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尹睿涵 吴 杰 吴兴旺 丁国成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谢 佳 国网芜湖供电公司 刘虎城
2019年4月21日09时26分,220kV 某变电站#2主变纵差保护动作,主变三侧断路器2802跳闸、502跳闸、302跳闸。该变电站主接线图如图1所示,#2主变220kV 侧通过2802断路器带母线,110kV 侧通过502断路器带母线,35kV侧通过302断路器带母线。该220kV 主变为自耦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型号为OSFPSZ9-120000/220,出厂编号为2000-056,投运时间为2001年5月。2017年4月完成主变间隔例行试验,试验结果正常。
当日对该220kV 主变进行检查:主变本体(含瓦斯继电器、压力释放阀)及三侧的开关、电流互感器、避雷器外观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主变低压侧出口均进行了绝缘化处理;对主变本体、2802电流互感器三相和502电流互感器三相取油样进行色谱分析,结果分别为CH48.2/1.0/1.4、C2H49.8/0.0/0.2、C2H63.4/0.0/0.0、C2H20.0/0.0/0.0、H20.0/27/16、CO 226/52/92、CO21382/241/235,结论合格;对该220kV 主变进行绕组直流电阻试验、套管介损/电容量试验、频响法绕组变形和低电压阻抗试验,结果正常。对2802、502电流互感器进行绝缘电阻试验、套管介损/电容量试验,结果正常。对三侧避雷器进行绝缘电阻试验、泄漏电流试验,结果正常。
通过以上试验、化验结果,判断本次差动保护动作不是由主变内部故障或相应的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本体故障引起。
该主保护启动时间为04月21日09点26分35秒860毫秒;20毫秒时纵差保护动作,跳开2802、502、302开关。主变故障录波装置与保护同一时刻启动,开始录波。故障录波装置中110kV 母线的电压如图2所示,从上至下分别为110kV 母线A 相、B 相、C 相电压。可知A 相母线电压出现突降,持续时间65ms 左右。其余母线电压未发生突降。
图2 故障录波装置中110kV 母线电压
故障录波装置中主变220kV 侧、110kV 侧电流波形如图3所示,从上至下波形分别为220kV 侧A 相、B 相、C 相、零序电流和110kV 侧A 相、B相、C 相、零序电流。可知:220kV 侧A 相电流与220kV 侧零序电流相位相同,幅值显著高于B 相、C 相;110kV 侧A 相电流与110kV 侧零序电流相位相同,幅值显著高于B 相、C 相。疑似220kV 侧A 相或110kV 侧A 相发生了单相短路接地故障。
主变保护装置中,主变220kV 侧、110kV 侧电流波形如图4所示,从上至下分别为110kV 侧C 相、B 相、A 相电流,220kV 侧C 相、B 相、A 相电流,纵差C 相、B 相、A 相差流。A 相差流3.129A,B相差流0.022A,C 相差流3.109A。可知:主变220 kV 侧A 相有较大电流流过,换算到一次侧电流峰值为5000A 左右;主变110kV 侧A 相电流较小;主变220kV 侧A 相电流与A 相差流相位相同,与C 相差流相位相反。疑似220kV 侧A 相发生了单相短路接地故障。
进一步观察差流情况[1-2]可知,220kV 侧A 相电流与A 相差流相位相同、与C 相差流相位相反。三相差流AD、BD、CD的计算公式如下:AD=(AHBH)×KH+(AM-IBM)×KM+AL×KL、BD=(BH-CH)×KH+(BM-CM)×KM+BL×KL、CD=(CH-AH)× KH+(CM-AM)×KM+CL×KL,其中AH、BH、CH为高压侧电流,AM、BM、CM分别为中压侧电流,AL、BL、CL分别为低压侧电流,KH、KM、KL分别为高、中、低压侧的平衡常数。由图4可知AH显著高于其他电流值,可推得AD=(AH)×KH、CD=(-AH)×KH,即高压侧A 相电流与A 相差流相位相同,与C 相差流相位相反,与保护波形图相吻合。
在主变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装置中,110kV 侧A 相出现大小差别显著的现象。原因在于该220kV主变保护装置的电流信号取自于断路器电流互感器,而故障录波装置的电流信号取自于主变套管电流互感器。在故障录波装置中110kV 侧A 相电流较大,表明流经主变套管的电流较大;而主变保护装置中110kV 侧A 相电流较小,表明流经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较小,电流在流经110kV 侧A 相主变套管至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流。结合110kV 母线电压突降的情况推测110kV 侧A 相主变套管至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的连接线路上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故障时电流示意图如图5所示,110kV侧A 相主变套管电流I套为短路接地电流I短与流过502断路器电流I断之和。
通过以上分析确认故障范围后,对该范围内的一次引线进行检查,发现该主变110kV 侧龙门架顶端A 相跨线的反弓线上端有明显的异物放电痕迹,呈散点放射状,并在龙门架耐张绝缘子串球头部位置发现白色放电痕迹。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故障点临近的变电站围墙外异物堆积,周边的小树上有多处异物悬挂,存在着较大的漂浮物风险。
故障发生当日,该变电站处于强降雨和阵风的环境中。此时一次引线上形成一层水膜或者布满水滴,使得引线的起晕电压降低[3],导致引线周边发生尖端放电,进一步加剧了引线周边电场的不均匀程度。故障点临近的变电站围墙外漂浮物较多,在阵风影响下,飘至故障点附近,在不均匀电场中发生局部放电并迅速发展成对绝缘子球头击穿。异物在瞬间的强电场下发生分解,部分散落在引线上留下痕迹。该变电站运行环境缺乏有效治理[4-5]是本次故障的关键诱因,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提出如下建议:
充分认识变电站运行环境问题的反复性和重要性。变电站运行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的变化在不断改变,如异物风险得不到及时管控,易发生异物短路故障。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依法依规地及时处置变电站周边异物(民房、废品收购站、塑料大棚、垃圾堆场)风险。
建立常态化的变电站运行环境治理机制。明确治理周期。每年定期开展两次变电站运行环境巡视和整改,收到恶劣天气特别是大风预警时应安排特巡;形成整改闭环。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应建档保存,逐项落实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间;以检查、考核促进整改落实。将变电站运行环境的排查、整改情况纳入考核范畴。
变电站运行环境监督关口前移。在新(改、扩)建变电站设计、施工、验收环节中,落实运行环境治理要求,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后续因停电困难导致问题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