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晓青,赵红霞,杨 瑞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山西 运城044000)
近年来,教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大大扩展,但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过度依赖信息化,特别是手机,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手中的书本常常被手机所代替。同时,对技术技能教育的功利性也比较明显,往往把培养学生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看作第一要务,而忽视了育人目标的整体性,导致高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重智轻德、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这就使得学生在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大学开设的课程,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程也应致力于全面育人,将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领教育相结合[1]。
目前,我国已经从一个制造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我们缺技术人才,而现在我们缺的是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人才。根据历史经验,人们也愈来愈意识到人才是把双刃剑,要用好人才,要能够驾驭人才,为社会所用,否则会得不偿失,因此,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把所有课程的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2]。
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改革应运而生。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相关探索与研究,力求寻找一种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全面育人。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目前需要的人才已经不单单是纯技术技能型的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在如何培养人的基础上,重点注重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阵地,利用课堂积极开展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的任务,而且是所有课程的任务,思政教育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此来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工作。
1.2.1 课程教学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其定义、组成、功能、分类、拓扑结构,理解网络体系结构;掌握局域网的基本知识,理解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交换机的工作过程,熟悉以太网、无线网与虚拟局域网;掌握广域网的接入技术、IP地址的规划与划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Internet的应用以及常用网络服务器的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技能目标:能够进行网络跳线的制作;能够进行局域网的组建;能够进行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安装与基本配置;能够进行广域网的接入;能够进行常用服务器如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互联网信息服务(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的安装与基本配置;能够解决常见的网络故障。
素质目标: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工匠精神;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和环保意识[3]。
1.2.2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根据课程教学的三大目标,挖掘了以下10个典型的思政元素。
一是爱国情怀。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均诞生于美国,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接入互联网,但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大国并向网络强国迈进。通过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力。
二是强国意识。在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时,通过中国移动通信技术“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结合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和目前最热的“华为事件”让学生充分认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明白其无法靠“化缘”获得,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4]。教育学生要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奋发图强,勇挑重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科技强国。
三是工匠精神。在讲述局域网的组建时,通过网络跳线的制作实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要注意细节、精益求精。
四是奉献精神。在讲述网络的功能时,通过讲述其主要功能——共享资源,教育学生要懂得分享、学会奉献、实现共赢。
五是规则教育。在讲述网络分层的体系结构时,通过7层参考模型的相互合作,教育学生不仅要有分而治之、分工合作的意识,而且要懂得遵守规则,按照规程来办事。
六是敬业精神。在讲述物理层的传输介质以及网络重传机制时,通过差错检测机制,教育学生要有敬业精神。
七是诚信美德。在讲述数据链路层时,通过对点对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的讲述,教育学生要有中华民族诚信友善的美德。
八是文明礼仪。在讲述介质访问控制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CSMA/CD)机制时,通过讲述具体的访问过程,教育学生既要竞争也要礼让,文明做人,和谐相处,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有特殊需要的人群要学会礼让。
九是社会责任。在讲述DHCP服务器时,通过解决网际协议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地址的匮乏问题(我国在全球架设IPV6根服务器),教育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敢于担当。
十是安全教育。在讲述DNS服务器时,通过阐述在IPV4网络中全球只有13台根DNS服务器,美国占了10台,英国、日本和瑞典各占1台,而我国却1台也没有,据此引入国家网络安全教育。在讲述WEB服务器以及网络安全知识的密钥机制时,通过校园贷、钓鱼网站等案例引导学生在购物、交易转账、交友、网络发言等方面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安全。
教师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拥有高水平的思政教育素养以及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尤为重要。目前,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5]。如何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教学与专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
1)专题培训。针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薄弱、不善于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等问题,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思政教学技能的培训。具体措施可以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牵头,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举办讲座,为校内思政部教师进行思政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最后以各个专业课程组或教研室为单位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教学案例设计。此外,还可以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共同致力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相互借鉴,共同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加强合作探索,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
2)教师观摩。教师经过培训之后就进入了课堂实施,通过听评课、同行教师相互观摩能够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大家相互借鉴、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研室召开教学会议研究对应的解决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水平。
3)教学激励。政策引导一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激励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教学潜力、挖掘教师的创新能力,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开展教学思政讲课大赛。对于优秀教师在课题项目申报、学年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调动教师的思政教学改革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课程思政的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学效果不能仅仅通过期末成绩就一锤定音。课程思政的实施是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人员工作的叠加组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考核学生的三观,也要考核课程思政实施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方面。不仅是校内考核,还要看学生顶岗实习乃至步入社会后,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同时也要结合家长的反馈进行考核。思政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带有功利性,要从育人的本质出发,对学生负责,对他们的未来负责,教师一定要本着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发自内心的为了学生,才能真正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教育发展到今天,思政教育已经到了一个迫切需要执行的阶段,高校培养的人才不应仅仅是高技能的,更应该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要教育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要让他们把学习从被动转换到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国家才有更好的未来。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端正学生的三观,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工匠精神、伦理道德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提升新时代工科人才的人文软实力。专业课思政教育不是单纯地加入思政元素,而是要在专业技术中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传授知识,合理安排思政内容的量(一般专业课中的思政讲述不要超过课程内容的20%)。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协同育人方式,最终形成一个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