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资源 巧用反馈
——古诗微课程教学法初探

2021-12-31 01:35黄小燕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古诗微课目标

黄小燕

(同安区西塘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12 册书本中共编排了107 篇古诗,分布在单元课文、“日积月累”古诗词诵读等模块。古诗文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分量比以前增加不少。但是,反观教学现实,不少古诗课堂存在“解诗题—知诗意—晓诗情”的重知识讲解以及机械背诵,轻视情境感悟和拓展运用的现象。这不仅破坏古诗文的意蕴美,还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1]从语文学科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促进语文教学要素之间的和谐共享。[2]在语文学科中,利用微课程,结合古诗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单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有利于优化古诗教学。文章重点探讨古诗微课程资源的构建与优化措施,包含古诗自主学习任务单、古诗配套学习资源和古诗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利用古诗微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导学的方法,包含自主预习,及时反馈、协作交流,人人反馈等内容。

一、构建资源,优化设计

微课程在结构上分为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三大模块。[1]根据古诗教学内容进行单课时的微课程资源的构建,可以优化教师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单课时的古诗微课程资源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组成:古诗自主学习任务单、古诗配套学习资源(一般包含“微课”和“一起作业”免费学习平台)和古诗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一)设计古诗自主学习任务单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高效自主学习的支架与载体。[1]古诗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目标、预习任务、问题与建议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学习目标包含课前预习目标、课堂学习目标和课后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阶段学习方法,理清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制定。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3]第二部分的预习任务,通常采取任务驱动的策略。课前预习要求自学生字,通读诗歌,熟读成诵,知人论世,并结合注释和微课资源,对诗歌意思进行大致的了解和表述。第三部分的问题与建议,在学生自学后,依据学习情况自由决定是否填写。

依据上述内容,设计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 课古诗三首第一篇古诗《暮江吟》自主学习任务单(见表1)。结合课程标准、单元语文要素及本课教学目标,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分为课前、课堂、课后学习目标,课前学习任务要达成低阶目标,为课上的高阶目标做铺垫。[3]学生通过学习单,对各环节的学习目标了然于心。课前旨在指导学生观看微课,结合课本注释,自主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对古诗有大体的感知,设计准确有节奏的朗读、自学自写生字,写出对诗人的了解,写出诗歌意思的预习任务。在预习任务中,渗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问题与建议环节,可让学生对诗歌的疑惑处进行提问,锻炼质疑能力。学生提出的建议,也助力教师改良教学设计。

表1

(二)开发古诗配套学习资源

微课和“一起作业”学习平台,是教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配套学习资源。基于微课程的古诗微课,笔者一般根据实际需要,搜集网络微课资源或自行设计,时长不超过十分钟。设计微课的思路如下:正确而有节奏的朗读示范;知作者,晓背景;强调字词注释;解诗意;悟诗情;配乐朗读。利用“一起作业”学习平台,智能考察分析学生在学习微课后的诵读和练习情况。

如执教古诗《暮江吟》时,设计六分钟的微课内容:1.正确流利有节奏示范朗读。2.简介白居易的生平。3.介绍《暮江吟》诗歌创作背景。4.对诗歌中的“残阳、瑟瑟、可怜、真珠、弓”等字词进行解释说明。5.表述诗歌大意。6.初步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学生观看微课后,在“一起作业”平台朗读《暮江吟》,要求读准确、读出节奏。本节微课时间短,完成范读、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介绍、解读大意、感悟作者情感等教学任务,且配有古色古香的背景图片和古典乐器演奏的背景音乐,极大调动学生的感官,将学生快速带入诗歌的情境。最后,利用学习任务单,考查学生对古诗生字的掌握和认识,以及初步了解古诗的程度。“一起作业”学习平台有自动统计朗读和练习正确率的功能,为教师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学生自学的数据分析。

