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刚 张银定 李衍素 刘春 杨树华 钱伟 周霞 张友军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北京100081
2.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 北京 10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到重要位置,并将此纳入“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2]。党的十九大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进一步的明确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3-4]。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组织召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5]。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蔬菜花卉学科唯一的国家级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研究所高度重视科技扶贫工作,80年代派出专家赴湖南吉首等地,90年代派出专家到武陵山区的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近年在贵州威宁、湖南龙山、新疆和田、云南泸水、河北阜平、河南济源、甘肃临夏、宁夏固原等地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通过蔬菜花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大幅度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研究所扶贫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2018年度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金黎平研究员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获得2019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李宝聚研究员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刘伟研究员获2019年度北京市扶贫协作奖创新案例奖。
毕节市是贵州省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栽培历史较长,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品种老化及栽培技术不健全等,导致马铃薯产量不高,病虫害高发,种植效益不高,严重影响了马铃薯产业高效发展[7]。从九十年代开始,金黎平研究团队配合国务院扶贫办,帮助贵州省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依据当地自然条件、栽培模式、品种结构和种植者知识结构,协助毕节市和第一大主产县威宁制订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内容涵盖了当前现状、发展潜力、生产和推广体系建设、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工程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经过多年发展,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00年至2016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123.18%,,鲜薯总产量提高196.69%,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比达65%。农民收入显著提高,2016年毕节市威宁县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实现人均纯收入近2000,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以上,马铃薯实实在在成为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由于表现突出,金黎平研究员先后被授予2018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2019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从1998年开始,针对基层疑难病害缺乏有效诊断问题,李宝聚研究团队在全国开展了1万余次“蔬菜病害免费寄样诊断”工作,服务范围涵盖了我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诊断结果与防治方法均反馈给寄样者。2008年7月李宝聚研究员开创性的在《中国蔬菜》上以专栏形式刊出《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每月1篇,共发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诊病手记”100 篇,涵盖近几年蔬菜主要病害,时效性强,针对性强,图文并茂,深受种植户和基层农技人员的喜爱。从2008年1月在寿光进行的第一期蔬菜病害显微镜诊断培训班开始,李宝聚研究团队先后在北京、山东寿光和淄博、河北青县、辽宁凌源和海城、重庆潼南、海南海口、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等地举办了24期培训班,参训人员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总人数达1641人,推进了基层蔬菜病害诊断由症状诊断向病原诊断迈进的步伐,大大提高了用药的精准性。通过上述技术服务,为蔬菜相关科研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一线生产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我国蔬菜病害的诊断防治及蔬菜安全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为菜区蔬菜绿色生产与脱贫攻坚提供了技术支撑。李宝聚研究员还与蔬菜卫士微信公众号合作,截止2019年11月,以《蔬菜卫士报》的形式,推送原创蔬菜植保科普文章1000 余篇,平均单篇点击量超过5000 次,为菜农与技术人员解决了一些迫在眉睫的生产问题。由于表现突出,李宝聚研究员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个人。
地处武陵山区的湖南省龙山县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卷丹百合生产基地,目前年种植面积8.3万亩,总产量8.2万吨,总产值9.8 亿元,成为龙山县第一大支柱产业。龙山百合由于长期依靠自留种,病虫害积累导致严重的连作障碍和种性退化,产量品质下降严重,并且出现病菌、农药、重金属超标及食品安全风险增加等问题。从2009年开始,百合育种团队就关注龙山县野生百合及人工种植百合的情况,收集保存武陵山区自然分布6个百合种,并对生产中存在的种球退化、病虫害发生、重金属超标以及加工销售难等问题进行了调研,研发了卷丹百合的脱毒及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致病菌菌种库及灭菌剂数据库等。2019年研究所设立40 万元的龙山百合扶贫专项经费,并向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提交百合科技扶贫试验示范技术方案,成立了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蔬菜花卉所所领导挂帅,聚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麻类所、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科院以及辽宁省农科院花卉所等国内专家组成的“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龙山百合良种繁育工作专家服务团”,陆续开展了百合生产新技术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班、现场会等工作。同时提供本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赏食兼用百合新品种‘丹蝶’、‘京鹤’在龙山开展试验示范。试验推广了棉隆、威百亩等药剂土壤灭菌消毒及施用生物菌肥等解除土壤连作障碍的生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有效降低了百合病虫害发生率,减少了农药化肥施用,提高了百合产品品质。
