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杨 敏
中华民族的觉醒是在一次次政治救亡与思想启蒙中渐次递进、不断深化,最终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的觉醒肇始于辛亥革命。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从那时(指辛亥革命,笔者注)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各民族走向自觉联合,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了探索性尝试。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有的启示意义,仍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其一,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序幕。当时,中国人民遭到侵略和奴役,时刻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在千年变局的历史关口,摆脱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让国家焕发出新的生机的历史重任落在了爱国志士肩上。为了解决民族危机,中国先后多次爆发了各种类型的革命运动和改良运动。然而,从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旧式农民革命运动,到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再到维新变法的改良运动,都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框架。辛亥革命的任务旨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其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目标就是三民主义所表达的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2]。辛亥革命首次将谋求民族独立、推翻封建统治与实现国家富强有机结合,用武装起义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以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代替旧式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重新振兴开拓了道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无法磨灭的,“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1]。
其二,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903年前后,上海青年知识分子和留日学生兴起了创办学术刊物的热潮,试图从民主革命思想中探寻救国之道。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在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下,一批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及其著述日渐涌现。《译书汇编》是我国留日学生最早创办的一种刊物,以译载十八、十九世纪欧美和日本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为主,抨击时弊、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主张实行改革以救中国于危亡。《国民报》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办的刊物,将对内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和对外戳穿帝国主义亡华阴谋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与压迫的斗争意向。[3]100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出版了大量革命书籍,广泛而深入地制造革命舆论。一方面,充分揭露清政府的腐败,说明救国图存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革命党人深入全国各地宣传革命、组织人民、领导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摧毁了中国延续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规定言论出版自由。一时间,宣传新思想的报刊大量涌现,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对于唤起民族觉醒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就这一层面上看,“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同时也是一次带有启蒙性质的思想革命,它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潮流”[4]。马克思认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5]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后,在中国开展启蒙运动的社会历史条件已逐步走向成熟,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前提和群众基础。
其三,辛亥革命使民族觉醒和民主精神普遍高涨。辛亥革命前后,伴随着近代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痛苦以及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景,“救亡”成为当时中国人民心目中最响亮的口号。严复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他在给吴汝纶的信中写道:“大抵东方变局不出数年之中。尝中夜起而大哭。嗟乎!谁其知之。”[6]陈天华的《猛回头》、章炳麟的《訄书》、邹容的《革命军》等对于传播革命思想,起到了“植其根而播其种”的作用,而《民报》《复报》等革命报刊则“推其波而助其澜”。[7]660辛亥革命正是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为出发点,“改善社会民生,谋求民众幸福”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毕生的奋斗目标。《中国旬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著名刊物,提出要破除旧习、启发国民“自觉”,使人民“尽知中国之可兴”,表现出强烈的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想。[3]32《民国报》将“以汉族主治,同化满、蒙、回、藏,合五大民族而为一大国民”作为其宗旨之一,主张要求人民争当主人、齐心协力、谋建共和。1911年,同盟会广西支部创办的《南风报》强调了“民风”的重要性,指出民风是彰显国民精神的标志,民族精神的强弱决定着民族存亡和国家兴衰。[7]658辛亥革命时期,刊物研究旨趣集中于痛陈帝国主义侵略、揭露清政府腐败,号召国民速醒奋起斗争。辛亥革命的成功无疑给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深刻启示,使人们逐渐觉悟到不能让帝国主义列强任意支配中国的命运。
一言以蔽之,辛亥革命是先驱者为谋求祖国独立、富强和进步而进行的一次伟大实践。它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对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巨大的鼓舞力量。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8]1,在全国各族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日益凸显,各民族在不断交流、联结、融合中,形成了一个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民族觉醒历程中有着里程碑意义,不仅构筑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石,而且催生出中华民族的自觉实体,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辛亥革命发端于民族革命。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了“三民主义”。同盟会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鼓吹反对清朝统治,但很多同盟会成员将民族主义变成狭隘的“排满主义”。为此,孙中山指出,革命宗旨不仅仅是推翻满族统治,而是要废除专制制度,建立共和。[9]1906年,在庆祝《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民族主义并不是要排斥不同种族的人……民族革命是要完全消灭满洲民族,这话是错误的。[10]80-81民族统治特权反映在民族关系上,就是民族不平等。在孙中山看来,民族革命不能等同于消灭满族的革命,民族主义是要扫除民族不平等,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夺取政权。在民族问题上,他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号,主张各民族在脱离清朝统治之后,以平等的地位共同建立民主共和国。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总统,宣布“立国之本在于人民”。他认为,汉、满、蒙、回、藏等各民族应该统一为一个国家,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所谓独立,就是要脱离清政府统治,联合其他各省,对于蒙古、西藏也是如此。[10]90为了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孙中山在致电何宗莲时再次强调:“共和民国,系结合汉、满、蒙、回、藏五大种族,同谋幸福……国家之事,由全国五族人共组织之”[11]57。在这里,孙中山讲的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本质上就是要实现各民族平等和团结。其后,民国政府在1912年1月5日发表的《宣告各友邦书》中特别表示:要平等对待各族人民,凡是在中华民国法律权威下安居乐业的满族人民,都应当一视同仁,受到中华民国的保护。[12]辛亥革命后,蒙古王公和满洲贵族失去了原有的特权,唯恐辛亥革命建立的共和成为少数人专制的共和,因而极力挽救清政府。为此,在给蒙古王公和满族贵族的电报中,孙中山进一步明确阐述了“五族共和”思想。他提出,消灭专制并不是对满族的敌意,而是迎合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不分汉、满、蒙、回、藏,与各民族共享人类自由。[11]47-481912年2月,在多种因素的左右下,南北和议达成。2月12日,清廷颁发皇帝退位诏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强调满、蒙、回、藏各族与汉人平等,原有财产受到保护,生计过艰者可设法代筹,同时,保持原有宗教信仰自由。[13]自此,汉、满、蒙、回、藏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正式形成,以“五族共和”为思想基础的民族关系逐步确立。