(三)古诗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微课程教学法倡导“导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古诗微课程教学法,则对这一模式进行传承与创新,倡导“导学评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落实在课堂上,强调的是预习(自学)内容、成果与课堂学习过程的有效对接和整合[4],遵循教师的导和评价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原则。倡导有导有学,有学有评,学前测评或学后测评与激励性评价双线并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教学设计,一般包含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指导、评价标准、教学活动五部分。

依据上述教学方式,笔者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 课古诗三首第一篇古诗《马诗》导学案(见表2)。

表2

在导学案中,教师制定学习目标后,将学习目标分条设计成学习活动,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学习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应的教师活动设计则始终处于引导的地位。课前自主学习测评结果在课堂一开始就给予反馈,落实基础自学情况。在每个学习目标设计后,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反应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且贯穿课堂始末,让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具有针对性和持久性,有效落实有导有学,有学有评,学前测评或学后测评与激励性评价双线并进的教学模式。

二、巧用反馈,有效导学

教师最大的功能就是营造一种气氛,提供更多机会,相信学生、发动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由此产生的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的快乐感、荣耀感,才是学习的根本动力。[5]基于微课程的古诗“导学评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要学会巧用资源,巧用反馈,才能实现有效导学。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后,及时给出反馈,教学未知,引导启发。课堂协作交流,给予人人反馈的机会,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自主预习,及时反馈

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生自主预习古诗,以微课程单课时资源作为对学生自学指导和评价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教师在学习古诗前,将古诗微课以预习作业的形式,运用微信、QQ 等平台,将“微课”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下载“一起作业”平台,并发放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单要求完成预习作业。教师一般利用早读或者课余时间,迅速批改统计预习情况,通过查看“一起作业”平台的智能统计数据,在课堂伊始就及时反馈给学生。

例如,执教《暮江吟》一课时,提前一天要求学生自学微课,完成任务单和“一起作业”平台的朗读任务。上课前,利用课余时间批改任务单,做适当的统计;查看“一起作业”平台,通过均分、满分率、失分名单等数据,了解班级的朗读情况,知道哪些读音需要强调,哪些学生需要特别点名朗读正音。课上,用表格的形式,将任务单完成情况、班级朗读均分、朗读优劣者等进行罗列说明。

通过及时反馈生字词学习情况,直击薄弱处,提高学生默写古诗的正确率。通过朗读反馈,在一次次的朗读预习中,学生不断纠正自己的朗读误区,端正朗读态度,提高班级朗读古诗的水平。通过练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自学态度认真严谨,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二)协作交流,人人反馈

古诗微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课堂上,在小组交流前注重学生自己的思考,思考后注重小组合作,交流重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合作能力。利用隐性动态分层进行4 人小组分配,组织小组人人表达,合作交流,发挥学习主动性;任务驱动进行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同伴互学能力。一部分平时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可通过小组、同桌课前互帮等教学环节设计,一定程度上督促他们自学。

在课堂中,将学生按照阶段学习质量进行隐性动态分层,分为ABC 三个层级,并以ABBC 的标准进行四人小组分配,并将A 设为小组长。执教《暮江吟》一课中,给予学生四个由易到难的梯级问题,要求思考、批注。学生批注完后,由小组长根据人人交流的原则,组织小组成员按照答题意愿,一人回答一题,对不正确的解答进行讨论。给予思考的题目有难有易,各层级的学生学习有侧重,成绩较差的学生有信心一步步思考,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有解难题的兴趣。在四人小组交流环节,学生的回答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在协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得更加专注思考与倾听。既对学习习惯不良者产生无声的纠偏,学生的共学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对古诗的品读更加高效。

三、结语

综上,古诗单课时微课程的构建与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效度学习提供资源、支撑与方向;基于微课程资源开展的教学过程,将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导演”,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古诗课堂的诗境渲染,更有利于学生对诗境、诗情的体验与感悟。

猜你喜欢
古诗微课目标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