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2021-12-31 05:10:35
科学咨询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分组交流情境

王 莉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泉溪镇中心小学 浙江金华 321200)

部分教师并没有开展实施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这导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独霸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想法去创新。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一)创造情境

创造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的学生年龄较小,思想比较稚嫩,都很单纯天真,爱幻想。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有趣的情境,将小学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多以故事的形式展示。例如,在“乘加、乘减”课程中,可以设定“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在“比一比”课程中,可以设定“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故事情境,在“9加几”课程中,可以设定“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故事情境等。创造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

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分组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将学生分组后,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在小组中,任务要落实到个人,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要有分工,担任不同角色,这样可以保证小组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学习“量长度”这节课时,可以先将学生分组,然后分工,有的学生指挥,有的学生做记号,有的做标杆,有的测量,有的记数据。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1]。

(三)学习成果总结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让学生作总结,可以用交流、评价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小组的意见表达清楚,同时要征求同小组中其他组员的意见,进行总结。教师在听完学生的意见之后,也要对各小组进行评价。例如,在“乘加、乘减”课程中,教师可以出一道题,然后将学生分为多个四人小组,先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然后让其中一个小组上来讲解,四人要有明确分工,即“一个说题意,一个说确定算法的依据,一个板书算式,最后一个向大家征求意见”,这样小组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而且征求大家意见的同时,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讲解完之后,教师也要对本小组的表现作出评价,小组讲解完教师要起头鼓掌,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进行班级分组时,要科学组建小组,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分组。为了在学生合作过程中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可以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获得自信,学习成绩弱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提升自己。此外,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还要有明确的分工,并且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实现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内成员要设定不同角色,可以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者”,有“裁判员”,然后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让学习就像做游戏一样轻松,这样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二)以数学小组学习成果作为检阅依据

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表现,经常利用分数比较、名次排序的方式,而这种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性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班级的整体发展。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将评价个人的方式变为评价小组的方式,将团队总体成绩作为评判依据,逐渐转变为注重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不会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被忽视的感觉,从而取得整体学生的进步,以数学小组学习效果作为检阅依据检阅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班级整体的发展与进步,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三)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并作出指导

学生的合作效果与教师的教育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师创新教学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分配任务,也不能在分组学习中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该参与其中,可以在组间巡视,对各小组的进度进行督导,做到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心中有数。同时,教师应该询问各小组有没有问题请教,对学生在小组讨论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各小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还要对完成的优秀的小组予以表扬,对完成较差的小组提出改进方案,对合作交流中遇到困难的小组及时点拨,对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进行监督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们的交流才能更快、更高效,更能避免讨论无效、分组无效的问题[3]。

(四)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索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但也不是万能的,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因为只有学生有自主探索精神,才会实现高效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如果没有自主探索精神,就如水上浮萍,无法落实。因此,只有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更好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又要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例如,在“9加几”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们提出“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当学生举手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可以说:“孩子们,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吧!”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学生们会发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凑十法、借数法、点数法等。这种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三、结束语

随着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育的改革,这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

猜你喜欢
分组交流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