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毅红
(泉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福建 泉州 362000)
在“本真美术”中,“本”是美术活动的根本属性,“真”是美术活动的真实面目。儿童天生喜欢涂涂画画,对美术的爱好极其纯粹,他们的作品稚拙、清新、真实、自由,没有任何功利性,是天生的艺术家和梦想家。[1]在推崇教育返璞归真的时代,美术活动中正确而有效的启蒙和引导,将充分发掘儿童的艺术潜能,使儿童天性中所蕴含的真、善、美的本质得以保留和发扬。针对当前儿童美术活动的失真现状,提出回归儿童天性的“本真美术”教育策略。重新审思儿童美术活动的真谛,重新建构儿童美术活动的维度,支持儿童原发性的表达,解读儿童独特性的语言,认识儿童辩证性的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一直以来,儿童美术活动始终逃脱不了成人“统治”的印迹,成人始终没有把儿童当成大写的“人”来看待,总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还需要成人教导。因此,在内容的预设、感受的方式、结果的评价等方面,仍存在成人“导演化”倾向,这一倾向将儿童美术活动引入歧途。
1.内容以预设为主
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容几乎都是由成人事先预设好的,有的来自所谓的年段教研,有的来自班级的主题活动。这些内容的共同点,都不是来源于儿童选择。即使是主题活动背景下产生的美术活动,也只不过是为了表征某一内容时成人的想法。这些内容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偏离儿童的内心需求,难以唤起儿童的兴趣,难以激发儿童表达与创造的欲望。
2.感受以灌输为主
美术活动中,教师虽秉持着“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理念,活动导入环节却常常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视频等视觉冲击材料引导幼儿感受。殊不知这些环节中,儿童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一个等待教师以事先备好的材料来灌输知识技能的容器,他们的自由受限,无法从各自所需的角度去真正地感受,更谈不上自主创造。
3.作品以展示为主
儿童美术的最终作品,大多被成人通过展示加以呈现。固然展示的结果对儿童的自信、成就感等品质的培养大有裨益,但儿童自身在创作过程中所融入的思想,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和体验,却被“光彩”的展示所掩盖。作品仅被成人或同伴的判断性话语来审视,缺乏对儿童本身的生命多样性和发展性的关注。
当前,中国存在许多儿童美术工作室、美术培训机构,其中,不乏有被列为公益事业的青少年宫等儿童美术学校。这些机构竞争激烈,赢得家长(而不是儿童)的青睐。许多机构一开始也许是为了真正的美术教育,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店面、材料、聘任教师等现实问题,迫使这些机构必须考虑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与此同时,近年来,许多家长不辞辛劳地带着孩子参加各级各类的“儿童画考级”,殊不知这些考级是在规范的操作程序下,通过统一的评判标准这把“尺子”,衡量所有参加考级的儿童,过早地把儿童向专业化方向引导,把好不容易在原创绘画中得到自由与快乐体验的儿童再次钉牢在“功名簿”上,滋长了他们的浮躁之心、功利之心。如果社会环境热衷于扛着美术教育的大旗,过于强调外在的“功利性”价值,必将难以真正实现儿童美术本身的价值,从而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以上现状,远离儿童美术活动的真谛,更阻碍儿童的本真天性。
在重新审思儿童美术活动的真谛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清楚儿童美术活动是为了什么?在中外美术教育历史上,关于儿童美术能力以及发展的理论,基本分为两个学派:第一种论点归纳为“通过美术的教育”,第二种论点归纳为“为了美术的教育”。[2]大多数人成年后,没有从事美术工作,具有美术成就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更倾向于“通过美术的教育”这一观点。
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时,需要借助言语或文字这些工具,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转化,从而传递给他人。而儿童美术直接是动作。对于语言发展还不成熟的儿童来说,美术是他们的语言工具,反映的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儿童的美术作品是他们的眼、手、脑整合思维的产物,是他们独特和个性化的东西。
在推崇教育返璞归真的时代,提倡的是回归自然、回归本真。近年来,学前教育也大力提倡要用儿童的视角看儿童,归根结底是要还给儿童属于自己的世界,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在适宜的环境氛围中,在感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发掘艺术潜能,借助手中的材料,自由自主地表达。本真美术的本质是以儿童为本的美术活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儿童通过美术的教育,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在文化的刺激与作用下,触动心灵而发生思维的变化。在这一基础上,又促使自己的意识与智慧产生带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思维判断。儿童的美术活动应该是触及他们灵魂的,是要让每个儿童的内心特质通过美术这一媒介得以释放、发展与成长。[2]
1.支持原发性的表达
儿童的美术能力,属于其原发性生理、心理的反应。如他们天生就会自由涂鸦,不需要成人的指教。同时,任何美术活动的工具,以及材料媒介的使用过程,[2]实质上也是儿童探究性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的过程。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美术活动中,应为儿童尽可能多地创造原发性的、自由表达的条件,支持儿童以自发与自然的方式,创造性地进行独立的美术表达。
