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径言,张朝旭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构成,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国内一些大学陆续在本科阶段建立了一类特殊组织,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等,这批组织统称为本科精英学院或荣誉学院。“双一流”背景下的精英学院承担着培养世界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特殊使命。
早在1978 年,中国科技大学就兴办了少年班,这是针对“早慧”学生实施的一种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模式。1985 年,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12 所重点高校开办少年班。这些少年班的规模逐渐扩大,发展为实验班、强化班。实验班、强化班最初只是针对理工科学生,部分大学慢慢扩展为理科、工科、文科兼顾的精英学院。比如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即是在原“工科混合班”的基础上创办而成,东南大学的吴健雄学院也是由原来的强化班发展而来。国内一些高水平大学效仿西方大学的“荣誉学院”模式,纷纷成立精英学院,挽救因大众教育带来的精英集体消逝。以江苏省为例,在11 所“211 工程”高校中,有8 所高校陆续成立了本科精英学院,而一些非“211 工程”院校,也在积极探索精英人才培养之路,如南京邮电大学成立了贝尔英才学院。
精英学院一般分为实体学院和荣誉学院两种,实体学院专门设立班级,有专职辅导员管理,成立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精英学院的教师资格认定和工作考核;荣誉学院的精英学生平时分散在所属的专业学院,没有固定的班级和辅导员管理,日常管理由原所在学院负责,只是在学生管理方面享有与研究生同等的待遇,包括图书资料的借阅、实验室的使用、奖学金的申请等。这种管理模式既体现了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也符合伯顿·克拉克总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4 种模式之一,即精英主义改革者,他们反对传统的扩张主义者在不改变精英高等教育原有系统结构的情况下的任意扩张,而是要求精英高等教育也必须现代化[1]。精英学院既肩负着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又承载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使命。精英学院的运行模式不同于一般以学科专业建制的学院,形成了独特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权力与组织优势[2]。从精英学院的产生来看,突破传统的院系设置是精英学院打破传统体制的最初尝试。作为探索中的新型学院,精英学院因为学生规模小、课程内容丰富等特点,成为很多大学探索本科教学改革、开展新型教育的试点,也由于精英学院特殊的组织运作及拥有的优势教学资源,更易于将拔尖人才培养同本科教学改革相结合。在教育部的倡导下,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教师等计划在各类大学中开展,很多大学的教改课题以建设卓越课程为目的,开展小班教学,并首先在精英学院实行。精英学院的成立使精英教育得到制度认可,保证了精英教育的合理性。
精英学院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外涉及与学科学院之间的资源共享、责任分担、系统支持等问题,对内需要从人才选拔、课程安排、日常管理、组织定位等方面确保组织的有序、科学运作。精英学院的成立可以为“双一流”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为学科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和学科专业分化与融合的可能性,但是精英学院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高等教育可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但大学的理想依然是精英主义[3]。精英教育意味着只有少数人享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人才选拔是精英学院的重点工作,为此,一流大学制定了相对明确的选拔标准和严格的考核程序。然而部分精英人才天赋异禀,个性鲜明,甚至有些性格怪癖,在能力、兴趣、心智等方面差异较大。仁祖利曾指出天赋分为校舍型天赋和创造型天赋,校舍型天赋也被称为是应试天赋,即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创造型天赋是指那些对原创性材料和生产创造的发展产生影响力的人类行为。两种类型的学生对学习情境、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4]。理论上说,在选拔精英学生时应该考虑不同类型的精英特质,且所有的教学和课程都应基于精英个体,而非群体。精英学院一方面要基于分数、专业排名或者竞赛成绩筛选精英,另一方面又要关注个体兴趣和心智结构。因此,如何将未来可能在某些领域成为大师的奇才、怪才挑选出来,同时保证人才选拔的公平性,是精英学院在明确选拔机制时需着重解决的难点。
目前成立的本科精英学院具有明显的跨部门、跨院系的特点。课程、专业、教师以及教学基本是依托各个专业院系来实施,并借助于学校的职能管理部门协调推进。它们一般对外是一个特殊学院,对内是一个管理机构。精英学院的教师、学生基本分布在各个专业学院中,领导班子多数挂靠在其他学院或职能部门。精英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更多依靠学校主导,尤其是校长的重视、专业学院的支持,如委派多少优秀教师、开设多少优质课程等。因此精英学院缺乏实质性的行政与学术自主权,发展命运依赖于外部力量的支持度,而不是取决于组织本身的发展。而大学组织得以运行的逻辑前提是学术积累,没有学术资源优势,很难保证精英组织的突出地位。以荣誉学院为代表的精英学院,往往成了“空壳组织”,在大学学术治理的进程中,必然存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的问题。
