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2021-12-31 20:57肖舒丹陈富国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政治性理性马克思主义

肖舒丹,陈富国

(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方法论,这一规律性的认识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切实提升高校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站位和政治认同提供了方法指导。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不仅对于思政课程建设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课程思政的发展也可从中获得启示。课程思政就是通过协同效应将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相联结,使得所有课程都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所有教师都应履行思想育人职责。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这项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从而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课程思政方向性的把握和学术性的支撑,推动课程思政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一、课程思政中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内涵体现

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是高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第一,政治性是高校一切课程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事业能够长期存在和永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多样课程的有效衔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隔膜,从全局出发贯穿思想价值引领的始终。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课程思政的政治性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有形有声的突破。第二,政治性明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发展目标的本质要求,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1],高校学生要坚定政治立场,还应具备百折不挠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课程思政从全方位育人的角度保证了政治性的引领,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说服学生真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政治性规定了高校教学目标的导向选择、教学内容的正确与否以及教师队伍的责任担当。课程思政就是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判断方法,自觉摒弃学科教学中歪曲客观事实、渗透西方价值观的错误言论。全体教师要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共同责任并作出行动表率,严守政治底线,规范政治行为,为学生成长灌溉“思政元素”的精神养料,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学理即学术之理,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认识”[2],课程思政学理性的本质规律潜藏在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支撑的各门学科的建设中。一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学理性。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各门学科进行解构和重组,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元素和精粹。通过深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开创新形式、新内容、新方法,并将其广泛应用于高校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中,在学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探索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二是要坚持以学理性的态度来主导课程思政的建设。课程思政必须以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为底色,以科学求真和治学严谨为基本原则,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与客观事实相背离,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是不足以取信于人民的。三是以学理性为内蕴的课程思政充分发挥了用学术讲政治的真理说服功能。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这样表述,“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课程思政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化为具有鲜明特征的通俗易懂知识,如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生动而丰富的思政教材,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百业凋敝、一贫如洗,在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以及改革开放后由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主导的四次工业革命的驱动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牢牢掌握了经济命脉。以透彻的学理分析说服学生,要求教师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有效的整合,要善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二次开发,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接受能力,用强大的真理力量引导学生,真正达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二、课程思政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价值意蕴

(一)政治性明晰了课程思政的方向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尤其重视青年对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成已经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关键内容。政治性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即: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政治性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原则、立场、观点过程中天然呈现的鲜明价值属性”[4],高校课程教学把握住政治性的特征,既维护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又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不变质和不走样。课程思政的长远目标在于帮助青年学子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在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政治性是高校育人的责任担当,课程思政不仅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更要理直气壮讲政治,要在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

(二)学理性筑牢了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学理性的意义在于通过理论的阐述达到科学武装人头脑的作用,科学的理论必然脱胎于革命和改革的血泪淬炼中,必然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重重考验,必然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缺少或没有学理性的理论不仅难以起到打动学生进而引导学生的教学效果的,反而会对课程的深入推进造成阻碍。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划时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学理性知识为内在涵养,将不同课程的精髓进行整合从而发挥最大效用,学理性作为历史积淀和现实经验共同加持的理论基础,彰显了知识传授和价值教育的双重功能,成为科学和系统的教育体系。

(三)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课程思政的发展动力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以政治指导理论、以理论支撑政治的良性循环。只讲政治不讲学理只能将思想理论变为难以令人信服的空洞说教,只讲学理不讲政治则使得理论的武器缺乏方向性的引导,最终只能枯竭为无源之水。因而,高校课程思政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辩证统一,它们是内在统一且不可分割的。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话语选择变得丰富多样,价值流动性不断加强,面对的诱惑也日渐增加,如何使大学生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成为高校课程思政面临的新挑战。课程思政承载着“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既要适应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营造“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课堂氛围,又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生成。为实现这一目标,便不可将学术与政治割裂、理论与价值分离,更应注重在学理基础上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在政治要求下不断开拓和深化思想理论研究传承的统筹兼顾、双管齐下。

