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 李江 韩丹 郭炎伟
摘 要:专业核心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课程特点及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以发电机的检修为例,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探索专业核心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 深度融合 教学方法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Automotive Electric Equipment Structure
Wu Chen Li Jiang Han Dan Guo Yanwei
Abstract: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ore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fostering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great integration of core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king the overhaul of generator as an example, and deeply digging into the political elements.
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y, automobile electrical equipment structure, depth of integration, teaching method
1 引言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并非思政课程,各类专业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思政教育作为全体教职人员的共同职责,培养学生人格、素质、技能、素养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汽車电气设备构造》课程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
2 课程简介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是一门面向汽车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本门课程主要学习汽车上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电动车窗等电气设备的构造和检修,学习过程中还会广泛用到物理、化学、机械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是一门集多门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理实一体课程。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也是科技的发展,了解和掌握当代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及检修是汽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否则难以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步伐,难以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3 课程思政存在问题
(1)授课教师方面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作为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授课老师均为专业老师,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思政教育是由思政教师“单兵作战”,部分专业教师对于“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没有正确的认识,且部分专业老师思政能力尚有欠缺,在专业授课过程中,不能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且自然地将思政元素融于到整个课程的教学环节中[2]。
(2)教学内容方面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主要学习汽车上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电动车窗等电气设备的构造和检修,涉及多门学科,实操性和实用性比较强,是一门典型的工科专业课程,从知识内容上来看,与传统思政教育相差甚远,很难直接插入思政内容,若直接进行与专业知识无关的思政专题讲授,会让学生觉得毫无意义,这样,学生的抵触心理会比较严重,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课程与思政知识的内涵,找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专业需求和岗位职能之间的联系,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3]。
4 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路径
4.1 改进课程标准,全程融入思政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应充分考虑思政教育,首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标准。从课程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的设定上将思政内容凸显出来。
以发电机的检修为例,教学目标应凸显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灌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特征,规范思政内容融于课堂的方式,育人目标设定为,通过“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的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之心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发电机检修过程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职业素养,以小组协作培养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良好品质。在重难点的设置和突破上也需要考虑思政内容,便于后续对相关内容进行考核。
课程实施过程应考虑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统筹规划,全程融入思政元素。合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微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发布任务,学生分组进行发电机的拆装,进行小组讨论,对发电机进行检测及结果判断。
课后考核对学生的操作过程是否合乎规范,对于发电机哪些地方容易出现故障进行自主思考,对思政元素进行考核。
4.2 组建教学团队,提升教师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教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育人水平、人文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能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落实及融入。建立以专业为单位的课程教学团队,对汽车电气设备课程进行内容梳理及思政元素挖掘,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步前进,改进教学标准,制定课程计划,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集集体的智慧,深入探讨针对每个内容如何进行思政的融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渗透思政育人元素。
教师应提升自身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走出思维误区,通过理论学习、交流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有意识的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加强哲学、职业素养和党的最新的大政方针的学习,收集道德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能找准道德教育时机,自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教师应熟知汽车电气设备构造相关内容背后的名人事迹,电气设备的发展现状,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追求及渴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5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发电机的检修为例,深入挖掘本节课的思政点,以显性+隐形的方式融入整个教学环节,形成课程思政矩阵,如表1所示:
整个教学环节主要采用专题嵌入式、画龙点睛式、隐形渗透式等显性+隐形的方式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1)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效果。例如课前环节,线上微课自学及测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发布工作任务,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内驱力;案例导入环节通过线上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和兴趣;小组展示环节有学生进行上台讲解,提高学生自信心;模拟仿真环节进行发电机拆装实操前的仿真,培养学生做事前做好充分准备的品质;实操练习阶段通过线上发布任务,小组讨论并拍照上传后完成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内驱力;总结阶段由学生自主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能力[4]。
(2)专题嵌入式+画龙点睛式课程思政,实现显性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课前通过扫码了解“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的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之心及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总结环节进行总结升华,发电机的拆装和检测都需要逐步进行,不能心浮气躁,正如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所指出,“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进行故障的排除和检测需要的就是这种学习态度。
(3)隐形渗透式课程思政,实现隐形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前置课程回顾环节以同学线上抢答蓄电池检修的基本步骤细节引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案例导入环节以充电指示灯常亮故障标识为蓄电池样,但故障为发电机,引出透过现象看本质;小组展示及讲解环节由学生互相讨论回答与标准发电机检修流程的区别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视频播放环节通过讲述别班错误做法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职业道德和6s精神;教师示范环节以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虛心好学精神;实操练习环节以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精神;课后以学生之间及与老师的交流并自我总结培养学生学思结合。
6 结语
作为汽车专业教师,要时刻保持对时政和技术发展的嗅觉,提高自身文化和职业素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设计能力,不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三全育人”[5]。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0年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题-《汽车电气设备构造》理实一体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SGKCSZ2020-275)、2020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实训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序号:277)。
参考文献:
[1]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新华社,2016-12-09.
[2]胡颖飞.课程思政在半导体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方法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4):72-73+78.
[3]吴晶晶,曹国良,刘瑞祥,罗宗泽.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5):99-100.
[4]陈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西部学刊,2021(06):92-96.
[5]韩宪洲.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怎么看[J].高教研究,2020(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