大学课程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很多精英学院课程方案的制定普遍受到学科理性主义取向影响,缺乏对社会需求、学生参与的关注,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宋立公等指出高校课程设计对学生的关注度比较少,课程开发缺乏明确的需求调查和目标导向,随意性强[5]。一些学校将精英人才的培养定位为复合型人才,但是差异性、个性化又是精英的特质。因此,精英教育组织在设置课程时既强调同质化、整合性,又鼓励差异性、个性化,往往这对矛盾在课程设计与组织时难以兼顾。学生选课不够自由也加剧了课程的结构性矛盾。
国外一流大学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师资来源的多元,即有来自于大学的学者,也有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具有创新意识并有意愿从事科学研究的精英人才,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如果精英学院的师资局限于大学内部,不利于精英学生的创新活力和学习动力发展,容易造成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符。但是组织环境对其成员的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临时、流动的师资容易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组织结构的变革、组织文化、科研与学术的压力等,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对精英教育的未来感到既缺乏自主性又缺乏责任感,导致其在平衡其所建构的亚身份时遭遇困难或者无法辨识出某一场域中的身份。因此,精英学院的组织发展离不开学校层面的整体布局,但也要考虑教师在精英教育中的责任主体地位。
精英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往往是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但是“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对精英学生个体成功的追求功利化明显。对个体的学术生产力和成功的日益重视,造成了目标取向的培养模式,这与过程管理取向之间存在冲突。精英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规律,个体差异较大必然带来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差异化和生成性。与对精英选拔的重视程度相比,精英学院在培养的过程管理方面重视不足,对精英培养的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缺乏必要的考量,忽视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精英的学习动机和自觉意识很强,但是目前对精英学生的学习认知的关注明显不足。尽管精英学生通常被认为是学习动机较高的学习者,但有必要将他们的学习动机与能力分开。研究发现,与同龄人一样,天才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因课程内容、教师素质和课堂活动的不同而不同,他们对课堂的认知也受到内容、兴趣和师生关系的影响。天才学生更看重教师素质,而普通学生最常关注的是内容的相关性[6]。因此,教师是精英学院运行的最重要构成,脱离学生和教师的精英人才目标定位显然不适合精英人才的培养。
科学研究人员和科技领军人物的培养,不仅仅是提供资源,培养理念也非常重要。传统的大学教育就是精英教育,但是在建设一流大学的时代,需要重新思考精英的内涵。世界一流大学在培养精英人才方面具有的共识性,也是其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7]。国内高水平大学虽然从国际视角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采用通识教育目标,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仍存在很大距离。学校类型差异较大,发展历史不同,学术优势积累不同,在精英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应该各有侧重。“所谓精英,并非仅是那些能够在既有社会和知识体系中有最佳表现的人才,其特征更在于对未来学科、领域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引领,因而批判性的思维模式是精英人才的重要特征[8]。”哈佛大学的教育是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即一种在自由质疑精神下进行的,不需要顾虑教育论题是否恰当或者是否有职业用途的教育。通过教会学生质疑陈规,促进自我反思,训练批判性的、分析性的思考,超越他们甚至是教师自己理解能力的东西。不仅如此,更需要培育民族责任感与道德感,既要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能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精英并非仅指学术型精英,精英学院需要培养一批科学研究、经济、管理、教育、社会等多领域的技能型和职业型精英人才。在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的精英人才观的指导下,精英学院才可能找到个性化的发展之路。
“双一流”教育战略的提出,引起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不少高校结合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进行积极谋划。学校领导层以建设“双一流”为契机,顶层设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精英学院的专业自主权和行政权。精英教育作为处在高等教育塔尖上的卓越教育,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特区,起到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领头羊作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监督、组织变革等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学院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职责范围,维持和稳固精英学院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保证精英组织正常、持久地运行。这种通过行政授权的形式成立的精英学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学校行为,还要结合精英人才的发展规律采取自下而上的组织变革。