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大学生的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多重中介作用

2021-12-31 03:41胡玉宁牛媛媛董少凤
关键词:残疾人效应个体

胡玉宁,张 鹤,牛媛媛,董少凤

(1.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2.韩国国民大学 文化交叉学,韩国 首尔;3.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4.滨州医学院 特殊教育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一、问题提出

新时代“健康中国”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特殊教育和康复医学教育事业是改变残疾人命运、促进残疾人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根本途径。在残疾人心理健康的众多影响因素中,该群体的歧视知觉问题是影响群体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关注。在我国,残疾人大学生是残疾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一般在完成中等教育阶段后,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或单考单招计划进入高等院校。当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该群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应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在残健融合、教育和康复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教育机构能够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无障碍硬件条件、制度保障和人文环境,这为其发展提供了生长空间和机遇;另一方面,残疾人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社会融入、社交情感、求职创业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和问题。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反应,一切行为表现来源于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刺激—反应组合,个体的行为表现随外部环境刺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1]这意味着,残疾人大学生无论是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还是毕业走向社会,都将面临着全新、多方面的适应性任务,因此各种适应性障碍和问题在所难免,其中社会疏离问题尤为值得关注。社会疏离包括主观感受和客观环境两个维度,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意识或遭遇外界环境的消极对待(如冷漠、无视、拒绝),由此产生的距离感、疏远感和异和感等消极心理情感,引起社交范围有限、频率较低,进而缺乏社会归属感、认同感而导致低社会融入的心身情感状态和社交行为模式。[2]社会疏离容易诱发消极情绪和行为,这不仅对该群体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带来负面效应,也会进一步阻隔其全面发展和真正实现社会融入。

社会生态系统现象变异理论(Phenomenologi⁃cal Variant of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PVEST)从生态系统和认同发展理论视角描述和分析弱势群体的正常发展过程。该理论认为弱势群体在面临新环境时,首先必须应对来自新环境的风险因素,如贫穷、歧视、刻板印象等,由此产生的压力效应或可经由某些社会支持力量抵消或平衡后形成最终的压力体验;弱势群体在适应过程中逐渐形成应对新环境压力的策略方法。其中,个体(或群体)会保留那些以自我评价为标准而言,对自我发展有价值的应对方法,并逐渐形成稳定的适应性认同;适应性认同成为个体(或群体)对未来认知建构和行为产生的基础,因此或将对应对结果产生负面影响或建设性作用。[3]残疾人大学生的社会疏离是主观感受和客观环境等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其中歧视知觉作为影响残疾人大学生社会疏离的主观因素之一备受关注。歧视知觉作为个体感知外界客观歧视的一种主观体验,是相较于直接、公开的客观歧视言行而言的,指个体(或群体)主观知觉到因归属的群体成员身份属性、特点或资格(如性别、种族、户籍身份、语言、生理残疾等)而受到的有区别或不公平的对待[4]。文献回溯研究发现,研究者普遍认为歧视知觉反映了弱势群体的心理现实,并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大量研究认为歧视知觉容易导致社会疏离,并密切关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开始考察和验证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如自尊、认同整合、群体可渗透性等影响因子的变量作用和特征。[5-7]

社会支持是影响残疾人大学生社会疏离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社会支持是基于某些社会网络运用物质或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8],能够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9]根据PVEST的观点,社会支持力量可以抵消或平衡风险因素带给弱势群体的压力体验。已有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大学生群体社会支持对社会疏离的影响,也证实了上述观点,认为社会支持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疏离感,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和疏离感之间存在中介作用。[10]社会适应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在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追求与社会环境达成和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状态的过程[11],是实现个体与环境融合状态的能力指数。其作为反映残疾人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影响残疾人大学生社会疏离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已有研究证明学校适应与学校归属感显著相关,适应强的个体更有归属感,疏离感更低。[12]

实际上,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对个体(群体)社会疏离既有直接影响,也存在交互作用。从理论角度来看,基于社会支持主效应模型(Social Support Main-Effect Model)的理论观点,社会支持能够普遍改善个体(或群体)的适应状况,充分有力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个体的抗压和适应能力,促进个体有效融入集体并成就共同愿景。[13]相关实证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社会文化适应、人际互动和社交关系[14]等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基于社会支持威胁模型(Social Support Deterioration Mod⁃el)的理论观点,遭遇和承受某些压力性、创伤性事件或者经济困难、自然灾难等因素均能够导致个体领悟社会支持减少,进而导致适应性问题和障碍增加。[15]已有研究证实了歧视知觉对主体的幸福感、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16-18]

