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玲
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样本,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25.63±8.67)mmHg、舒张压(77.43±5.00)mmHg、生活质量(95.05±2.02)分、有效率97.06%、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94%,较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效率及安全性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4-01
前言:原发性高血压为高血压中的常见类型,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心血管疾病,如血压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氢氯噻嗪及厄贝沙坦,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两种主要治疗药物。有研究指出,后者疗效更佳。本文于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观察了厄贝沙坦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根据药物种类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共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45-79)岁,平均(61.58±1.65)岁。病程(1-10)年,平均(5.48±1.91)年。对照组患者共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46-80)岁,平均(61.63±1.71)岁。病程(2.5-10)年,平均(5.52±2.00)年。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患者无肝、肾功能障碍。(3)患者无药物使用禁忌症。(4)患者自愿参与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6.25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150mg/次,1次/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对比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1.5 生活质量评分方法
采用SF-36量表评分,得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相关。
1.6 疗效判定依据
治疗后,患者血压有所下降者,视为治疗有效。血压未下降或上升者,视为治疗无效。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血压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疾病进展缓慢,病程长。发病初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随疾病的进展,头晕、头痛及健忘等症状逐渐产生,如血压控制不善,易诱发冠心病,严重甚至容易导致患者死亡[1]。
氢氯噻嗪为原发性高血压常规治疗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依从用药,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本文研究发现,单独给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后,患者收缩压(133.17±7.44)mmHg、舒张压(84.32±4.32)mmHg、生活质量(84.36±3.63)分、有效率88.24%、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7.65%。厄贝沙坦又称安博维,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的一种,经口服给药,血浆浓度可于1-1.5h内达到峰值,起效快、半衰期长[2]。将其与氢氯噻嗪聯合应用到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有效率较高,本文研究发现,给予患者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后,患者收缩压(125.63±8.67)mmHg、舒张压(77.43±5.00)mmHg、生活质量(95.05±2.02)分、有效率97.06%、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94%,与单独给予氢氯噻嗪治疗相比优势显著(p<0.05)。氢氯噻嗪常见不良反应以内分泌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等为主。本组单独给予该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者共6例,其中3例为心悸、2例为恶心呕吐、1例为皮疹。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者,仅1患者患者出现了头晕症状。两者对比,后者的治疗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效率及安全性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英华.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4):133-134.
[2]罗安勇.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2):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