三、高校课程思政如何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核心地位

实现课程思政与整个教育事业的融合,与学生成长过程的结合,与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实践结合起来,必须着力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的建构要注重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统一即明确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核心地位,多样则是要凝聚高校各学科的优势要素服务于课程思政的整体格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只有以正确的社会意识指导社会存在才能使教育改革创新的事业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5]。马克思主义是人民作出的正确的时代选择,我们要根据现阶段中国国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谱写出新的篇章。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大本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的壮大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优化。2015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提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创新工程,迄今为止已公布3批共3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构建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基地、培养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人才为己任,彰显了“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重点标杆,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引领,为全国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导向作用。课程思政应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带动高校课程体系的学科领航,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和学科保障。二是完善课程思政教材的编撰和修订,从书本中彰显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坚守和思想深远。为此,要深入挖掘和梳理高校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征询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制定课程计划,研究制定可行的课程评价标准,在保障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其他学科的育人特质和亮点。重点关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修课程,辅之以《形式与政策》等时政性的学习课程,共同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理论主阵地。三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决心与兴趣,以广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体验认识来促进学科的现实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他曾在三遍通读《资本论》后,写下了18本厚厚的读书笔记。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当通过科学理论的学习将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内化为提升自我的动力源泉,提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坚持教学与科研的并重

教师是教学与科研的共同主体,是决定课程思政建设成败的关键。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有效输出方式,科研是课程思政的理论补给源头,教师只有妥善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和有机融合,才能铸就高校课程思政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大思政”理念,“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6],要以开放和发展的眼光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实现“单一课程”向“全课程”的转变,实现“思政课教师”向“全体教师”的思政育人。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从行为主体出发,做好高校教师的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工作,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互动,通过学术研讨会、工作座谈交流会、课外培训等途径强化其课程思政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施行者,教师要以“思政寓于课程”和“课程承载思政”为价值导向,努力提升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底,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以身作则向学生充分展现出政治立场的坚定、教学能力的精湛和理论水平的扎实,承担起新时代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责任。同时要善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为学生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党和国家作出的一系列政策方针的依据所在。传授学生理论更要教会学生思考的逻辑路径,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作为科学研究的探索者,高校要站在新媒体时代的前沿,联合校内校外的学术力量,充分挖掘各专业领域中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搭建信息交流的网络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平台资源自主学习,为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开创新思路。教师要想用理论的魅力征服学生,必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和时事政治的发展,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力量,用时空转换的手法以经典解说升华当下,擎起课程思政的理论旗帜。课程思政关键的一环在于要将学术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以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反哺学术研究,推动形成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高校课程思政新发展格局。

(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对提升人民综合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思政作为同时具备发散性和包容性的开放性教学理念,要以政治性为灵魂,以学理性为基础,以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推动发展。一是坚持党对高校教育事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要以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服务的学子为教育目的。从理念视角来看,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有益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党可以实现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物质资源等的充分调动和有效协调,从全局出发把控教育工作。二是党为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2020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该文件作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出的专门性文件,彰显了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严格把关,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贯彻提供了持续动力。在课程主导上,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共产党对普通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校长负责制明确责任主体,以执行主体的政治性和学理性涵养为基础,完善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作用,进一步履行好办学治校的工作职能。三是加强党组织内部建设,将课程思政放在高校教学的优先位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强高校各级党组织内部的政治性和学理性建设,使其自身的政治站位和理论水平始终保持在提升状态,继而充分发挥党的号召力和组织性,带动高校形成课程思政的求知热情和学习气氛。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只有切实端正思想广泛凝聚共识,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青年人才会走在正确的大道上。因此,党组织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思想力量和行动优势,保障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掉队、学科建设不落后、教学质量跟得上,为课程思政最大程度发挥政治性和学理性的感染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政治性理性马克思主义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用“东方红”和“新锋尚”诠释少先队政治性与儿童性——东方红小学少先队品牌建设两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略论“不道”罪之司法适用
艺术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