“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表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已逐渐摒弃了“反满”“排满”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走上了民族平等、共创共和的道路。1912年9月17日,针对旗人的生计问题,孙中山在北京广济庙与旗人谈话时又强调:“现在五族一家,各于政治上有发言之权,吾意对于各种工业,应即依次改良,使各旗人均有生计,免致失业。苟起冲突,国必倾危。凡我国民,均应互相团结,以致共和政治于完善之域,人人之志愿,均应为人民求幸福,为国家求独立,而国家乃进于强盛,共和之目的乃可达到。”[14]由此,在孙中山看来,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都具有政治话语权,只有各族人民都能够自我谋生、互相团结,避免发生冲突和对峙局面,才能建立一个人民幸福、民族独立的共和国。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五族共和”的主张成为立国之本,“五族共和”思想广泛宣传,得到各民族的深刻认同,诚如孙中山所言:“五族共和,遂深注于四亿同胞之心目”[12]111。
实践充分表明,辛亥革命的成功消除了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在政治上的不平等,意味着在中国生活的各民族平等,各民族关系开始走向协调、融洽。“五族共和”思想强调民族统一,反对民族压迫和分裂割据,也为各民族提供了平等而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自发兴起了响应革命、拥护共和的革命行动。遗憾的是,民国时期始终没有真正实现民族平等,但是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的取消民族不平等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贡献。
自觉的民族意识是区分一个民族是自在实体还是自觉实体的关键表征。人们自觉地认识到本民族的现状、命运和前途并为改变民族境遇合力团结奋斗,是形成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前提。中华民族自觉实体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8]1。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各族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发展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振兴中华的实践中形成了相互支持、取长补短的民族关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自觉实体。
中华民族自觉实体的形成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旧式的骚动终于“转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主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满、蒙、回、藏各族“与汉人平等”的政策,建立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五族共和”“五族一家”国家政权。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文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差别,一律平等,这就从宪法上确定了民族平等的原则。孙中山所倡导的各民族共同领导国家的政策,不仅打破了封建政权固有的民族歧视和压迫,也为中国境内所有民族自觉联合起来构建中华民族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中华民族”称谓的出现象征着各民族平等、团结、统一。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一词被广泛应用,更加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一词不仅在中国学术界流行,中华民族自觉民族实体也被中国政治界、教育界、外国学者等认同,普遍运用其来强调中国的文明和中国人的特性。1914年,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写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是一种不朽的民族灵魂。[15]诚然,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民主的新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实现民族融合、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新阶段。随着中华民族意涵的正式确立,中华民族的构建为中国各民族普遍认同,中国人民拥有了真正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为中华民族奠定了真实、合理、永久的稳固共同体基础。它不仅正确地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利益、共同的历史使命,也为中国的发展和抗击外来势力对中国的侵夺凝聚了强大的制衡力量。从这个意义上看,辛亥革命不仅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伟大变革,也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自在向自觉实体转变,是中华民族觉醒和自觉实体形成的界碑。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蕴含着“愿景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高度统一的价值共识、情感归属与政治认同。[16]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欺凌,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目标,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设想用“五族共和”构建中华民族国家。“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概念的生成,为团结各族人民、激发民族精神、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根基。辛亥革命后,各民族一律平等,“五族共和”理念深入人心,这是中华民族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起点。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全球化、现代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中国各族人民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继承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传统,又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认同的现实价值,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命运共同体之中,全国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既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工作的领导核心,在组织动员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利益协调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17]299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致力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党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统筹谋划对外争取国家独立、对内实现民族团结,同步推进创立人民共和国与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已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必须坚持党对民族事务的统一领导。以改善民生、凝聚民心、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命运共同体。
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各民族发展、服务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工作的实现程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对党的民族政策方针的理解和认同,提升基层干部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系统性地展开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更新党员干部的知识能力、农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和干部对民族工作的认同和决策能力。另一方面,用少数民族党员熟悉的语言、事例和方法及时解读党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方针,通过报纸和杂志、电视、广播,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将理论话语变成“口语化”“通俗化”“大众化”“形象化”的话语,“将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意识。”[17]299
