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21-12-31 05:10:35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合一语文能力

苟 敏

(简阳市五星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四川资阳 641400)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学习一切的基础,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外,还要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审美能力等,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然而,部分教师依旧受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影响,以“满堂灌”为主,没有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忽略了对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这不利于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感受不到语文的乐趣,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即使有些教师意识到了“教学做合一”的重要性,但往往在策略上开展得不是很好,在“做”上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应该在“教”上,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围绕学习方法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展教学活动和制订教学计划;在“学”上,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文化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围绕“做”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做”上,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教”“学”“做”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构建语文高效课堂[1]。

二、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应该围绕学生的“学”和“做”来科学合理地展开,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目标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理性看待传统教学观念,吸取精华,并结合现代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出新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受到自身能力、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会出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现象,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文化基础进行有意识的划分,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任务,使低层次的学生能够重拾信心,跟上教学进度,不断缩小层次差距,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教师“教”的质量。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每个小组都有学习能力、文化成绩高低不同的学生,使组内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督促,组间学生相互竞争、团队协作,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与发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2]。例如,教学六年级的《伯牙鼓琴》时,这是一篇文言文,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文言文很少,有些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教师的范读后,组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诵读,读准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悟出文言文的美感,并派出小组代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指定学习差的学生进行发言,并对表现好的小组和学生进行表扬,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重拾信心,热爱语文学习。

(二)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阅读理解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这些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及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往往对语文不感兴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使“教”“学”“做”有效平衡。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文章中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例如,教学一年级的《小壁虎借尾巴》时,课文采用童话故事叙述,富有童趣,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生动易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壁虎、小鱼、小蛇、老黄牛、燕子、壁虎妈妈等角色,教师读旁白,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表演动物的了解,适当添加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使角色表演更形象生动。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还要对表演的学习给予鼓励与表扬,使他们更加热爱语文学习。

(三)结合实践活动,在“做”中学习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中认为,“做”是教和学的中心,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在“做”中“学”,在“做”中“教”,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做”中,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很多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他们感受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六年级的《只有一个地球》时,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自然环境被污染的景象,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污染的河流、脏乱的农贸市场、大型垃圾场、被破坏的耕地等,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并积极参与到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中。

三、结束语

总之,“教学做合一”对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有重要意义,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学”“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自身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下不断创新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并不断突破自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合一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人剑合一
故事大王(2019年11期)2019-12-20 08:48:29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7
抄能力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