综上,虽然有关研究已证实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起中介作用,但以残疾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仍然需要更多实证研究。本研究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现象学变式理论为理论框架,结合社会支持主效应模型和威胁模型的观点,主要考察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和社会疏离之间的关系,拟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和社会疏离四者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假设2:歧视知觉可以直接预测社会疏离,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间接预测社会疏离。

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并且由三条中介路径构成:歧视知觉→社会支持→社会疏离,歧视知觉→社会支持→社会适应→社会疏离,歧视知觉→社会适应→社会疏离(如图1所示)。

图1 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作用于社会疏离的中介效应假设模型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被试

本研究选取的被试对象来源于国内四所具有代表性的招收残疾人大学生的高等院校,包括滨州医学院、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南京特殊教育学院。课题组遵循教育性原则,严格遵守个人隐私数据的保密制度,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针对不同残疾类型的受试者进行课题实施前期的基础培训,包括课题研究背景、任务等基本情况的讲解、问卷调研的具体操作、调研数据的后期反馈和利用等,确保其能够完成测量任务并获得身心健康效益。通过发放纸质版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方式。发放纸质版问卷15份,收回有效问卷12份,发放电子问卷106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即收回有效问卷共102份。其中滨州医学院30份,长春大学26份,北京联合大学44份,南京特殊教育学院2份。有效被试中,男生50人,女生52人;城镇生源地48人,农村生源地54人;独生子女42人,非独生子女60人;先天伤残51人,后天伤残51人;大一33人,大二41人,大三14人,大四14人。

2.研究工具

(1)歧视知觉量表

基于刘霞编制的“个体歧视知觉”量表[19]修订而成,共由10个题目组成,内容涵盖态度冷淡、言语歧视、攻击、否定等方面,用于考察残疾人大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歧视知觉情况。采用五级计分方式:计分范围从“1”到“5”代表从“非常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残疾人大学生的歧视知觉越明显。该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83,验证性分析结果为CMIN/DF=1.98、NFI=0.868、RFI=0.826、IFI=0.930、TLI=0.905、CFI=0.929、RMSEA=0.098,达到可接受的结果。

(2)社会疏离量表

参考由Watson等人于1969年编制的社交回避量表[20],由28个题目组成。本研究选取其中16个题目,采用五级计分方式:计分范围从“1”到“5”代表从“非常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其中1、3—7、10、11、13、16题为反向计分,分数越高表示其社会疏离程度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09,验证性分析结果为CMIN/DF=1.98、NFI=0.868、RFI=0.826、IFI=0.930、TLI=0.905、CFI=0.929、RMSEA=0.098,达到可接受的结果。

(3)社会支持量表

参考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1],该量表一共有十个条目,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计分方式:1.第1—4、8—10条:每条只选一项,选择A、B、C、D项分别计1、2、3、4分;第5条分A、B、C、D四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由于被试者为大学生,故删去子女题目;第6、7条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回答“下列来源”者,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度越高,本次测定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01,验证性分析结果为CMIN/DF=1.70、NFI=0.811、RFI=0.856 IFI=0.857、TLI=0.822、CFI=0.851、RMSEA=0.083,达到可接受的结果。

(4)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

基于江巧瑜2008年编制的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22]修订而成,共选取22个题目。采用五级计分方式:计分范围从“1”到“5”代表从“非常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其中客观适应部分条目采取反向提问,主观适应部分采取正向提问,(1—17题为反向提问,18—22题为正向提问)。1—17题为客观适应部分,18—22题为主观适应部分,分数越高说明社会适应问题越严重。本次测定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06,验证性分析结果为CMIN/DF=2.29、NFI=0.834、RFI=0.791、IFI=0.903、TLI=0.902、CFI=0.953、RMSEA=0.041,达到可接受的结果。

