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婷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江苏泰州 214500)
高中化学作业可为学生提供巩固知识的机会,教师为学生设计并布置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和深化基础知识,纠正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梳理化学知识结构,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新课改背景下所提出的教学目的,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但经过笔者长时间的探索发现,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及批改过于片面化。因此,本文就高中化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了可行性策略。
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经常会选择这样的布置方式:参照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并采用口述的方式让学生勾画需要完成的课后作业。这样单一的作业布置形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时间长了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积极主动完成作业[1]。再者,布置单一的作业形式还很容易使学生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大都是基础性的知识点,而学生长期练习基础知识,很难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发展。由于作业形式的单一化,导致教师布置的习题中很难涉及开放性的题型。新课改倡导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以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但这一能力被单一的作业形式所限制,导致学生的能力发展受限。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都会布置大量的作业。但学生每天要学习多门学科的知识,课下每一门学科都会布置相应的作业,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长此以往,加上升学的压力,严重的可能会使学生出现身心等多方面的问题。
新课改强调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但很多化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不会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一般都会给班级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不会把基础题型和升级题型区分开来,这样就会出现一个普遍的问题——一些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觉得所布置的作业无法满足自己的练习需求,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会得到提升;相反,基础差的学生做起来就会十分吃力,为了按时完成作业,甚至还会抄作业,这不仅使学生无法巩固知识点,还会渐渐形成抄袭的不良习惯,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其不利。
首先,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不会与学生进行沟通。大部分化学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都会选择回办公室批改,批改方式就是单纯地将作业打上对勾或打叉,并标注上相应的成绩。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缺少发现学生问题并排解学生问题的过程,导致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一头雾水,在以后的练习中还会出现同样的错误[2]。其次,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只注意学生答案的对错,并不会留意学生错误的原因。由于高中的教学压力较大,教师在审查学生作业时将主要精力放在问题的对错上,并以此为标准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这其实过于片面,很多化学知识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方程式转化出现问题,如果教师不及时发现并纠错,就会导致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仍然按照错误的转化方式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导致学生一错再错。
高中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选择题目,以此提高作业练习的成效。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形式,对于那些成绩比较优秀,并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比较经典且复杂的习题,通过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且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要选择布置一些基础性的训练作业,这样有利于水平较差的学生得到稳步提升,并感受到完成作业所带来的乐趣。例如,学习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内容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将学生进行“互补分组”,然后布置探究作业。探究一:为什么元素周期系中的周期不是单调的?试用构造原理加以解释。探究二:元素周期表的区与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针对课后作业量大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选择的作业内容最好能运用到重点和难点知识,通过对重点知识的巩固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此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要把握好质与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习题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透彻的了解,因此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其实并非如此,大量的作业反而会使学生的压力变大,所以,化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把握好质与量,挑选一些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有效掌握并灵活运用化学知识。
新课改不再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是将教学目标转变成三维目标,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创新化学作业方式,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使作业不局限于书本之上。比如,教师可从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家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化学原理;或者通过微课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化学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例如,学习完“原电池”这一课时的内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生活化的作业:1.调查生活环境中有哪些电池是利用原电池的原理生产的。2.通过网上查询的方式,了解原电池的种类及应用,并作出总结。
除了布置作业的对策,在批改作业上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很多化学教师普遍习惯看结果,而不注重学生的做题过程。基于此,教师可以改善作业评价机制,在批改作业时,可以把习题过程进行分步骤打分,充分利用高考的评分原理,让学生提前适应这种评价机制。这种批改作业的方法不仅能纠正学生平时的做题思路,还能使学生在细节上更加认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为高考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作业存在的作用就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应对作业布置进行创新,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入手,结合教材大纲及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让学生感受到作业所带来的乐趣,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化学作业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