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发展指导作为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笔者用调研的方法,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作为学生发展指导的研究对象,多层次、多渠道地了解吉林省高中阶段学生发展指导现状,分析学生发展指导的特点和需要,准确定位学生发展指导的具体目标,推动本地普通高中有效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同时,配合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为吉林省新高考改革相关配套政策的內容补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现状研究;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6-0033-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6.006
一、研究背景
学生发展指导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1],并在近几年的教育政策中频频出现。2018年吉林省教育厅等4部门印发的《吉林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同时,《意见》首次将学生发展指导作为“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将近5年(2016-2020年)的期刊论文概况整理如下:第一,以CSSCI来源期刊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为来源,以“学生发展指导”或者“高中”为关键词,共查找到文献7篇;第二,以全部期刊为来源,以“学生发展指导”或者“高中”为关键词,共查找到文献21篇。从论文研究“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分析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指导还属于小众研究,对于学生发展指导本身的研究,尤其是现状研究目前发文数量最多;对课程学法、素养取向等问题,学者们也极其关注;职业咨询、因材施教等问题都是热点研究领域。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生涯教育、生涯规划教育”所占的比例也很高。但笔者认为,无论是生涯教育,还是生涯规划教育,都是在学生发展指导这一大概念下的小概念,这点在《意见》中已经有明确体现,不能以点代面地去通过生涯规划教育概括学生发展指导。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首先,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通过育人方式的改革提高育人水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是适应新时代人才储备的需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国家更为开放,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些新时代变化对我国人才储备提出了新要求,育人方式需要应时而变,为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再次,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是适应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学生发展指导在国际上经历了从职业指导到心理健康指导,再到全面指导的发展阶段。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出台了很多有关学生发展指导的法律和政策文件,而且还形成了很多成熟的学生发展指导模式。在我国,尽管已经开展了一些学生发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但与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最后,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是吉林省高中发展实际的需要。通过《意见》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它明确了学生发展指导的内容;第二,它明确了教育部门、高中学校和高等学校的指导责任,提高了学生发展指导具体可操作的水平;第三,它明确了学生发展指导的达成目标;第四,它从制度建设、师资培训、机构建设、途径方式、协同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健全指导机制的要求,为回答高中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提供了准确的定位。
笔者意在通过本研究,准确定位吉林省推进学生发展指导的具体目标,推动吉林省普通高中有效开展学生发展指导,配合吉林省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为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意见”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笔者组建了以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吉林市生涯教育研究中心为分小组的总课题组,吸纳两地学校中层领导、专兼职教师11人参与研究。召开3次线上1次线下课题组会议,内容涵盖课题解析、人员分工、脉络梳理、问卷制订、问卷研判、预调研、个案分析等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课题组成员采取网络调研与电话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吉林省教育科学院智库网络调研系统,面向全省高中抽样调研,最终回收学校领导问卷62份、教师问卷372份、家长问卷948份、学生问卷5 680份,并从中了解其所在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现状。
(一)学校领导问卷概况
从学校领导问卷的调研结果来看,所有的校长都认为学校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是“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的,但镇区高中生发展指导效果不显著的占比较大。
