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副省长在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12-31 04:08
青海环境 2021年1期
关键词:全省环境保护文明

这次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开启青海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节点召开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军书记、长星省长专门提出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刚才,3个市州政府负责同志做了很好的交流发言,齐铭同志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做了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十三五”和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今年重点任务做了部署,我完全赞同。根据工作要求,我代表省政府分别与八个市州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请大家逐项对照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

“十三五”时期,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方位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特别是“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决扛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政治责任,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聚焦保护“中华水塔”、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实施,为谱写美丽中国青海新篇章贡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总的来讲,“十三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可以用一个“变”字来概括。一是认识在变。这五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以及企业和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三个最大”省情定位认识更加充分,对生态环境保护“国之大者”做到了心中有数,站在讲政治、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抓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绩,认识上的变化是最根本因素。二是思路在变。这五年来,我们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法治观念,坚持运用法律、制度手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敢于动真碰硬,积极解决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勇于接受社会监督,牢牢掌握生态环境领域话语权,思路的变化促成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好。三是环境在变。这五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全省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市州的工作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果洛州湖泊数量增加到5050个,三江源再现“千湖美景”,天蓝地绿水美山青的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黄南州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州的PM10、PM2.5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人民群众源自生态环境保护幸福感、获得感日益提升;西宁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等等。这些都是“十三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缩影和直接表现。具体来讲,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推高。这五年,省委省政府从“生态立省”全局出发,做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提出把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第一抉择的工作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全地域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等工作。这五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紧扣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展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铁军”风采,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二是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持续改善。这五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用情用心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仅打赢而且打好了污染防治的八场标志性战役,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提升指标均高出国家目标,土壤环境总体保持清洁。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明显增多,城市“颜值”普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考出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优秀”好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三是生态环境优势效能持续提升。这五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扎实推进示范创建,大力实施环保项目,不断强化源头管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开展生态修复。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等措施,加快绿色、环保、低碳、清洁、循环、有机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空间,主要污染物化学排放量均明显下降,反映出我省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换实现新突破,绿色发展渐入佳境。

四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高。这五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环保机构垂管改革,建立了“1+4”专司督政的环境监察体系、行政执法与环境司法有效衔接机制、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初步构建起符合青海实际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和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新体制,推动青海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趋成熟更加稳定,筑牢了环境治理的“制度屏障”,打造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铁军队伍。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辛努力,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致以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二、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这是关乎全局性的、长远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三新”重大论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客观、全面、辩证地研判当前形势,把握面临的机遇挑战,正视存在的困难问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科学擘画扎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要坚决落实总体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着眼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立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也突出强调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第一抉择,对“十四五”和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系统部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为牵引,遵循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不动摇、树牢并践行好“两山”理论、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的工作思路,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提升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要准确把握机遇挑战。当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规律认识更加深化,谋篇布局更加成熟,体制制度更加完善,历史性成就更加彰显,全球影响更加深远,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增强。我们要做到,积极主动融入和抓住国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央加大涉藏工作支持力度等重大战略机遇,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不竭动力。我们要看到,青海与全国一样,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我们要面临,环境治理不平衡,农牧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风险依然较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必须坚持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始终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做到“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知大局、懂大局、为大局,铆足力气、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察势驭势的战略能动性,切实增强会抓善抓的工作主动性,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抓到点上、抓在实处、抓出成效。

三要正确认识瓶颈差距。经过不懈努力,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地位不断巩固,但与中央要求、群众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我省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经济总量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尚未完全脱钩,产业结构偏重、偏短,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客观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短板,对“三个最大”省情定位认识还不到位,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得还不够实,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在敢抓敢管、长抓善管上还有不足。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坚持问题目标导向,正确认识我省工作短板和缺项,主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和殷殷嘱托,对标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部署,对标省委省政府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总体要求和建军书记“三问”,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以实际行动走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长征路。

做好“十四五”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切实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就是努力方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路径;必须坚持推动形成大环保工作格局,推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必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必须强化作风和能力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三、扎实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十四五”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成果,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现代化建设积蓄力量的重要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五年总体布局和2035年远景目标,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在提出“十四五”时期青海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的前提下,对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很关键、很重要。刚才,齐铭同志对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任务很明确、措施很具体。这里,我就需要注重和把握的几个方面再作一强调。

一要坚持学习贯彻和统筹谋划齐头并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任务,自觉学、深入学、系统学、跟进学,努力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要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结合打造“七个新高地”要求,统筹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编制实施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同时,要加强对规划的监测评估,提高规划的执行力和落实力,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要坚持减污和降碳协同推进。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总要求,一方面,坚持系统观念,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等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重点区域协同治理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形成源头治理、过程治理和末端治理的闭环。另一方面,结合省情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率先开展碳中和示范建设方略研究,充分发挥青藏高原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享有极高关注度的区位优势,主动将我省气候治理行动融入国家战略,加强与国际机构合作,争取更多资金技术投入支持我省应对气候变化。

三要坚持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互促共进。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务必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同时,要牢固树立大江大河大湖全流域、青藏高原全区域生态保护一盘棋思想,统筹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主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对接沟通,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围绕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谋划一批生态保护修复类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支持范围,以大工程带动大保护、大修复、大治理。要深入推进“三线一单”应用实施,加快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与“三线一单”衔接,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稳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四要坚持问题整改和治理能力共同提升。今年3月底,我省要向党中央国务院书面报告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进展情况,现在距离“交卷”仅有2个月时间,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决不能抱有敷衍过关的侥幸心理,对一些整改任务超期未完成、整改不够彻底留有隐患的问题,坚决做到“五个不放过”,确保完成整改任务。要严格落实《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省级国家机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大生态环保格局。要持续发力做好环保垂改“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运用好综合监管手段和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等市场手段,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制度“供给侧”改革。要筹备办好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大生态环保宣传统一战线,营造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更好展示青海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风貌。

五要坚持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齐抓共管。要坚决听从党中央号令,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带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提水平。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当好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守护人。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深刻汲取木里非法采煤问题教训,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压紧压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加强监督执纪,深入开展作风集中整治,防范杜绝生态环保领域腐败问题发生,以政治清明促生态文明。要结合深化垂管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扎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聚焦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打基础、抓规范、立规矩、促提升,努力增强工作本领。

猜你喜欢
全省环境保护文明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请文明演绎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漫说文明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