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辉
(重庆市开州区中和中学 重庆开州 405413)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人才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不过就当前高中教学而言,成绩提升一直是教学的关注重点,身体素质较差是当下学生的共性,也是教学的难点。加强体育教学,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格外重要。基于此,将赏识教育引入学生体育学习中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体育热情,还能助推学生强健体魄。展开研究旨在为推进体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经常出现教师围绕主观臆断进行教学安排的情况。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运动和休息,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脱节,体育教学难推进。而将赏识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有利于打破这一现状,在赏识教育作用下,教师开始贴近学生发展,给予学生指导和点评。例如,在排球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中仍然没有掌握垫球的手法,这时教师就可以深入学生实际,给予学生帮助与支持。通过“非常好,注意手势,要稳”等言语,帮助学生理解垫球的固定手法。学生在教师的传授中明确教师的平易近人,拉进师生距离,让学生因为老师而爱上体育课程,推进体育授课开展。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逐渐深入,除了要学习一些基础的体育知识,还需要学习一些田径运动技巧。因此,很多学生经常因为运动学习不得要领,出于运动的恐惧心理而畏惧体育课程。而将赏识教育引入其中也有利于打破这一现状,为学生树立体育学习自信心和挑战信念提供一定的支持。例如,学生在学习投篮时不得要领,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言语鼓励的方式,告诉学生“心态要稳,不要紧张,相信自己”,鼓励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战胜自我。在赏识教育的鼓励下,学生的运动信心被充分激发出来,经常受赏识熏陶的学生,还会增强自身的挑战欲望,养成学生不放弃、敢拼搏的信念[1]。
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身体差异性,每个学生对于体育的接受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想要更好地将赏识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首要要求就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把握好教学言语,实现赏识教育的有效融合。
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上:在学生成长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都是影响体育推进的原因。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时,一定要用一视同仁的眼光平等的去看待每一名学生。千万不能因为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就忽视学生发展,应该采取鼓励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例如当教师面对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时,应该采取淳淳善诱的模式,运用“很棒,你还可以更棒”“加油,下次继续努力”等言语,引导学生不断的突破自我,挑战难度。而对于体育一般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树立其运动信心,采取“坚持一下,马上就成功”“相信自己,你能做到”的教学语言进行教育。只有采取不同的言语鼓励,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体育课堂,获得发展。
在把握教学言语上:在赏识教育下,教师的教学言语是重点,应该着重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教学言语一定要以“柔”为主,不可以“凶狠”。教师一定要避免批判性语言出现,否则会打消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学语言一定要直观且深刻,不可以模板化。很多教师在给学生的评语中都是套用一定的模板,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这样学生在对比中就会发现教师对自己的不重视。只有针对性的教学言语,才能让学生树立体育信心,很投入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2]。
想要实现赏识教育的终极渗透,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赏识教育融入课前,课中,课后阶段,通过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
在课前环节:是教师奠定课堂氛围,拉进师生距离的关键时期。这时教师应该采取聊天法等方式,营造和谐的师生沟通环境。例如在每节课前,教师都提前3到5分钟到达教室,通知学生这节课是室内课程还是室外课程。然后再言语叙述中,提醒学生系好鞋带,穿好衣服,带好想玩的活动工具。教师在课前和学生沟通,树立了一个有爱的教师形象,拉进了师生距离,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树立起一个体育教师平易近人,体育课堂和谐有爱的形象。
在课中阶段是引导学生进行内容学习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语言鼓励等形式,将赏识教育发挥出来。例如在拉伸阶段,教师采取陪跑的形式,随着学生的脚步一起进行课前活动。然后根据学生的跑步步伐,引导学生呼吸顺畅,在学生完成后,通过面带微笑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到一定的自我满足。而在进行技能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目标鼓励和言语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技巧学习。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很多女生经常出现只能拍一两个球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制定一个目标,如“让女生连贯的拍五个球”,引导学生不断努力。然后再拍球中,通过“加油,坚持一下,马上就完成”等言语,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实现成功。
而在课后阶段是教师总结本节课程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授权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体育课堂积极性。例如,在课程完成后,教师评选出本节课进步最大或者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或小组,让他们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将其任命为体育学科的小组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和激励下,开始更加投入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为日后体育授课的便利开展提供方便。
在高中阶段开展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更好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每一名教师应该积极思考赏识教育与体育课堂的融合策略,将赏识教育贯穿于每一节的教学开展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快乐运动,挑战自我,实现身体健康与学习进步的双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