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英 马 谚
(横县职业教育中心 广西横县 530300)
与普通高中生相比较,农村中职生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使得班主任工作十分吃力。其弱势主要表现为:
1.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家长的文化、收入、教育水平相对偏低,有相当多还是家庭教育失衡的留守、单亲或离异家庭,一年难得见父母一面,少有机会与父母沟通,更难得到父母的陪伴、教育引导,心理需求更无法向父母倾诉。
2.绝大多数是普通高中落榜生或者是因为家庭经济等原因不得不选择就读中职的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们总觉得读中职是不光彩的事,所以,“落水者”“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自卑感强烈。
3.义务教育阶段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和追求,学习目标不明确。
4.情绪不稳定、自我心理严重、行为约束意识淡薄、自控力差、人际关系较紧张。
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但是中职时期又是学生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中职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变得自信有抱负,学会与人友好相处,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具备足够的心理适应能力立足社会。
然而,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绝大多数是向朋友或同伴倾吐和寻找帮助,很少有人向班主任倾诉,更少向心理教师求助。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要求农村中职班主任必须变换思路,借助朋辈心理辅导教育、引导、管理学生。
朋辈是“朋友”和“同辈”的合称。朋辈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教师通过选拔、培养一批自愿从事心理援助活动的优秀学生,遵循心理辅导基本原则,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伙伴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人际互助过程。虽然它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辅导活动,但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是同龄人,容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便于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为了有效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我们每个班至少选拔培训一名有威信、爱助人、善沟通、讲诚信的学生作为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让他们成为班主任的左臂右膀,用朋辈心理辅导使学生得到最恰当的帮助。
朋辈心理辅导近年来之所以受到农村中职学校的关注,成为班级思想工作的重要形式,在于它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
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同学的一分子,他们朝夕生活学习在同学中间,能及时发现班主任由于工作繁重和精力所限发现不到的隐患问题,了解同学心理变化原因及发展动向,更有针对性地与同学交流,及早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即使自己不能解决,也可以及时向班主任反馈,以便班主任尽早进行疏导。所以,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是班主任的“眼睛”和“耳朵”,是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的好帮手。
班级朋辈辅导员是自己的同学,他们的身份都是学生,对于渴望平等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在同学面前打开心扉。专注的倾听、真诚的安慰和善意的帮助,往往能比班主任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过激情绪,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也更容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
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勤奋好学的学习精神以及组织团体活动的能力。他们守纪讲礼、诚信友爱、待人热情、团结互助、尊重他人、知恩报恩。同学们“耳濡目染,不学以能”,身心健康成长,班级和谐发展,有利于形成文明有礼、自律自强、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
在心理辅导实践中,我们利用班级、宿舍心理委员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班级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1.案例介绍
陈同学独来独往,上课经常睡觉,同学们都怕她,不敢接近她,说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只要稍不如意,就狠狠地瞪你一眼,更让人害怕的是,她脾气暴躁,稍不顺心就发脾气、骂同学、摔东西。
2.辅导方法
班主任多次找她谈心但效果不佳,只好和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万同学商量,万同学说:“我相信陈同学也很愿意和同学们好好相处,并希望跟大家成为好朋友,只是她不懂得方法。我多留心,想办法接近她、关心她,了解她的心理需求。”
一天早餐,万同学发现陈同学在饭堂附近低着头转来转去,显得非常焦急,就主动上前搭话,了解到陈同学因为伙食费不够而不吃早餐,但肚子又很饿。万同学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那份给她。就因为这一碗粉,陈同学感受到同学对她的爱,主动跟万同学聊起她的种种。陈同学说:“我是一个弃婴,出生没多久就被亲生父母丢弃,养父母都60多岁了,年老多病,没有亲生儿女,加上家庭贫困,在家里都是听到吵架声,为了逃避家里的矛盾,天天想这想那,都没有心思学习,成绩很差,没有一个要好的同学。因为我的身份及家庭,村里人都以异样的眼光看我,没有一个能说知心话的同伴。所以初中时经常旷课、爬墙、甚至常跟男孩子结伙打群架,是个让同学讨厌、老师头痛的坏学生。只是想来这里挨两年,年龄够了就去打工……”
后来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万同学经常主动接近她,不但生活上关心她,学习上还帮她解决难题,给她积极的鼓励,结果她变了,变得有礼守纪、爱帮助人、好学上进,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各级专业技能竞赛,在自治区级和市级的技能竞赛中都荣获二等奖。同学们不但不讨厌她、不怕她,而且还佩服她、欣赏她,评选市级三好学生时由第一学期的零票到第三学期的全票通过。
3.案例分析
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高峰时期,他们需要同学朋友的关心,尤其是从小就被亲生父母遗弃的陈同学,她认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个多余的人,养父母脾气又不怎么好,关系紧张,所以她没能从养父母那里学会与人相处,孤独感和焦虑感强烈,更渴望真挚的友情。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适时介入,用心倾听她的烦恼,对其遭遇表示同情,对其表现表示充分理解,使其负面情感得到宣泄,使她感觉到有同学理解她、关心她,她便敞开心扉,使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1.案例介绍
黄某某,班主任从没发现她有灿烂的笑脸,上课更是沉默寡言,回到宿舍就一个人窝在床上,极少跟别人搭话,而且还经常与同学闹别扭,甚至出口就是粗话,从来不参加班集体活动,更不会参加班级劳动。班主任不知什么原因,找她谈心,她也不愿多说,当班主任说起要做个电话家访时,她才说父母长年在广东打工,自小就由爷爷奶奶照看。班主任想正是这个原因,她与父母缺少联系,学习上得不到父母的关心鼓励,慢慢地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生活上得不到父母的悉心照顾,她常常会闷闷不乐,性格变得内向孤僻。
2.辅导方法
了解情况后,班主任布置朋辈辅导员杨同学召开宿舍其他成员会议,在杨同学带领下,舍友们一回到宿舍就到她床上聊天、打闹;平时都让着她,吃饭、活动课、周末外出玩耍等都拉上她;主动跟她聊天,听她倾诉烦恼,鼓励她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一起玩。渐渐地,黄某某成了一位活泼开朗、热心班级的学生,不但与舍友们相处融洽,和其他同学相处也很和睦。
3.案例分析
黄某某父母因为长年离家打工觉得亏欠孩子,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她,但缺少沟通交流;祖父母对其娇生惯养,有求必应,极少约束,更不懂得指导,致其自制力差,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黄某某虽物质上较优越,但内心极其孤独空虚。这类学生在家中得到的关爱往往只有物质,在班级朋辈辅导员的帮助下,采用转移法和成长互助小组的方式,转移她的注意力,及时驱散她心中的不快,平时多鼓励她参加集体活动,让其在班集体活动中受到团结友爱精神的熏陶,在公益活动中体会到助人为乐情感的愉悦,在文体活动中收获年少的欢乐和满足。
实践表明,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效果和意义是不可低估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班级和谐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农村中职班级中尤其有利用的空间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