针对新疆和田当地沙漠温室普遍存在的土壤条件差、漏水漏肥严重等问题,刘伟研究员从“农业八字宪法”着手,引进本所获奖成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结合地方实际再创新,为当地量身打造出“沙漠温室改土培肥技术”,通过廉价有机质复配方式改良沙漠土壤理化性状,大大提高土壤活性和保水保肥能力,能达到节水70%、节肥50%,增产30%以上的效果,得到北京市科委和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的高度认可,2017年5月作为科技扶贫主打技术参展“全国科技活动周”,获得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项技术于2017年11月通过专项验收并给与了高度评价,认为“有效推动了和田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目前,该项技术在和田的设施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针对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难以落地扎根的问题,刘伟研究员促成引进内地企业落地和田,成立了“新疆沙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并作为项目负责人,指导和培养公司技术团队扎根农村基层,承担科技成果的落地实施工作。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指导该公司引进示范辣椒、甜瓜、番茄、黄瓜、甘蓝、南瓜等各类优质蔬菜品种47个。设计技术方案,指导该公司在和田村乡和园区示范推广“改土培肥技术”215个温室,116户示范户(含15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辐射带动周边500 多个温室和当地250 农户(含78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0%,充分体现科技与市场相结合的带动效果[6]。为更快更好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刘伟研究员还与该公司一起研究探索出“沙漠温室全托管”模式,对贫困农户实施设施、生产、品牌、运营等全托管,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资金、技术、销售等障碍。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可有效带动维族农户提高生产技能,实现收入增长。扶贫先扶智,针对新疆和田当地维族农户生产技术水平低,缺乏基本种植经验等问题,刘伟研究员采取集中、现场、链式、组微信群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培训贫困农户和技术人员,除了亲自编写教材并授课,还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共同实施精准培训,年均培训人员逾千人次。仅2018年就组织和参加培训活动18 次,累计培训1250 多人次。刘伟研究员获2019年度北京市扶贫协作奖创新案例奖。
在花卉栽培课题刘春研究员的帮助和指导下,以东海县中国农业科学院东海农业综合试验站为基地,建立了花卉种苗繁育中心,通过组培脱毒技术生产矾根、长寿、白鹤芋、网纹草、万年青、地被菊、乒乓菊、黑海棠、多肉、姜荷花、蕨类、露薇花、玉簪、鸢尾、绣球等10 余个种类30余种花卉种苗,年产量达到150-200万株,解决了江苏东海当地花卉种苗短缺问题,丰富了当地花卉品种,花卉种苗生产成本降低10-15%。引进八仙花新品种27个、叶子花新品种4 个、长寿花新品种14 个、天竺葵新品种15 个,盆栽月季10 个,累计引进花卉新品种70 个,筛选出适合东海地区气候条件下栽培的切花八仙花、叶子花、长寿花等新品种15 个,建立了花卉新品种栽培体系和“优新特异奇”新品种核心示范区。2019年邀请国内知名花卉专家到江苏东海农业综合实验站对其技术人员进行培训5 次,累计培训60 余人次,接收东海农业综合试验站1名技术人员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北京花卉基地进行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5天。通过上述活动,结合示范辐射带动其它花卉品种的生产,解决了东海花卉产业核心瓶颈问题,显著提高花卉生产的综合效益、科技水平,显著提升了东海花卉产业水平,助力东海县乡村振兴。
此外,本所张友军研究团队研发的“日晒高温覆膜”防治韭蛆新技术在河北、安徽、陕西、甘肃等8 省18 市的韭菜地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技术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具有杀蛆彻底、成本低、省工省时、绿色环保、持效期长等优点,同时促进韭菜生长。蒋卫杰研究团队在宁夏银川开展了设施主要蔬菜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精准高效智能管理技术的示范推广,简易营养液配方较传统配方相比,大中量元素用量减少20-47%,微量元素用量减少90%以上,成本降低40%以上,节本增效显著[6]。同时,研究所以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服务贫困地区为宗旨积极开展科技培训与咨询服务等工作。近5年来,研究所相关专家在河北青县、山东潍坊、四川广元、辽宁凌源、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等地开展“三品一标”申请培训、园区科学规划、集约化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诊断及绿色防控技术等技术培训400余次,培训人员8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 万余份;接待湖北、陕西、山东、四川、新疆、安徽、宁夏等地来人技术咨询200余批次500余人次;累计推广示范蔬菜花卉新品种60余个,示范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植保新技术10 余项,组织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80 余次,每亩可增加农民收入300~500元。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休闲等产业深度融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绿色生态循环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8]。
技能培训是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脱贫,绝不返贫”的根本举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加强贫困地区技能培训。大力开展贫困地区人才培养,通过集中教学、现场观摩指导、网上授课等形式,组织各种针对性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示范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构建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体系,减少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在贫困地区集中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示范应用生物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示范推广畜禽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构建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的绿色产业发展技术体系,打造绿色生态品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新途径,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将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哪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就到哪里”的担当精神,按照“不脱贫不松劲,脱了贫不脱钩”的原则,凝心聚力,整合优势资源,汇聚全所之力,进一步压实责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扎实推进各项科技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