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021-12-31 22:01李清洪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马克思共同体

李清洪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在国内被反复强调,而且写入了联合国社会发展委的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构想和现实方案,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国家物质的分配与占有不均导致个人在资本主义世界下自由普遍缺失的现象出发,揭示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是“虚幻的共同体”[1]P199,带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思考,马克思认为人类世界的归宿是“真正的共同体”[2]P395,是“自由人联合体”[3]。共同体思想透析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贯穿的逻辑线条,即从原始的、传统的“自然共同体”[4],到资本主义下的“虚幻的共同体”,最后走向自然人联合的“真正的共同体”。这样一条主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其核心是让全世界国家共同发展,让世界人民都过上美好的生活。

一、 共同体思想的承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承袭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但更加具体并且具有时代性,它注重应对当前人类世界的挑战,将抽象的共同体思想现实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当代世界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活力,为解决人类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一)从哲学基础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从共同体视阈,按照人类社会演进顺序马克思将之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状态的“自然共同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5]状态下的“虚幻的共同体”、“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6]状态下的“真正的共同体”三个阶段。

在马克思看来,个人的发展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提高,要消除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不是通过向原始社会回退,而是继续发展生产力。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资料普遍丰富的前提下“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1]P166,“真正的共同体”才能超脱地域和时间的界限,成为具备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存在。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共同体的纯粹理论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现代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互为依托的客观事实出发,通过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和唯物史观,从社会根本矛盾的层面把握全球动向,找到了当今世界进步的关键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唯物史观视角出发,更加强调全球各国和民众享有平等的权益,强调全球“同呼吸、共命运”[7]P632,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

(二)从核心命题看,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都聚焦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8],在资本主义世界往往只有资本是自由的,资本会永无止境地扩张,人永远只能成为资本的奴隶,个人永远无法获得自由与快乐,人类社会在一定区域内发生对抗与分裂。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是共同利益观,旨在解放全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使各个国家共同发展。

(三)从目标追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想追求

马克思研究共同体的根源在于希望实现人真正的自由和解放这一目标。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依附于虚假的共同体的社会,看似个体可以自由地塑造自我,但真实情况是整个社会在资本的逻辑下运行,个人不再是社会的主体,个人缺乏真正的自由。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拥有真正自由的人联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共同体”,只有进入了“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9],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真正消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承继了其设想,同样从实现人真正的自由出发。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充满了与自然的矛盾,其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剥夺更多的剩余价值,以至于近代在全球化背景之下,资本主义社会将低端又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发达国家,肆意发动战争,无情掠夺别国资源,以冷战思维考量任何一个有发展势头的经济体或国家。摒弃这样一个侵略性思维,让世界人民都能够获得平等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机会,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出发点。马克思曾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共同体”[2]P394。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令全世界人民拥有过上幸福生活的权利,让世界各国都拥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与机会,破除意识形态、肤色、种族的壁垒,打造一个共生国际体,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谐的人类整体秩序。

二、共同体哲学理论的创新

马克思从理论角度提出了共同体思想,从哲学上探讨了共同体是人类的未来这一话题,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从实际出发,同世界各国共同谱写人类的新篇章,从对现实条件的改造入手,以马克思勾勒的理想共同体为预测方向,拓宽马克思的理论境界,赋予其理论思想应该具有的现实活力。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新的视角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获取自由的发展方向与机会是马克思理论最核心的价值目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更强,保护主义也有明显的抬头之势,资本主义社会仅顾及少数人的利益,不仅其内部的主要矛盾无法解决,而且强行迫使各个国家服从其建立在霸权主义基础之上的国际旧秩序。在该秩序之下,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发展危机和社会稳定危机不断加重,人类未来也将会面临黑暗。世界的永久和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我国深深关心着世界人民未来的幸福,力求深化“平等、和谐、共赢”的国际合作意识,推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期盼。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了“为万世开太平”[10]的新事业

早在19世纪的马克思看到了人民大众的疾苦,提出以无产阶级专政去推翻只有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让所有人民大众得以解放,进入一个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人类面临的难题不再是单一性的,而是综合性的、全局性的,人类共同协作的愿景也日益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深入洞察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清晰地构架了一条能够实现全球人民自由发展的新道路,力图摆脱过去以霸权主义为核心的全球交往模式,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谐相处为核心的平等公正的国际新秩序,搭建全面而系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1]P42,致力于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12]。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条关系全世界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大道,它勾勒了一幅实现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的新蓝图。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构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建立在摒弃资本主义社会性质基础上的共产主义形态的重构,这是一个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新型共同体,只求构建一个更加平等的国际新秩序,不以推翻某种制度为目的,只以最大的可能推动各国的发展进步,强调同世界各国做大、做好人民的“蛋糕”,这一理论不具有霸权思维、零和思维,而是强调正和思维,切实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建立一个共进共赢的共同体。

(一)逻辑的重构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切合实际的逻辑重构了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方式,全人类共同体下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化理想逻辑为现实建构方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大创举。马克思在理论层面对“真正的共同体”进行了勾勒,以社会更替的基本方向作为其基础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真正的共同体”为核心方向,根据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个更加切合实际情况的实践方案,这是关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新方案,它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目标形象化、现实化,让全人类看见一个可通往理想社会形态的现实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形态,这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实现的时间不是一两年,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其发展之路上,世界生产力将会极大提高,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极大提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和谐。

(二)维度的重构

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共同体的形式为切入点,从“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13]这一维度剖析了“真正的共同体”的实现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项多维度的伟大课题,其核心目标是从多个角度的不同方面打造一个具有多维空间结构的共同体。从一维时间角度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向周边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国际机构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同众多亚洲国家、拉美国家、非洲国家一起构建命运共同体。从二维平面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为一体的共同发展体,我国主张政治地位平等,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11]P492,并且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7]P300。从三维空间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解放全人类为核心方向,主张不同政治制度共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核心原则,主张各国家之间平等对话。三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进行了重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马克思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像
爱的共同体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