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梅,渠红霞,阿 琪
(内蒙古医科大学 图书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分组审议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二审稿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引发了社会热议。究竟高校图书馆应不应该向社会公众开放、如何开放,看法不一。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高校办学条件上,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中,对图书馆在纸质资源的总量以及生均进书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尤其近几年也越来越重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这就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建设。据统计,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与社会文献资源总量之比超过60%。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如医学、建筑类高校,其专业文献占该领域社会文献资源总量的80%~90%[1],这就为对外开放提供资源保障。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图书馆的总藏书量超过7亿册,藏书颇丰,但图书馆里好多藏书借阅率很低,甚至有些密集书库图书几年都未被借阅一次,粗略估计大约仅有35% ~65%藏书得到利用[2]。闲置图书是巨大的浪费,把封闭于高校、科研机构内的单位的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对知识共享的延续、拓展、深化,是对图书馆作用价值的再放大。
高校图书馆馆员除了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还有实际的图书馆工作经验,既可为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读者们进行专业的信息指导,还能为读者提供学科服务如个性化专业资源、研究动态等、论文查新、原文传递等学术性较强的信息需求。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社会基础。开展“全民阅读”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文化教育基地,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阅读空间,能为公众提供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国家倡导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无疑成了公众终生教育的永久课堂。
对于一所学校,名望和声誉就是一个学校的隐性资源。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有付出、有挑战也有机遇,通过对公众开放,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精神风貌,宣传学校的教育成果与教育资源,有效扩大了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从“图书馆应向社会开放”的观点出现以来,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服务探索已有30余年。国内专家学者就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外开放的原则、必要性、可行性、开放模式、实际运行中的难点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在政策层面上,从2002年起图书馆行业的相关规程就明确地允许并支持高校图书馆依据自身条件向社会开放。同时,全国各高校图书馆也纷纷进行了尝试,2012年由34家北京高校图书馆组成的“首都图书馆联盟”成立,宣称联盟馆将逐步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1],近年来,在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地区,如:安徽、四川成都、辽宁沈阳、江苏南京等地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对外开放。至此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开放进入了一个社会需求认同、政府积极倡导、图书馆自谋转变的新阶段[3]。然而,多年实践表明,目前高校图书馆正在实践的“请进来”开放模式的实施过程其实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高校特有的服务对象及有限的人员、经费、资源导致其在对外服务的管理、运行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据两年后的调查“首都图书馆联盟”,当时承诺开放的18家高校馆中,有一半没有对外开放;开放的图书馆绝大多数也是限制性开放,如北京大学,非本校读者入馆阅览必须办理临时借阅证,只能阅览不外借,且当日有效[2]。再如2014年成都11所高校图书馆尝试对外服务,开放初期门庭若市,但运行半年后却发现来前来阅读的市民越来越少。国内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情况,这表明现行的开放模式还需要改进[3]。
3.1.1 馆藏资源的数量限制。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数量的配置都按照教育部本科院校评估标准(人均80 册,年新增书3 册)要求制定。许多高校馆由于经费等原因,馆藏外文资源、古籍文献等占比很小,对本校师生的需求都很难满足,服务校外读者就更难实现了。
3.1.2 馆藏资源有内容限制。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配置主要是针对学校特定的学科和专业,所以并不是所有资源都适合对外开放。对大众读者来说,他们来图书馆更想看的是文学、艺术、科普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图书,而这些书籍在高校图书馆内收藏量有限,这样就会出现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两极分化,以及热点资源扎堆严重等问题。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配置是由图书馆的规模决定的,很难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随时增加、聘用工作人员。若缺失对口服务,则难以担起面向社会开放的重任,还可能会影响图书馆平时的正常服务。
尽管教育部对高校学生人数和相应的座位数都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高校馆由于经费、馆舍空间等原因,座位数达不到规定标准,能提供的空间以及其他硬件设施也很有限。在一些高校里本校学生都常会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很难考虑为社会公众开放。
高校图书馆用来购置文献资源的经费是由学校统筹划拨,学校拨付图书馆的经费仅用于文献资源的购置及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并不包含对社会大众开放的经费支出。在没有经费或经费不足的状况下,高校图书馆很难开展面向社会的开放服务。
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于校内师生,现行管理制度无法直接套用于非本校读者的管理。开展对外服务,就要对校内与校外读者分别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这也是对高校馆在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上的挑战。
3.5.1 校园安全管理面临挑战。高校原本就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校园应该相对独立,环境清幽,适合潜心学习。 如果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必定会吸引大量非本校读者,这些读者社会背景各异、知识层次不同,素质高低不一,对学校安全造成一定隐患。据一些实施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高校反映,部分读者进入校园后,出现不按规定停放交通工具、不遵守学校规定影响教学秩序、损坏教学设施、破坏绿化环境,甚至有偷盗图书的不良行为。因此,在没有完善管理体制前,高校图书馆全面对外开放必定会影响教学秩序与环境。
3.5.2 知识产权障碍。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部分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如果对校外读者开放服务中不进行信息资源甄别,就可能会产生知识产权纠纷。
3.5.3 管理程序上的限制。高校图书馆在对公众外开放时,会根据本校人员、经费、管理运行情况、现有资源等因素,出台相应的对外服务管理规定,对外服务人群、服务范围,阅览流程,借书规定、奖惩制度等做详细规定,如:办理临时借阅证、收取借书押金、损失赔偿、限定开放时间等。通过设置门槛、收取费用等方式来控制社会读者的人数和入馆率。再加上各高校间没有统一的读者认证系统,读者在利用多家高校图书馆时会面临高校多次办证、重复收取押金等问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读者顺利进入高校馆的通道。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必然性的趋势,但首先要认真做好对社会开放的服务定位。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本身的定位就不一样,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于本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财政拨款以合在校生学生数为重要依据,多数高校馆经费都比较紧张,设施资源有限。如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现有学习空间、座位数就比较紧张,如果完全对外开放必定会影响本校教学。因此,面向社会的开放式文化服务更多由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来承担,高校图书馆要首先在保证服务好师生的前提下,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面向社会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只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体系的补充和深化。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尝试部分资源和服务的对外开放,适当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①通过网络、平台等对课件、数字资源等部分电子资源的开放;②可以尝试对社会提供信息检索、咨询、文献传递等数字化专业化服务。
推动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的交流合作,总结国外成功经验,通过联盟形式,由面向社会的公益机构来建立一个范围较广的服务平台。例如建立一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整合社区附近高校的馆藏资源,联盟馆根据读者需求通过调配的方式,定期将本校的图书送到指定地点,让社区更多的居民方便地来利用这些资源。
推动试点“互联网+”模式,首先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所有的高校图书馆用数字化的形式联网,并逐渐扩大范围至区内高校,能够查询到自治区内所有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数字资源。
面对高校信息资源对公众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图书馆顺应社会需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相信高校图书馆有能力也有责任为社会化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