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真贞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重庆 400000)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化教育教学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发挥该学科的优势,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如此,然而,想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首先要开发校本课程,发挥本校教学资源的优势和作用。这不仅是当前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即将论述的主要内容。
在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但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想要学好信息技术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就是通过实践证实理论、在理论中开展实践,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并没有为学生开展实践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时间,更多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进行长篇知识的讲解,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在这种缺乏实践的教学中,学生并不能证实教师讲述的内容,在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由于高中学生即将面临高考,所以很多学校和教师会把文化课程的学习当作教学重点,比如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将美术、音乐课程改成了语文、英语或数学课,而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调查发现,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高中学校对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课程安排上一周只有一节或两节信息技术课程,甚至到了临近考试的时候这两节课程还会被其他学科“霸占”,在这种课程安排较少的教学中,学生会感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在学习中甚至会出现敷衍的行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也会有所降低,更别提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了。
首先,高中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信息安全意识和计算思维等,而这些能力又是每一个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中必须具备的技能。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想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创新和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并充分挖掘校本课程的优势和作用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供有利条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好是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体现,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发挥本校教学资源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注重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想要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首先需要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才能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从而开展高效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供有利条件。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要严格结合班级内学生的个性化差异[1]。比如,在教学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使用数据库”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想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比如,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了我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等内容开发了数据库使用的教学案例,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好,所以我对他们的要求较高,要求他们灵活使用数据库。而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同学,我则开发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目的是让他们对数据库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并对知识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也要积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2]。比如,我在教学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和技巧”时,将我班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分散分配到不同的小组,采用这种以优秀生带动差生的方式,让他们围绕获取网络信息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差生可以学习优秀学生的经验和想法,优秀学生还可以带动差生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以此实现校本课程的价值。同时,在激烈的小组讨论中,学生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意识,养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将班级内学生进行科学的小组划分既是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价值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较强探究性的学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和探究,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3]。比如,在教学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用解析法设计程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解析法设计程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既可以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也可以开展符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践教学,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如此,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而这正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既能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这对高中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并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重点进行教学,为社会、企业培养更多的信息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