用于宇宙空间的探索,展示大场景视角、微观视角、加速或减速时间;甚至能展示平时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如水结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动物的一生、月相变化的规律、地球的形状、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凤仙花的一生、心脏和血液等,信息技术能展示学生日常无法肉眼观察到或观察全的事物,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链,形成更全面、更细致、更立体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体会生活情境。
教学活动生活化是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核心,旨在将日常生活与课堂学习融合,教学活动生活化可以体现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
在传统的说教型教学中,教学形式多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或游戏教学。这类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把控学生学习过程。在此教学上,教师可以合理设计探究活动情境,分配学生的角色,丰富评价方式,以此让教学活动更加生活化。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
教学内容是生活化情境创设最直观的体现,创设好的生活化探究问题有利于构建课堂教学与生活经验的连接。[2]教科版小学科学虽然设计了大量生活化探究问题,如“磁铁能吸引什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水到哪里去了”“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空气有质量吗”等。这类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已经积累大量相关经验,甚至有些已经知道问题答案,教师不需要重新构建核心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设完整的生活情境,依托深层次探究来让学生深入学习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关于课程学习中的抽象问题,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高与低、运动与摩擦力、简易电路、食物链与食物网等,它们是总结性知识,与生活实物关联不大。面对这类问题,学生往往有生活经验,但经历不同,完全靠学生自主探究会缺少探究方向。教师在这类教学中必须设计生活化情境来引入,以此让学生代入生活经验,合理选择材料与方法进行探究。
课后延伸生活应用既是知识的夯实,又是情境教学内容的迁移应用,能对课题学习内容形成交替正反馈。科学课是极易开展课后生活延伸的,如“磁铁能吸引什么”,课堂以典型物品总结知识,教学完成后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尝试千奇百怪的物品,总结规律。又如“观察云”一课,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不能观察到全部类型的云朵,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自主观察,学生重复课堂知识巩固。再如“月相变化的规律”一课,课堂重点学习变化规律,学生可在课后落实规律验证。小学科学的课后实践也是情境教学的延伸,培养学生课后实践的好习惯,有利于形成“生活体验—课堂学习—课后实践—新的生活经验”的正循环,全面构建课堂与生活的连接。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情境教学,是借用生活经验提升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也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能针对思维深度不够、生活经验广度不足与迁移能力差的小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教师是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关键,需要紧密联系课堂内容、生活与学生。教师在课堂引入生活化情境后,能构建生活与科学课堂的连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