3.程序和数据处理

选取残疾人大学生被试,通过发放纸质版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方式,纸质版问卷个别施测前,向被试宣读指导语、填写要求及保密等原则,并发放小礼品,所有被试均知情同意。问卷数据基于SPSS22.0操作处理,同时运用Hayes编制的宏程序SPSS-PROCESS[23]进行模型的中介效应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环节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24],基于SPSS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同时选取歧视知觉、社会适应、社会疏离和社会支持四个变量检验未旋转的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个公共因子的解释率仅为24.52%,小于40%的临界标准,而且析出15个因子。由此可以推断本次研究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为探讨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社会疏离、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残疾人大学生的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社会适应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3,0.633;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4;社会疏离和社会适应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2;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社会疏离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466,见表1。

3.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歧视知觉、社会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疏离的关系,检验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运用SPSS-Process程序插件探讨歧视知觉影响社会疏离的内在作用机制,采用Bootstrap分析方法检验中介效应是否显著,抽取数为2 000,置信区间设定为95%。如果在95%的置信区间内,所有的路径系数中不包括零,则表示统计具有显著性,说明中介效应显著[25]。

为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在控制性别、生源地、伤残类型和年级等背景变量的条件下,以歧视知觉为预测变量、社会疏离为结果变量,考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歧视知觉对社会疏离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表明,歧视知觉对社会疏离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6,p>0.05),但是总体效应上显著正向预测社会疏离(β=0.51,p<0.001);歧视知觉对社会支持具有显著 的 负 向 预 测 作 用(β=-0.46,SE=0.09,p<0.001),表明残疾人大学生的歧视知觉水平越高,主观感知外界社会支持的水平越低;歧视知觉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66,p<0.001),表明残疾人大学生的歧视知觉水平越高,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越严重;社会支持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9,p<0.05),表明残疾人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越轻微;社会支持对社会疏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6,p<0.01),表明残疾人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社会疏离程度越低;社会适应对社会疏离存在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44,p<0.001),表明残疾人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越严重,其社会疏离程度越高。由此可见,歧视知觉经由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到社会疏离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见表2、图2)。

图2 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作用于社会疏离的复合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路径系数图

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总中介效应值为0.45。具体而言,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作用于社会疏离的复合多重中介效应包含三条路径产生的间接效应(见表3):歧视知觉→社会支持→社会疏离(SE=0.05,0.12)、歧视知觉→社会支持→社会适应→社会疏离(SE=0.02,0.04)、歧视知觉→社会适应→社会疏离(SE=0.09,0.29)。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2,置信区间为[0.04,0.24];社会适应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29,置信区间为[0.14,0.48];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04,置信区间为[0.01,0.10],三条中介路径的95%置信区间都不包含0,因此,各路径系数显著,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歧视知觉并不直接作用残疾人大学生的社会疏离,而是通过社会支持或社会适应间接影响社会疏离,还可通过社会支持进而通过社会适应间接影响社会疏离。总间接效应(即三条中介路径效应值之和)为0.45,占歧视知觉对社会疏离整体正向预测总效应(0.51)的88.24%。三条中介路径的效果量(间接效应值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3.53%、7.84%和56.86%。

表3 歧视知觉作用于社会疏离的中介效应分析

四、讨论

本研究以残疾人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检验了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总中介效应占整体总效应的比例为88.24%,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由此可见,复合多重中介模型有效地揭示了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的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既可以同时发挥中介效应,也可以顺序性发挥链式中介效应。

1.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和社会疏离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社会疏离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社会疏离呈负相关,社会适应和社会疏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经证实,本研究的假设1成立,为后续的中介效应分析提供了逻辑基础。本研究结果还部分验证了假设2,虽然歧视知觉对社会疏离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图2中该路径用虚线标识,但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同时发挥了中介效应,歧视知觉经由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到社会疏离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2.社会支持在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对社会疏离整体正向预测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越强,知觉到的社会支持就越少,社会支持的减少会进一步加重其社会疏离。残疾人大学生随着学业的发展,社会支持网络结构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应根据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要建立起相宜的社会支持网络。当残疾人大学生群体感知来自日常生活、社交情感、求职创业等方面的歧视时,就很难感受和获取到足够的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源,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融入过程。因此,帮助残疾人大学生群体建立和完善动态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部分阻断歧视知觉对社会疏离的消极影响。

3.社会适应在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研究还发现,歧视知觉可通过社会适应直接影响社会疏离,即社会适应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的关系中也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这意味着残疾人大学生的歧视知觉水平越高,其社会适应问题越严重,社会疏离程度越高。本研究发现,社会适应这一变量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间起中介作用。同时,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理论)认为从微观层面而言,个体的自我概念建构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基础上,受到歧视的弱势群体往往会把他人的社会偏见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进而内化为个体社会态度体系的组成部分[26],从而阻碍残疾人大学生对自身生理残疾和学业发展、职业规划等任务的有效协同整合,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融入。

