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1-12-31 05:10:35何玉秋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民间美术能力

何玉秋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 广西百色 533500)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今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意实践,激发学生艺术创作激情,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和感知能力,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关注对学生欣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创造一切可利用的美术资源,全面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美的因素,彰显美术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目前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审美定位出现偏差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严重影响,导致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严重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教师的不重视,自然就会导致学生审美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说,教师必须对小学美术教育进行全面的认知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育渠道过于单一

目前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相关的教育渠道过于单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忽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无法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只有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评价机制亟需完善

传统的教学评估机制,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这样的评价机制是十分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发展。而且相对而言,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隐性的,很难说去找一个考核指标对其进行评估,也正因此,导致很多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十分不重视。

(四)相关教学缺乏有效性

所谓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其实就是指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实际效果,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检验。在我国目前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不重视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相关教学,使得相关教学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使得相关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严重不足。

二、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非常关键,在小学阶段开设美术课程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会孩子们辨别美丑。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得到提高,同时能锻炼小学生的判断能力。小学美术教学不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多么高超的绘画技巧,主要的还是在于培养能力。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要重视美术课程的能力培养教学。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素质发育的好时期,他们对世间的万物都有好奇心,这个阶段接受的教育,对其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小学课程重在对学生心态和习惯的培养。小学美术课程则是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小学生对事物能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人生有深远影响,对社会进步也有积极作用[1]。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多元探究,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习了简单的绘画知识,不敢下笔绘画,师生合作临摹欣赏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可以采用一切可利用的美术资源辅助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上和方法上要做到不拘一格,多措并举。在每堂课学生学习创作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阶段性的作品评价,合作交流中提升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每节课的评阅也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学生的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2]。例如,在美术“家乡的桥和塔”教学中,师生运用协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多观察事物细节,及时对美术绘画进行反思,让学生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桥的创作设计中。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让学生欣赏和临摹,通过师生合作品论作品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术作品的魅力,还可以让学生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人物带来的正能量和其散发的魅力,有利于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再如,在“未来的建筑”的教学中,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现代的知名建筑: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大本钟悉尼歌剧院等,进行建筑的审美赏析,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光彩夺目,魅力无比,进而激发学生的设计想象热情,从而导入新课教学。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评述与欣赏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形式。美术教育需要教师在适当的引导下向学生展现美术内容。也就是说,美术教育中的评述与欣赏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认知世界、了解自然。学生在欣赏富有冲击力、创造力的作品中能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意识都将得到大幅度发展。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结合的重心应当放在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上,使学生在美术作品中体会与感悟美术教育意义,汲取美术作品中的智慧与营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比如,教学“水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搜集国外经典作品,如油画艺术,用视频、图片、资料的方式播放给学生,与学生一同讨论这些作品的特征与风格。随后,教师再次播放国内著名美术作品,如中国国画,与学生一同讨论国内外绘画风格的区别,分析东西方设计理念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达成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3]。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整合民间美术资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师需掌握民间美术资源的抽象性、随意性、规整性、象征性、完美性、实用性等特点,围绕小学美术教学的中心和主旨,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为依据来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渠道来获取海量的民间美术资源,选择其中突出美术教学重点与难点,且具有较强特色性和多元性的部分,鼓励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美术学习。也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取一些具有现代化气息和民间美术特性的事物或者案例,引导学生从直观的生活入手进行学习。比如,在小学美术“民间玩具”的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规律,教师可积极引入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民间雕塑、面塑玩具、民间布玩具、民间陶瓷、民间编织、民间刺绣、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皮影等,让学生分别从创作形式、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鉴赏和学习。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美术课堂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4]。

四、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师要尽可能将美术内容讲得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生活中的艺术与美术专业课程充分结合,让学生自主创作探究,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彰显具体形象的美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品鉴能力,让学生在知识拓展中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抄能力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