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超
(重庆市巫山县巫山第二中学 重庆巫山 404700)
如何实现高中生数学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协同发展,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部分老师仍没有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贯穿教学中,使学生仍停留在被动学习和题海练习中,无法真正吃透数学知识,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厌倦和恐惧心理,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对于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十分必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氛围的营造效果如何,直接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做好对教学氛围的营造工作。然而,实际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老师认为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学生成绩提升效果最为理想,所以仍没有突破此种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氛围十分的沉闷、乏味,学生没有参与课堂学习的想法,这样一来反而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
在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因素。但就目前的高中生数学学习来看,他们对于学习兴趣是最为缺乏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学生在课堂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在课堂中无法紧跟老师的教学步伐,也就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思维,学习的兴趣不高;第二,很多高中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并没有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用处进行了解,在缺乏正确数学学习观时,学生对待此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不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第三,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学习方法,而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难的,所以数学学习难以顺利进行,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1]。
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数学老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下面笔者将根据具体教学例子,对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介绍[2]。
目前,由于大部分高中生未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其学习还停留在死记硬背之中。为了对此问题进行解决,老师可以将情境教学法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体味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立足于实际生活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比如在教学《基本不等式》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即本地区某金店的天平左右臂长有一定的差异,如果直接称重必然会出现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在顾客购物时,店主将金手镯分别在左右侧秤盘分别称重,在得出总值后计算平均值,采取这样的方式得出金手镯的重量,那么在客户购买此手镯之后,是店主吃亏了,还是顾客吃亏了。在提出此问题之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了基本不等式对问题进行解决,最终发现是顾客吃亏了。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老师过分看重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老师无法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与针对性引导,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互动教学法引入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处于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放下心中的胆怯,主动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课堂建议。同时,老师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不足进行及时了解,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计划,真正突破传统数学课堂中互动少、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比如在教学《圆与圆的方程》一课时,虽然学生对“圆”比较熟悉,但是在涉及到圆的方程之时,学生学习中仍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如果此时老师只是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而不考虑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那么必然无法达成预设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与学生互动,如在学生对圆方程题目计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抛出问题,如果学生的回答效果不理想,那么老师便要进入对自我教学的反思之中,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中,将学生带入正确的学习思维中,进而保障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在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原本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如此就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理解,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基本初等函数》一课时,由于这部分内容的抽象性较强,如果老师还是对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沿用,那么学生无法在大脑中成功构建函数图像,也就无法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理解。所以,老师可以将多媒体引入教学中,以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对函数图像的得出过程与运动轨迹进行展示,如此学生就可以清晰明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的应用,不仅教学的过程得到了简化,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意义重大,老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新时代高中生的特点以及新的教学要求,对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和掌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况,对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以突破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最大限度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在有效学习中,提升数学的综合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