4.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在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研究发现,把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到模型之后,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对社会疏离的直接效应不显著,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起到复合多重中介作用。可见,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能够同时作为保护性因子,有效降低歧视知觉对残疾人大学生社会疏离的消极影响,保证残疾人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其中,社会适应在残疾人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社会疏离之间也起着中介作用。压力应对模型理论认为,歧视是弱势群体成员的重要压力来源,对外界风险因素的知觉能够诱发个体(或群体)产生应激,个体(或群体)的应激状态会促使其寻求社会支持进行应对[27]。同时应激应对认知行为模型也认为,来自于家庭、同伴和学校人员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缓解个体的应激状态,并提高个体的适应水平[28]。具体而言,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对社会疏离水平的复合多重中介效应既包括了同时发挥作用的中介效应(第一、三条效应链),也包括了依次发挥中介的效应(第二条效应链)。由此可见,链式中介模型比以往研究中的单路径能更好地诠释特殊弱势群体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的内在作用机制,发现不同变量的叠加与双重作用的特点,残疾人大学生群体歧视知觉的产生可能是以某种方式叠加而导致社会疏离现象出现,社会支持水平过低和社会适应性较低可以同时存在,这样就更容易导致群体社会疏离现象的出现。特别要说明的是,在参与叠加和双重作用的中介变量中,社会适应则是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关系中的效应占比最大的变量,因此是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关系中的重要中介因素。

5.研究意义及局限性

本研究的实施有助于了解残疾人大学生群体的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的关系,为帮助残疾人大学生有效应对歧视,真正实现残健融合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现象学变式理论(PVEST)为理论框架,结合社会支持主效应模型和威胁模型理论观点,探讨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在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中的作用,其结果对于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这一研究领域具有理论价值。此外,本研究结果对促进残疾人大学生的社会融入,改善其社会疏离问题有实践指导意义。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首先,样本选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资源局限,仅选取了滨州医学院、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四所高校,样本范围和数量不够充分。其次,没有考虑到不同残疾类型(如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或多重残疾等)被试者的特点,导致施测中问卷读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如果能够针对性地制作盲文量表,可能效果更优。最后,在研究过程中控制了性别、生源地、伤残类型和年级等背景变量,对以上背景变量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五、结论与教育建议

1.主要结论

第一,残疾人大学生的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社会疏离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社会疏离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适应和社会疏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第二,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具有复合多重中介效应,即残疾人大学生的歧视知觉可基于社会支持或社会适应同时发挥中介效应,也可通过社会支持—社会适应中介链发挥复合中介效应。

2.教育建议

首先,建立和完善动态的社会支持网络。根据社会支持理论,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框架模式一般由义务支持、友情支持、道义支持和专业支持组成,认识并解决残疾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应涵盖政府、社会、高校、群体自我四个方面。从客观可见的支持层面,随着我国残疾人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全纳教育”即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构建起融合教育理念下的支持体系。其基本理念是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反对传统的对残疾人学生进行隔离式的特殊教育,让残疾人大学生融合到高等学校的课堂进行学习,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体验。从主观领悟的支持层面,具有高社会支持的群体社会需要程度更容易满足,能够产生更加积极的情绪导向,对来自情感性的、网络的、满足自尊的、物质性、工具性等支持更敏感,更容易摆脱其低层次性和脆弱性,从根本上提高生活质量和承受力。因此,来自客观可见和主观领悟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充分融入教学实践环节,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主观能动性,进而减少由歧视知觉导致的社会疏离现象。

其次,着力提升残疾人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性水平。以往的研究者通过结构模型验证了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维度指标,发现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和自我适应三个维度拟合良好[29],且自我同一性与情绪、人际、自我三大维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即自我同一性危机水平越高,社会适应越差[30],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能够直接预测自我适应,自我适应在自我同一性与情绪、人际适应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31]。残疾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中发挥链式中介效应,尤其是社会适应是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关系中的重要中介因素。这启示我们在残疾人大学生群体教育培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在如何建立适合残疾人大学生的动态社会支持网络,提升残疾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获得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残疾人效应个体
懒马效应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我骄傲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偶像效应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