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需要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起点,人的需要是人本性的体现。从理论层面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各民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就实践发展而言,中国作为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意。[18]
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凭借不同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历史文化禀赋、多样文化形态等,加快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激发民族地区发展活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让各族人民共创中华民族未来,共享中华民族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到底要充分发挥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不断提高民族地区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强化民族地区教育,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改善民族地区教育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民族地区整体教育水平。尤其要加强、规范、深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提升民族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9]。
文化与自然紧密相连,自然的多样性孕育了文化多样性。文化认同是人社会属性的集中表现,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重要、最深层的基础,在处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中充当着意识形态引领、文化教育以及精神感召的重要作用。纵观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不断强化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理念。
一是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精髓与现代文明元素结合,尊重而不强化民族差异,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观。二是弘扬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价值观。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增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凝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之心、共同发展繁荣富强之心,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感召力、向心力。三是培育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和共同体意识。在意识和行动实践上,不断强化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观念,凝聚祖国统一主权完整之心,确保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四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当今世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各类社会思潮层出不穷、纷繁激荡,传播媒介多元化趋势重塑了社会思潮传播模式,不同程度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20]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和时代先进文化的精华,要将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民族精神内化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实践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生产中,从而重构人们的生活关系世界,使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华民族是一个生存共同体,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民族团结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基础”[21]。多元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提升民族地区治理效能。
首先,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要求多元主体“在场”。以民族平等为基本原则,广泛动员群众、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在政策和资源方面给予政府、公众、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足够的支持空间,发挥社会、社区、家庭、个人在基层治理中的灵活性、互动性优势,实现各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通过国家、市场、社区的协同治理和良性互动,构建以法制为基础,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协同共治、网络化的基层协同治理架构。
其次,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需要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进入新时代,人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品质化、层次化,我们要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等环节入手,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社区环境。“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在文化、娱乐、卫生、教育、培训等现代公共服务方面的集体需要,又要满足各民族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等方面的个人需要”[22],从而不断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要加强各民族交流融合、增进共识。民族多样性与国家统一性、文化多元性与社会一体性,以及国家主权与边疆治权、国家与社会的一统格局,决定着完善基层治理要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和人民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民族人民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优化社区内外资源整合”[23],建立社区矛盾调解平台、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协调服务机制,促进信息共享,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基层治理工作效率。健全基层治理中多元协同的制度保障,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构建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回顾历史,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试图在“五族共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大民族,“呼唤一个新型的、各民族平等的、和谐共处的民族共同体”[24],开启了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近代各民族求生存和发展的革命斗争揭示了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各民族不断交流、联结、融合,走向自觉联合,形成了独具特色、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多元统一体。辛亥革命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自觉主体的形成,形成了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振兴奠定了基础。当前,中国人民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迈进,我们仍然可以从辛亥革命中汲取营养。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我们,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5],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汇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