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燕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初级中学 浙江宁波 315315)
网络是如今信息交流的媒介,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网络向人们传递,而中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不断摸索及好奇的年龄阶段,他们无法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所学到的知识判断是非对错。如此就很容易被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所迷惑,他们会因猎奇心理,尝试一些从未接触的东西,这样的认知,会使他们误入歧途。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军人,老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网络道德的培养势在必行,网络道德可以规范人们的上网行为,它也可以说是网络上的一套行为准则,所以,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成了老师的一个关键任务。
在网络道德培养中,可能会出现部分教师坚决抵制学生上网的问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并不多,所学也一般以理论知识为主,简单操作为辅。而因为如今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绝大多数学生早已经熟悉了技术应用,有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学会的东西没有必要再次讲解,所以几乎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只是会大概粗略地讲解,还有不少老师和家长从一些推送消息及法制节目上看到了网络对孩子的危害,使得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孩子接触网络,虚拟世界所带来的东西,会使孩子迷失自己,荒废学业,就是因为这样,不少教师甚至建议家长杜绝孩子上网。教师最基本的应该是自己对网络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要能看到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也要能看到网络所带来的弊处。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也必定成为平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及时将这种认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网络产生正确的认识,因为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培养网络道德的基础。
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页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让学生将其做成演示文稿等,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设计页面排版,最后让他们把自己做的演示文稿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彼此,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同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因网络导致的法治案例,从而让学生正视网络,树立正确观念[1]。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对网络道德的培养仅停留于理论层面,没有深入地向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知识的渗透。另一方面,有教师认为网络道德并不会应用于实践中,目前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道德教育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传输上,学生无法对这一方面的学习给教师以反馈,这样对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学生并不会提高重视,而且这一方面的学习内容并不是考试重点,如此,这部分内容就很容易会被忽略。如果只停留在理论层次方面,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知还是不够深刻。对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有切身体会,或者能够如果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接触,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才会更容易接受并理解。
就学生爱玩游戏这一点,很多老师只会严厉制止学生,有时还会指责他们,直接让学生不再触碰游戏,但是教师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玩游戏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比如长时间玩游戏会耽误学业,影响自己的注意力,而且会因好奇模仿游戏上的行为,会引发一些事件。再如,讲述网络游戏时,可以举例,一位少年因为对自己的游戏技术极其自信,但在一次游戏时,遇到了对手,不断在游戏中失败,早已沉迷游戏的他,分不清现实与虚拟,导致了一场惨案的发生。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会等形式提高课堂趣味性[2]。
例如,可以设定主题为“网络文明是道德的约束还是枷锁”的辩论,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持网络文明是道德的约束,反方持网络文明是道德的枷锁,正反方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进行辩论时,教师可以顺势将道德的培养穿插在他们的辩论中,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总结观点,自己搜集来的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效果也更加显著。
培养初中生的网络道德朝良好的方向发展,是现如今老师努力的目标。因为目前,网络使用群体中,学生人数占比较多,特别是一些移动终端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了网络用户,且低年龄层的学生没有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因此,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能规范他们的网络使用行为,培养初中生的网络道德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生而言,在此时进行道德培养,是最好的时机,教师结合实际,把网络道德培养穿插在课堂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论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