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义及路径

2021-12-31 08:21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美育育人思政

顾 慧

(南通大学 艺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0)

美育是一种通过培养受教者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它作为教育理论体系,始于1795年德国古典美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1999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将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提出并纳入教育课纲;2019 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次将美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当前,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为指引,以高校为主阵地,对受教群体施以目标性、组织性和计划性影响,使其养成正向思想品德的主题实践活动。2004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纲领性文件颁布,标志着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纳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2020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印发,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善,高校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当前各类文化和思潮的多渠道、多维度传播给原本独立的传统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了挑战,诸如美育教育主题泛化、优质美育资源缺位,思政教育形式单一、思政教育实效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全面发展是高校美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因此,教育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厘清二者的内在关联,解析其相互作用方式,进一步构建同向融合的实践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

从美育的精神内涵出发,无论是《礼记经解》中的“诗教”“乐教”等早期朴素美育理念,还是十八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对美育的系统分析,均实践指征美育使人具有美的思想、美的情操、美的素养、美的品格,具有很大程度的教育功能与社会效用。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其实质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在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美育的内在特质与外在表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实质。同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作为美育核心的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色彩、图形、环境等因素对受教者产生心理效应,从而引发共鸣,契合思想政治教育于潜移默化中施加影响的内在需求。简言之,美育作为直观体现素质教育宗旨的教育形式,在育人目标、内容、过程及形式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1.1 育人目标具有一致性

美育通过观察、抒发、共情等模式培养大学生的感知力,从而实现“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的育人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者均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作为根本目标,将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统一作为最终追求。美育从人的内在本能出发,注重学生个体本身的需求与发展,通过美的形式激发内在潜能,从而实现个体外在行为与内心体验的一致;思想政治教育则通过外因输入,促进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质素人才。无论是崇尚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是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才兼备的素养,都体现了两者在育人目标及最终追求方面的高度统一,即当代大学生应全面发展,具备时代担当,拥有完善人格。

1.2 育人内容具有同向性

高校美育的内容既包含普及性的审美知识教育,也包含蕴藏于各学科的美学思想及不同艺术形式,涉及认知、欣赏、评价、参与、创造各方面的内容,同时,美育具有反映时代潮流思想的功能,让大学生具备分析美丑善恶的能力,辅助当代大学生提升思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及道德观教育,从人文、法律、道德、政治等多角度共同塑造思想观念,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觉悟。两者的育人内容均强调构建大学生个体的精神世界,在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及对世界的认知。从底层逻辑分析,二者在教育内容上保持同向性。

1.3 育人过程具有统一性

美育的过程是将以艺术为核心的美育内容融入修身、怡情、养性的过程,通过长期的美化熏陶启迪心智,“在这种对人格品性的陶冶美化中渗透着拥有道德伦理等理性内涵的感性审美境界”[1],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对人的心智、品性产生正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使当代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二者对人格的塑造、人品的培养都是长期、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及引导,因此,在施教与受教的过程和成果展示方面具有长期性、隐匿性等特征和规律的统一。

1.4 育人载体具有融通性

高校美育的推进机制主要表现为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和艺术展演等“四位一体”的载体形式,通过具体的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运用美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引导,并通过模仿或实践的方式产生成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以体现亦通过不同的载体,如开会、谈话、理论学习、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形式,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2]。无论是美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不同载体发挥价值,载体是各种教育要素间的枢纽,也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实现方式,大学校园里的课堂、社会实践、学生社团、艺术活动等形式都是教育的载体,载体的重合与渗透决定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可能。

2 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形式

美育内容具有生动、直观、形象、有趣的特点,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渗透性,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艺术性处理,将生硬的道理趣味化,将深刻的思想生动化,将远大的理想形象化,可以降低其对传统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更易接受。将美育不同层次的功能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易使大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1 美育陶冶情操的实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

美育具有思想启蒙、启迪理性、陶冶情操之功能。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美”,应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艺术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是人们独有的理解世界不可或缺的方式。伏尔泰认为艺术是宣传理性、启蒙思想的直观形式;夏夫兹博里认为艺术可以更好地说服;蔡元培认为美育应以陶冶情操为目的。美术史中众多艺术作品记录了历史事件,反映了时代思想,艺术作品中赋予政治功能有史可鉴、有理可依,导向正确的艺术思潮能帮助引领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情操。如《江山如此多娇》《胜利渡江》等历史名作不仅具有高超的审美价值,更能帮助大学生铭记历史、明辨是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2.2 美育寓教于乐的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运用美育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增加教育的多元性与趣味性,以文学艺术为例,“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3]。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烙印,是各时代精神风貌和流行思潮的体现,此特征与大学生求新求变、追求时尚的个性化追求相契合。如绘画、歌剧、戏曲、舞蹈、手工等品类丰富的艺术形式表达的不仅是作品本身,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在品析艺术的同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艺术作品背后的精神力量,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育施教形式的趣味性。

