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林
(循化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青海 循化 811100)
循化县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水域资源,发展淡水渔业潜力巨大[1],然而受环保政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牧业发展水平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等原因,制约现代渔业的发展,开展循化县现代渔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对于改善和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障功能,促进循化县黄河流域淡水渔业绿色循环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
1.1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6.16万人,总面积为2100km2,平均海拔2300m,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地区之一。黄河横穿县境92km,流量大于0.5秒m3以上的干支流5条,小于0.5大于0.15秒m3的小河15条,积水面积31523.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0.5653×108m3。循化县渔业生产主要依托黄河上游公伯峡、苏只、黄丰、积石峡4座梯级发电站,水域面积(公伯峡25.346km2、苏只6.67km2、黄丰9.338km2、积石峡18.676km2),其中国家批准养殖水域面积1.5023km2[2]。
1.22018年7月18日,循化县突降大暴雨,部分地区冰雹特大暴雨,大暴雨时间持续达20min左右,受持续高强度暴风雨影响,循化县大部分地区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据统计,水产业受灾冷水鱼网箱损毁69个(6m×6m网箱60个,圆形网箱9个),成品鱼22.9万尾、鱼苗25万尾。直接经济损失达1787.6万元。2019年6月5日,循化县突降暴雨,部分地区冰雹,大暴雨持续时间达30s左右,循化县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受冰暴雨影响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据统计,水产业受灾冷水鱼网箱损毁52个,成品鱼10万尾,鱼苗26万尾。直接经济损失达1275万元。为了恢复渔业生产,2019年农牧业生产发展救灾资金325万元购买鱼饲料22t、购买网箱:(1)PE100级/315mm×18.7mm主浮管60m周长圆形网箱10个。(2)PE100级/315mm×15mm,10m×10m方形网箱56个。购买网衣:(1)10m×10m×5m绞捻无结网衣,(网孔4cm)58个;(2)周长60m×5米绞捻无结网衣,(网孔4cm)12个。
1.3目前循化县共有6家水产养殖企业,网箱面积37425m2,养殖品种全部为冷水鱼种三文鱼,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50t,存栏冷水鱼63万尾。通过多年的努力,循化县6家水产养殖企业全部先后通过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验收,被评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其中循化县五稼禾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了绿色食品证书。
近年来,循化县借中央及省市环保督查的东风,根据产业功能区定位,统筹考虑区域优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沿黄冷水网箱养殖适度开发的格局,依托公伯峡、苏志库区水域优势,推进大水面渔业发展,探索发展陆基养殖新模式,发展现代渔业。
2.1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对全县6家水产网箱养殖企业的安全生产、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鱼病防控、水质监测、标准化养殖等工作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大渔业渔政执法力度,遵循“最严格的养殖容量控制、最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最严格的水产品质量监管”三项原则,让水产养殖企业树立环保优先的渔业理念,增强环保意识、确保渔业生产生态、绿色、安全。
2.2联合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对循化县黄河流域积石峡大河家出省段面、黄丰、苏只库区等十多个监测点的水体水质进行采样监测,为水产养殖业生态、环保、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形成依靠科技创新、注重生态保护、推进可持续健康养殖的现代渔业发展新理念。
2.3落实渔业许可制度。严格遵守省农牧厅下发的“42条”指导意见和“双十规定”,在养殖场建设审批许可、养殖容量、种苗管理、饲料品质、用药和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建立了县级相关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避免造成管理不到位和政策误解的局面。
2.4联合执法,建立长效机制。联合环保、海事等执法部门对循化县渔业生产企业进行督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并提出行业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说明,管理好水产养殖企业,增强创新环保发展意识;积极配合省渔业环镜监测站、渔政管理总站,加强渔业行政执法力度,不定期督查投入品使用情况。邀请省渔业专家对循化县冷水鱼网箱养殖健康持续发展进行商讨提出对策,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确保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3.1渔业集约化水平低[3]。部分养殖企业缺乏整体规划,工厂化养殖总体建设标准较低。
3.2品牌竞争力较低。渔业主导产业规模不够大,主导品种不够突出,缺乏在省内影响较大的水产品牌,品牌建设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3.3缺少水产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缺乏,知识更新不足、业务技能不强,很难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
3.4作为一项新型养殖业项目,渔业发展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尚未形成,生产能力不足,产品销路不畅,水产品深加工企业缺乏。
3.5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有效监管措施,救灾预警机制不够完善,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
4.1 建立渔业企业的监管机制
4.1.1坚持养殖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理念,引导企业逐步提升养殖、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改造,在不突破养殖容量的基础上,稳步提高产品产量,发展特色、健康、绿色、生态、安全养殖。
4.1.2建立县级有关部门相互联动机制,信息共享,召开联席会议、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互通各部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提出行业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才能管理好水产养殖企业,增强创新环保发展意识。
4.2加强渔业行政执法力度,提升渔产业环保装备
4.2.1继续做好养殖场和渔业的监管工作,确保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养殖废弃物达标排放。
4.2.2进一步加强渔政业务人员和各渔场养殖技术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和技术水平,适应现代渔业发展要求。
4.2.3结合新形势,挖掘优势地域条件,把发展陆基养殖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陆基养殖试点项目,充分发挥陆基养殖基地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广冷水鱼陆基养殖技术,进一步做大做强循化三文鱼特色品牌。
4.2.4全面推广养殖业保险工作,努力做到养殖保险全覆盖,降低养殖风险,解除养殖生产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