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丹
(杭州市西湖区甲来路幼儿园 浙江杭州 310030)
将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和幼儿园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让幼儿接受传统文化的渗透滋养,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启蒙幼儿的智慧发展。同时,由于剪纸富有美感的图案,制作过程中也非常有趣,幼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可激发幼儿对艺术创作的乐趣。但剪纸学习要接触到剪刀等危险用具,在教学时教师要保证幼儿的安全。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并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所以,在游戏中进行剪纸艺术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幼儿参加,还可以在游戏中帮助幼儿提升动手能力。教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爱好,融入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如幽默的语言和儿歌等。在幼儿刚接触剪纸的时候先不要限制幼儿的发展,可以在教会幼儿安全使用刀和一些基本的剪法之后,鼓励幼儿自主创作,让幼儿体会到动手剪纸的乐趣[1]。
老师在教学剪纸的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给小熊做新衣”,在教会幼儿安全使用剪刀之后,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展示小熊站在空空的衣柜前的图片,然后让孩子们想一想小熊在做什么,然后告诉孩子说:“今天小熊要和他的好朋友小兔子一起参加舞会,可是打开衣橱后才发现,自己没有漂亮衣服穿呢,小朋友们能用手中的剪纸为小熊设计几件衣服吗?”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对漂亮的衣服比较感兴趣,此时借助剪纸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漂亮的衣服,幼儿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然后教师再发给每个人一个小熊剪纸,让幼儿把自己剪好的漂亮衣服贴在小熊身上,比一比谁的小熊最漂亮。在剪纸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展示漂亮的剪纸图案,并教给幼儿对称折剪法、四角形剪法、团花剪法等基本的剪法,让幼儿运用这些剪法和图案为自己的小熊设计独具创意的衣服。在玩设计衣服的游戏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音乐,在充满优美音乐的氛围中,幼儿会更加沉浸在剪纸游戏中,最后组织幼儿给小熊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让大家的小熊一起跳舞,使幼儿的心中充满满足感。
合作竞争的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完成之后更有满足感,还能早早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合作竞争意识。在剪纸中引入合作竞争的机制能够培养幼儿和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在合作竞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合作和良性竞争,设计活动主题的时候也要联系幼儿的兴趣[2]。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动物故事大赛”这一剪纸活动,教师进行背景铺垫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森林里一年一度的动物故事大赛要开展了,很多小动物都想参加,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呢?想讲什么样的故事呢,几个小朋友一组,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用剪纸设计出你们喜欢的故事来赢得故事大赛吧!”然后孩子们就会想到自己平时看到的动物故事。其中教师不干扰幼儿的动物形象和形态设计,可以帮助幼儿学习一些剪纸的基本剪法。剪纸完成后一组小朋友上台为大家讲一讲动物的故事,其他同学打分。
兴趣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把剪纸艺术作为兴趣,需要在剪纸教学中不断融入幼儿喜欢的形式,如为幼儿创设舒适愉悦的环境氛围。在放松的环境中幼儿对剪纸活动会更加积极热情,乐于参与,所以,要想在幼儿教学中渗透剪纸艺术,教师就要为幼儿营造轻松的氛围,鼓励幼儿将学习转化为兴趣[3]。
例如,可以借鉴“英语角”做一个“剪纸角”,在“剪纸角”这一区域内,设置剪纸书架,用来摆放剪纸艺术相关的书籍和图册,以供幼儿在课余时间观看。还可以在剪纸角的墙上用幼儿的剪纸作品进行装饰,让幼儿产生成就感的同时,使其对剪纸更感兴趣。以上这些举措都是完善了剪纸活动的外在环境渲染,其次还要注意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气氛的渲染,在教学剪纸中不能急于求成,不可对幼儿做出太多限制,而是要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自由创作自己喜爱的作品,教师及时夸奖等。
总而言之,剪纸艺术是一门优秀的艺术传承,将之融入幼儿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在进行剪纸教学时,要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使剪纸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