2.3 美育情感表达的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引导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高校美育的目标之一,正如朱光潜先生对艺术的论述:“文艺是表现情感的,是帮助人得到舒畅而免除抑郁的一种方剂”[4]。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抒发,是意志的表达。艺术作品及艺术形式作为美育的具体内容可以引导大学生排解负面情绪,缓和情感冲突,从而影响其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大学阶段是人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各方压力与日俱增,借助艺术抗郁减压、宣泄情感的功能,可以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情绪状态更为稳定。将艺术形式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内化教育内容,丰富大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心智的成熟与品格的完善。

3 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高校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和作用形式的客观统一,具备相互融通、互促共进的现实基础。具体地,二者实践融合的方式体现在:一方面,通过挖掘思政课程中的美育元素,发挥美育优势,使思政课程内容更多元、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探索课程思政新体系,在美育学科体系范畴挖掘爱国主义、立德树人等思政元素,以此为基础使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融合,同向同行、多效协同,实现育人目标。

3.1 整合高校美育资源,挖掘思政课程新元素

传统思政课程以理论课为主,授课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在思政课程中融入新的元素是课程改革的必然方向,也是教学实践所需。校园公共艺术、艺术选修课程等美育资源是高校现有的可利用元素,但高校美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相对独立,美育资源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模式有待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发掘美、运用美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挖掘英雄事迹、榜样力量、优秀人物等具有内涵美的事例,将理论教育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在课程形式上,通过音频、视频、歌曲等艺术形式丰富思政课讲述方式,如将校歌、校史等具有校园特色的公共艺术资源应用于课堂,不仅能丰富课程形式,而且能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思想情怀;将思政课堂转移到校史馆、名人堂等环境中,打造“沉浸式”课堂,使思政课具有更高的接受度与说服力。简言之,思政课程应与时俱进,将展现形式美、内容美、内涵美的美育资源运用于课程,丰富思政课的授课形式,从而使思政课程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3.2 创新高校美育课程,构建课程思政新体系

美育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育人理念,即在美育课程体系下,打造美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于一体的新型美育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将生活的美、自然的美、心灵的美落实于具体行动,结合政治、法律、安全等要素,实现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融会贯通。

一是丰富美育公共选修课程。目前,高校美育多以艺术理论、作品鉴赏为主要课程,选修课程资源有限,种类不够丰富,课程形式更新滞后。可应用慕课、短视频、微课堂、云上直播等与时俱进的网络教育模式丰富公共选修课程形式,在新型美育课程中融入帮困扶贫、公益活动、精神文明等正能量元素,确保学生在接受美育的同时准确把握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觉悟。二是加强美育主题实践,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融入艺术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通过参与互动的动态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综上,通过公共艺术课程、主题艺术实践、社团活动等系列活动寻找思政教育切入点,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根植思政观念,探索美育课程思政新体系。

3.3 改革高校施教理念,开拓美育思政融合新形态

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思维视野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跨学科的育人理念与知识结构。目前,高校的师资结构与大学生对优质美育资源的期盼、对新潮乐观思想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无论是从事美育工作的专业艺术教师,还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辅导员或专业思政教师,学科交叉的观念还不强,同时也受学科背景的限制,知识结构与育人理念有待完善。

国家对美育、思想政治教育愈加重视,应做好顶层设计,通过政策的激励与引导,自上而下导入跨学科教育理念,使跨学科观念深入人心,进而打造跨学科教师团队。应引导教师认识到,学生对美育的形式是喜爱、欢迎的,这就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寻找跨学科教学的切入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生动、活泼、具有美感的元素,在美育过程中植入积极、向上、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形态。

4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美育应始终以学生的思想品德、艺术品格、学术品质及审美品位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与追求。以美化人、以思政育人,坚持人文素养和思政思维相结合,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扎实推进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具备现实基础。在国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面育人”的方针指导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整合高校美育资源、挖掘思政课程新元素,创新高校美育课程、构建课程思政新体系,改革高校施教理念、开拓美育思政融合新形态已是必然趋势,实现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既具备理论的坚实支撑,亦具备深耕厚植的现实土壤。

猜你喜欢
美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论公民美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