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华
(武汉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4)
当前,我国经济和科技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市场形式不断复杂的背景下,“新常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是热搜上的关键词,并且它带来的影响是重要的、巨大的,因此要求无论是工业生产产业还是文化产业都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应对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难题。我国教育事业目前受经济和科技的影响正在趋于向现代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供给侧改革是指采取多种措施调整产业形态和结构,以此优化各要素之间的配置,最终推动经济和科技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基础学科,是发展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学科。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1]。
由于应试教育和以往教学经验根深蒂固,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站在宏观立场上,致使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缺少一定的结构或者结构较单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大多数涉及中国近代史、法律、权利、道德情感以及现代化建设等相关内容,在复杂且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往往会过于侧重于某一领域或某一知识点,无法准确地站在全面的、宏观的角度对复杂的知识进行整合,导致建立的教育结构体系不够完善、过于单一,不利于教育的完善、发展与学习质量的提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过于注重高校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过于注重教师对重要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忽视了思想政治、体育、美术等辅助学科的教学活动,加上高校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素养不高、储备不足,直接影响教师的讲课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和榜样,只有教师自身有浓厚的知识底蕴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特征,才能保证他们将思想政治内容完完全全地教授给学生。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素养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导致其思想和认知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也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学习需要。
社会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由此产生的“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地发挥集体和个人的价值,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为前提进行各个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2]。将供给侧改革应用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教学活动中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互补性。它是指供给侧改革是利用创新的方式对供给的存量进行一定的调整,而思政教育改革也是根据学生的特征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的过程,所以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完成内容的有效互补。二是运作的一致性。它是指二者虽然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运行机制上大体相同,可以促使教师采取创新手段改革教学活动。总而言之,将供给侧改革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完善其运行机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思想政治教师改变教学观念,积极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和意识。“协同创新”是指以某个领域的知识增值为核心,表现为某个或多个企业、政府、生产活动、文化产业以及中介机构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开展的大数据、大跨度整合管理的创新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创新2.0下的“互联网+”时代,以往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活动逐渐消失,正在一点一点地被新兴产业所替代,人们可以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更方便、轻松地传递信息和知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主体,在学习和成长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因此,为确保协同创新工作的有效和顺利开展,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树立“协同创新”的教育观念,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以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制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符合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方向,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措施和手段,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文化需要,将供给侧改革中提升产品质量的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立志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思想品德的发展[3]。
2)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内容结构,运用供给侧改革丰富教学内容。新时代下,“供给侧改革”对我国各产业、企业、单位以及机构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显而易见,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也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常态”下进行了某种意义或程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协同创新”理念的形成有利于我国各产业更加趋于多样化的改革和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也是至关重要的[4]。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结构,并在一定条件下积极运用供给侧改革丰富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应以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宏观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任务,为教师的教学方案和行为提供支持和肯定,以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思路为准,即以推动结构调整以及提升产品质量为前提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并利用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对教师进行有一定规律和时间安排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协同创新”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以此促使他们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时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运用供给侧改革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及时打开思政教育教学新思路。“教育方法”是指在某种特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指导下,有意识地形成实现其教学目标和任务的策略性手段和途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采取的教学方法、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教育方法是对教育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应和具体体现,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变化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资源和信息共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协同创新思想的指引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探析,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加快思政教育内容和资源的协同创新,进一步将信息技术对教育事业的有利影响发挥至最深处[5]。
4)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水平,建立健全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对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情感道德要求也愈发严格。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深刻地分析了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创新教师管理机制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要求,它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针对性,对教师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6]。学校应该积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此形成更加开放的、有效的教师工作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协同创新的教育背景下,我国对教育团队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学校应该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专业化、科学化以及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知识结构,最大限度保障其可以利用供给侧改革完善教学形式。其次,学校应该引进思想政治专业的优秀人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理念和新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最后,学校和教师应该将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相结合,有目的地举行创新会议,建立健全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的双向发展[7]。
5)引入思想政治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供给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也开始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了增强高校供给侧改革下思想政治教学的协同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致力于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其中,不断增强其时代适应性和供给能力,使思政教学能够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中供给不足的情况,促使学生能够在思政教育中提升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把握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首先,高校教师应把握“互联网+”模式下网络信息的变化,向学生传递科学积极的正向信息,让思政课程成为主流价值的输出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有效性,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能够适应学生的发展;其次,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整合当下先进的高校思政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都能通过平台查阅到相关资料并随时调取教学案例,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掌握时代发展中最先进的思政教育思想;最后,提升高校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甄别网络上层出不穷的信息,为学生创设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思想教学模式。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供给能力,思政教育的创新性将得到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面对“新常态”带来的重大挑战,我国各个产业和领域都在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手段,以此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树立协同创新的思想是必然的选择,不仅可以引导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还可以为现代青年人提供力量支撑,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与此同时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充分了解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概念以及应用的重要意义,并且深刻认知目前教育教学的不足和缺陷,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以“协同创新”的思想为根本完善教育活动,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