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
结合实际情况,薄弱的师资力量是限制人才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并未重视临床专业师资力量的提升。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批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但部分临床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其育人思想较为落后[1]。同时,教学中所沿用的知识、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导致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有所下降,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教师的培训力度不足。为了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也落实相关措施,但相关策略的针对性不足,教师在工作之余还需要参加各类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他们的主动性,导致教师疲于参加培训,现代化师资队伍的构建目标难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也难以提升。
这一情况集中表现在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视域下,开始关注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也落实了相关制度,但制度的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差强人意[2]。较为直观的表现是,青年教师的育人能力不强,没有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导致优秀教师宝贵的教学经验难以有效传承;相关调研活动开展频率较低,教师无法及时把握专业动向,导致教学针对性欠缺,学生的多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医卫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则需要重视师资力量的提升。当前,我国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社会对医卫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并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则需要重视师资力量的提升。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相关单位以及服务领域对本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这一人才需求的明确也意味着医卫类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有前沿的育人思想和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具备渊博的学识以及教学整合能力[3]。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强化育人效果,则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从以下几点入手,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第一,高职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思想。当前,部分医卫类高职院校在育人的过程中,过于浅显地从学生角度入手,而并未重视教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校内相关的管理人员则需要关注教师能力的发展,借此来确保之后育人实践活动以及教师能力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实施“师德”为核心,全方位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为了推动专业教学的发展并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在提升师资力量的过程中,则需要重视本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调研活动,让教师意识到学生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树立自身正确的育人观,从而将这些内容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临床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则需要围绕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质内涵,从多个角度入手,构建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综合来讲,专业教师社会服务功能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即广义以及狭义。前者的社会服务是以人才培养、提升育人为主要目标;后者是在高职院校下达的教研任务基础之上进行革新,以各类有效教学活动为基础而开展的服务性质活动。这些内容直接关乎临床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甚至影响着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则需要构建一支强能力、高素养的师资队伍。首先,落实必要的奖励机制。通过这一有效措施的落实,可以鼓励在校专业教师参与各类培训,进而转变教师的育人思想,并提升他们的育人能力,并引导他们将这些内容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其次,积极开展对接市场需求的调研活动。组织专业教师对临床医院、人才市场等单位进行调查,从而把握相关就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围绕这些内容将教学进行革新,使实训教学、理论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投身岗位。再次,扩充校内师资队伍。在教师招聘环节,可以对应聘教师进行全方位考察,使能力优秀、具备前沿教学思想入职,确保育人效果的整体提升。最后,强化与相关就业单位的合作。双方共同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并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医院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训场地,而学校可以同企业签订协议,优秀的学生在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医院,从而实现双方共赢。
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一目标,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则需要以“机制落实以及创新”为基本保障,确保师资队伍的持续性发展。结合实际情况来讲,落实必要、良好的机制能够充分提升教师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育人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双向发展[4]。基于此,在社会服务视域下,高职院校则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提升临床专业教师的综合应用能力:第一,落实并完善用人制度。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按照相对稳定、专兼结合、合理流动的原则,并借鉴其他高职院校成功的研究案例,探索并建立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骨干层和流动层双层结构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此外,还需要强化与相关就业单位的合作、招聘专家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教师的来源渠道,借此来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运用。第二,落实“绩效考核”制度。这一措施的落实的实质内涵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贡献等进行全方位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临床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师资力量提升,则需要切实提升教师的薪资待遇,并在评优、效益分配上适当倾斜;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确保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视域下重视师资力量的强化,有利于构建现代化的师资队伍,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多专业人才。基于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从实际出发,重视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并针对当前师资队伍构建中存在的不足,落实有效措施,从而构建一支教学能力优秀、具备前沿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确保有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