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辅以α-硫辛酸治疗对病情干预及安全性价值探析

2021-12-31 02:36董小伟李佳佳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硫辛酸氨氯地平缬沙坦

董小伟,李佳佳

(鲁山县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河南 平顶山 467300)

有研究显示[1-3],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高血压也是糖尿病患者诱发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在病情进展方面二者互相影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针对高血压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非完全依赖降压性肾保护效果,综合整体疗效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鉴于此鲁山县人民医院也在积极探索在此类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疗效的辅助方案,α-硫辛酸为强效抗氧化剂,常被综合用于调整并稳定血糖指标[4]。本文在于系统探析对收治高龄2 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基础上配合α-硫辛酸干预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鲁山县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间收治100 例2 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年龄>65 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设计方式将其每组50 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在相关资料对比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所有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展开。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及体征等符合2 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内容;无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或者交流障碍等情况;有良好依从性能够顺利完成疗程治疗。

排除标准:存在原发性心脏功能器质性受损;合并其它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确认为顽固性高血压或者继发性高血压;存在心律失常;存在心力衰竭;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保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持血压血糖指标稳定、抗感染、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处理,根据病情需求决定是否应用利尿剂。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控制血糖,除本研究选择辅助降血糖药物之外不再应用其它类型降压药以及针对肾脏疾病的药物。

对照组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每天用药剂量1片(80 mg∶5 mg),温水吞服,每天1 次。

观察组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基础上辅以α- 硫辛酸,用药方式为温水吞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每天服用剂量1 片(80 mg∶5 mg),α- 硫辛酸每天服用剂量0.6 g。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 个月,后对其病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记录评估。

1.4 观察指标

血压指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 个月后进行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测量,测量三次后取其中最高数值,输入统计学软件处理。

肝功能指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 个月后进行在24 h 尿微量蛋白、24 h 尿β2 微球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 指标测量,严格根据试剂盒内容完成指标检测,输入统计学软件处理。

疗效依据[5]:疗程后患者纳差、乏力、水肿等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4 h 尿微量白蛋白下降超过50%,为显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24 h 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幅度在25% ~50% 间,为有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安全性: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因药物而产生头晕、嗜睡、腹泻相关不良反应事件例数,输入统计学软件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计数资料表示为n(%),并进行t和χ2检验,P<0.05 表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进行比较,提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比较(± s ,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 s , mm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比较(± s ,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 s , mmHg)

组别 舒张压 收缩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 158.21±8.34 143.12±6.32 102.23±5.43 98.26±4.23观察组(n=50) 159.11±8.45 134.13±5.31 101.14±5.13 92.22±4.23 t 0.603 7.701 1.032 7.139 P 0.548 <0.001 0.305 <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24 h 尿微量白蛋白、24 h 尿β2 微球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 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s )Table 3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s )Table 3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

组别 24 h 尿微量白蛋白/(mg/L) 24h 尿β2 微球蛋白/(mg/L) 血肌酐/(μmol/L) 胱抑素C/(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 262.81±23.58 75.45±9.52 5.32±1.25 1.98±1.68 203.21±26.32 171.51±20.32 2.31±0.13 1.83±0.11观察组(n=50) 366.08±24.02 48.46±3.48 4.98±1.62 1.15±1.61 205.61±28.21 125.53±22.62 2.29±0.11 1.52±0.09 t 0.041 4.145 0.712 3.934 0.440 5.321 1.319 5.641 P 0.968 <0.001 0.478 <0.001 0.661 <0.001 0.190 <0.001

2.4 两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评价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评价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5 两组患者治疗方案不良事件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方案不良事件比较[n(%)]Table 5 Comparison of adverse events of treatment pla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3 讨 论

糖尿病与高血压两者互相存在的概率极高,而2 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2 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之间病情相互影响,进入恶性循环状态[6]。如果不能及时展开针对性干预,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健康,发展到晚期会引发肾衰竭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相关数据调查中显示[7-9]2 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晚期发生肾衰竭的概率可高达80%,根据上述数据能够明确,一旦确诊糖尿病、高血压同时存在则应该立即采取针对性治疗,以免对患者健康产生危害。国内关于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α- 硫辛酸联合治疗干预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对收治患者展开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临床疗效的数据分析,整体而言主要是从安全性、有效性两个角度出发。

对高血压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探索随着对病情机制的了解深入而不断完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常用药物,由两种药物复合而成,每片药片中含有80 mg 缬沙坦、5 mg氨氯地平,常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且疗效令人满意[10]。缬沙坦为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两者结合在扩张动静脉血管降压的同时,也对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系统)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高血压病情程度较高的患者在调整控制血压方面效果突出,对其心脑血管以及肾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特别是用药期间缬沙坦对于患者机体心血管、肾脏也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不会产生因为药物潴留而引发的不良反应,针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其安全性、依从性也较高[11]。从本次研究数据可知,单一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有所改善,虽然未能达到临床预期范围,但其临床价值依然得以验证,治疗机制在于应用后能够直接阻断肾素、AT1 受体两者结合,避免血管的过渡收缩,控制醛固酮释放速度从而控制血压,值得一提的是该药物服用后并不会影响患者的糖脂代谢,保障了用药的安全性[12]。

本研究为系统了解单一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α- 硫辛酸的临床价值差异,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大部分为中老年人群体,因此主要从疗效、安全性两者比较考虑。将收治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并采取对应治疗干预,结果表明患者组间基线数据如性别、年龄等不成为影响结果的因素,在表2、表3数据中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指标、肾功能指标在检测后所得数据提示更接近正常范围且有效保持稳定,临床疗效评估方面观察组有效率90.0% 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在对病情改善方面联合方案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方案,提示了联合治疗的良好协同作用。

α- 硫辛酸为强效抗氧化剂以及抗发炎剂,用药后在体内直接被肠道所吸收,可激发机体各个细胞的活性,同时在细胞外还能够拮抗自由基,强化细胞自身修复能力,可抑制全糖还原酶、阻滞蛋白质的糖基化,增加细胞内谷胱甘肽及辅酶Q10 的水平,被肠道吸收后激发各种细胞活性,无论是细胞内或者细胞外对自由基都有突出的抵御作用,可强化细胞自身修复能力,且有研究确认其同时具有肝脏保护的效果[13]。α- 硫辛酸能够稳定机体血糖波动,有突出的降糖、平衡血糖浓度的效果,还能够保护患者肝脏[14]。

在本研究数据中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α- 硫辛酸治疗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效果突出,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偏低,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而导致疗程难以进行。在随访期间对两种治疗方案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组出现头晕、嗜睡、腹泻等事件例数明显低于单一药物治疗,究其原因在于两种药物联合对于病情的积极控制效果使其在药物剂量调整方面更为灵活,患者对于药物的依赖程度下降,因长期大剂量用药而导致的各种不适症状发生率因此下降[15]。

综上所述,对高龄2 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基础上辅以α- 硫辛酸治疗方案安全性高,更有利于病情控制,但同时应该配合生活调整措施并监督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出现指标波动而影响治疗。

猜你喜欢
硫辛酸氨氯地平缬沙坦
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α-硫辛酸对滩羊肌纤维类型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应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