大学领导层的顶层设计既要站在统领学科发展的高度顾全大局,也要体现精英人才培养活动的合规律性,实现以专业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精英选拔模式,精英学院人才选拔形式仍比较单一,基本是依照学生的考试分数。针对大一学生进行选拔,一般为保送生、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高考高分者。入学以后的学生一般依据每学期的成绩进行选拔,排名靠前者有资格被录取。一些大学并不重视招生宣传与选拔工作,招生工作由教务处或者就业处牵头,非专业教师承担,但是他们缺乏对专业发展的前景以及精英学生的专业表现的判断能力。要摆脱现有的量化考试的评价机制,采取动态、发展性的评价手段。研究发现,精英学生的内在动机更加重要,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内在动机,精英学生内在动机的热衷性在大学四年中有显著变化[9]。在美国,承担培养精英人才的大学通过一些特殊的招生政策录取现代精英,非量化的个性品质在招生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家庭背景、社会地位,采用申请和面试结合的方式。前哈佛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Rosovsky) 指出:“很多高校在争取学术超级明星,即使在面试的时候,有一些怪异的行为。这些具有丰富大脑资源的申请者最有可能通过录取申请[10]。”因此,本科精英学院应尽可能避免在新生中进行选拔,待学生对学科、专业、自我的认识比较成熟之后,采取多样化的人才选拔方式可能更有助于发掘有潜能的学生。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精英学院应该确立“为未来而学,为未来而教”的理念。虽然目前关于大学课程对精英人才的作用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但是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之间确实存在必然联系。受到传统课程观的影响,大学课程的学科化、理论化、专业化特点突出,但社会重视使用、讲求效率,各大学希望通过精英教育培养学有所长的人才,造成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难以平衡。因此大学课程建设需要处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建设个性化课程体系。可以借鉴西方大学经验,利用课程地图对大学期间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改善通识课程的现状,理清不同类型课程间的关系,将相关的跨领域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精英学院学生在选课时能够对全校课程有整体了解并自由选择。通过课程地图的建设,精英学院在通识培养与特长培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集中授课与自主研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赋予教师课程的决策权、学生自主选择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与环境,应该让真正有潜能的精英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可能带来大学内部学科之间的差距加大。基础学科关注事物基本规律,关注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偏重形式教育。应用学科主要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强调应用型研究,偏重实质教育。短期看,基础学科的科研产出难,社会效益较低,这对于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挑战。为此,一流大学有必要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由于基础学科比较难,未必所有学生都具有高水平,应当有所区分。在学科建设的背景下,鼓励有志于挑起国家发展的重担,执着于真理的精英学生从事基础学科的科学研究。一些学校将学科特色简单等同于学校特色,重视应用学科、新兴学科的社会效益和成果转化,对基础学科有一定程度的忽视,而基础学科对精英学生的继续深造非常有帮助。当下,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必须将精英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打牢。精英学院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学科人才的支持,注重在评价指标方面加强引导,从而防止出现评价标准“赶时髦”的现象。
“双一流”的建设必然基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在我国,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组织形式没有得到研究者和管理者的充分重视,对精英教育进行实践经验总结比较多,但很少从组织的角度思考精英学院的教学如何引领其他专业学院的教学改革,对不同类型大学(文、史、经、管、理、工、农、医) 精英学院教学改革问题缺乏从个案中提取共性,形成系统化、模式化的理论总结。要使精英学院健康发展,就必须加深对大学精英学院性质的研究。同时有效的精英教育离不开对精英学生的研究,精英学生的心智结构比较特殊,属于特殊教育的范畴,应该增加教育学研究,从人的培养角度分析精英教育,而非仅仅从学科教育的角度思考。精英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日常生活实践的特点、目标定位、职业规划、学习动机等应该成为精英学院开设课程、实施活动的重要前提。
培养精英人才既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是建设一流学科的保障。“双一流”建设推动高校进行综合性改革,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提升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举措都与本科教学密切相关,也为精英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契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时间、大师和每一代人的智慧,建立精英学院,形成一流大学,最终也是为了寻找大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