如小班美术活动“人”,教师首先为儿童提供同一型号的普通勾线笔。没有大小、粗细、颜色的干扰,儿童与同伴间也没有冲突以及纠结,避免因作画工具复杂、技艺不熟练而阻碍表达。其次,有意让儿童自主把控时间,为他们营造完全放松、不受拘束的创作环境。最后,教师尽可能地“少说话”,不给儿童任何的导向与暗示,让他们想画谁就画谁,想画什么内容就画什么内容。在这样没有束缚的轻松氛围中,儿童潜意识里的第一反应很容易呈现在作品中,使教师真切地走进儿童内心,解读其内心世界。
如图1,是小班幼儿“人”的作品之一。作画的小萱因妈妈生了二胎后照顾不暇,将小萱放在外婆家生活,只有周末,才由爸爸接回与家人团聚。小萱幼小的心灵对家庭的团聚充满渴望,画中真实地流露出她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一家坐着汽车回家”。画中车轮被涂上重重的颜色,好几处几近戳破,则影射该幼儿内心对能否如愿地与一家人乘汽车回家,有着不确定的焦虑。
图1
儿童期的美术表达,是儿童感悟生活世界后心灵的释放,本真地反映其内心世界的情感。儿童在全神贯注地完成自己作品的过程中,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表现将会得到成人什么样的评价。他们只是将自己的一种内在的感受,通过手的知觉活动(手持工具的运动)进行原发性表达,并不是以外界强加的标准,做出自己的心理反应。
2.解读独特性的语言
(1)由表及里,了解隐性语言
从婴儿期开始,儿童就不断地在探索和信手涂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内心世界。许多时候,乍一看儿童的作品,第一反应是乱。实际上,其中蕴含着儿童所要表达的心声。如图2,是一位小班幼儿的作品“路很远,我们有高德地图,它可以导航”。这看似凌乱的图画,不但反映出小班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更表现出幼儿内心那份温存的亲情。如图3,是一位大班幼儿的作品。作品显示的虽然依旧是“凌乱”的线条和形象组合,却呈现出丰富的想象力——“我们搭了一个博物馆,里面有一只恐龙,还有一个时钟。时钟是个穿梭机,可以带你去恐龙时代。你只要说你要去哪里,或要去哪一个国家,就可以到达。”
图2
图3
儿童的美术作品所反映的,大多是他们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中最突出的问题。他们受技能发展的制约,在表达的过程中,构图、线条、色彩等无法用专业的美术角度加以呈现。如果仅仅停留在用成人的视角对作品图案的理解,是永远也无法了解到儿童每一幅美术作品的真正要义。因此,成人在解读儿童美术作品时,要由表及里,耐心倾听,方能领会儿童隐藏在画面中的内心所要表达的“语言”。
(2)客观解读,避免野蛮分析
由于儿童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容不是显性的,因此,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成人切不可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盲目分析”“野蛮分析”。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抓住解读要素。儿童的美术作品中包含许多创作要素,如成像的顺序、位置、大小、笔压、线的浓密、对称性、运动性、远近、阴影、擦除等。这些不同的要素能够帮助成人了解作品中细节所影射的儿童内心。如图1,小萱最先画的是她自己,说明该幼儿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然后依次是妹妹、爸爸,最后是妈妈。以此来看,该幼儿喜欢妹妹和爸爸多一些;而空间位置上离她最远的妈妈,则是她关系最疏远或因为沟通不顺畅,最无法“支配”的家庭成员。图中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形象,都表现小萱最真实的心理世界,是她个性、情绪和情感的自然流露。虽然小萱从未和教师、家长谈及她的内心感受,但是这幅“人”的绘画作品,却真实地反映她面对家庭现状的内心状态。
二要谈论美术作品。儿童的作品有其内定的意义,如果仅仅从成人的角度来分析,诚然仅有主观臆断。因此,儿童美术活动中,成人不能仅仅停留在儿童完成作品的那一刻,而应与儿童谈论他们的美术作品创作思路,方能正确地解读出他们内心世界的“语言”。谈论中,成人要尽可能地不去问“为什么”,而应简单而有效地描述出成人看到的形象,并选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来表达,以保证儿童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和距离感。如图1 的作者小萱,当成人问及“中间这个可爱的小胖是谁”时,她眼睛一亮,说道:“是汽车,我们一家坐着汽车回家。”如果没有交谈,教师很难准确地猜测图中这个圆润的椭圆形的泛灵物是什么,即使猜到是汽车,也无法准确地猜测和以下四个人物之间即将发生的事情。谈论结果中的“回家”一词,则从侧面反映该幼儿的心理需求。
3.认识辩证性的发展
按理说,儿童依据其天性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是最为本真的,但不能仅仅满足于这种本真。因为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在提倡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要赋予其特殊的社会性,让先天之“本”与后天之“真”相互促益。[3]儿童受认知和理解的局限,感官和情感参与而引发的内在体验毕竟有限,因此,儿童美术活动必须建立在充分认识不同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在美术活动中的不同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不要过多地纠结于儿童的作品是否符合成人的标准,而应用“儿童的视角”审视,方能不在根本上违背儿童的天性,逾越儿童的自然发展,使本真付之阙如。
综上,“本真美术”不是让儿童永远停留在自然状态,也不是过于主观地让儿童超越自然状态,而是让“本”和“真”相互携手,迈着稳健的步伐,沿着发展的道路,以适当的步幅和步频快乐成长。这就是幼儿美术活动凸显本真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