在整体情况方面,大部分学校都是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之后开展学生发展指导的,但目前仍有8.1%的学校没有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大多数的学校都制定了明确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计划,进行了每年至少一次以上的指导教师培训,成立了专门的学生发展指导机构,建立了学生发展指导的规章制度和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
在指导内容方面,品德方面的指导效果最显著;生活方面、生涯方面略有所欠缺,有11.3%的学校在指导效果上还未取得显著成果或突破。在“在学生发展指导方面,贵校有哪些好的做法”这一问题上,学校在围绕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做得卓有成效。而在“学生发展指导方面,您有哪些建议”上,多位校领导首先提及的是“多开展一些讲座培训或组织一些教师方面的交流活动”,然后是“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教育不合理、不充分,很多学生个性强,亟需关注学生心理及生活能力方面的发展指导”。 在“贵校学生在发展指导工作中遇到的最困难的问题”上,有30.6%的校领导选择了“教师课时任务重、分身乏术”,有27.4%的校领导选择了“教师缺乏专业理论知识”。
在组织机构方面,有87.1%的学校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机构,其中31.7%的机构由正校级校领导负责。目前,校长们亟需上级行政支持的是,“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制订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及明确指导教师的专业资质”。
在利用资源方面,城区学校多对心理教师、班主任、中层领导进行专业培训,镇区学校多对班主任、中层领导、德育或教务干事进行培训。在“贵校教师亟需哪方面学生发展指导培训”这一问题上,有32.3%的校领导选择亟需“心理方面”的指导培训。这不仅说明了心理教师在镇区学校相对数量不足,也说明了学生发展指导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来做专业的指导。在学校参加学生发展指导类别培训的问题选项中,笔者发现,省、市级的培训较多,跨省或国家的培训较少,更是有19.4%的学校未参加过校外培训。在“您认为对于教师的学生发展指导培训,哪些形式更有效”这一问题上,演练式学习和实地参观是排序前两名的选项。
(二)教师问卷概况
从教师问卷的调研结果来看,教师认为,开展学生发展指导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教师本身时间少、任务重,而且没有课时”;而在这方面亟需的是“更多针对普通教师的培训,且在这方面给予课时、开设专门的指导课”。
在教育理念方面,有80.1%的教师认为学生发展指导“非常重要而且紧要”,有18.8%的教师认为“很重要但很难执行”。在教师心中学生发展指导最重要的3个方面是:品德、心理与学业。
在专业技能方面,对“关于指导高中生发展的理论知识”这个问题的了解程度上,有66.1%的教師只是知道一些,但不系统,只有21.5%的教师已经系统地掌握了。关于“获取知识的途径”,有79.3%的教师是通过网络媒体自学的,有68.5%的教师参加过各级各类培训,自费学习参加培训的教师也不在少数,达到了39.0%。有93.8%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会把学科知识与未来专业、职业相关联地进行讲授;而在学生的品行指导上,有41.7%的教师不会主动将这部分指导纳入“备课”或者“讲课”内容。
在教师督导方面,在“你在班级管理中,会给学生制订发展规划吗”的问题上,有51.9%的教师会制订成绩目标、大学目标,但德育、心理、生活方面很少涉及,有36.6%的教师会帮助学生制订比较全面的规划。在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的时间安排上,有62.1%的教师选择“没有固定的时间,随时随地指导”;在对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情绪调控上,有42.5%的教师不会“主动或有计划地去为学生做情绪调控”;在学法指导的安排上,只有一半的教师会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做系统的目标指导和规划,并且监督执行”。
(三)学生问卷概况
从学生问卷的调研结果来看,学生们在学生发展指导方面亟需多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特别是心理(抗挫折)与生涯、家长指导能力与方式方面的咨询活动。
1.教育反馈维度类别。在生涯指导方面,男生与女生略有差异,除了对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的评估认知与目前就业形势、职业及人才的指导需求之外,女生更偏好心理咨询辅导,男生更偏好大学相关专业的介绍。有78.7%的学生对学校实施的教育效果感到“很满意”;有68.8%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生涯工作在自己和家长中产生了“很大”或“较大”的影响。在学业指导方面,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指导,更多地停留在学习方法介绍、学习心态调整以及课程答疑上;有33.1%的学生表明“我没有学业导师”或“我的学业导师几乎不怎么联系我”。在心理指导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指导首先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其次是青春期教育、升学指导与人际关系指导,而关于情感、抗压、人格等方面的指导较少。在生活指导方面,选择“帮助学生制订假期生活计划和举办图书阅读活动”的学生较多,对于“主动地交心谈话”有所欠缺;有76.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生活指导对自己“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在品德指导方面,学校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召开主题班会和老师说教,极少数学校通过参观红色基地与举办大型学校活动的方式来指导。
2.教育愿景维度类别。在生涯指导方面,有87.4%的学生认为高中开设生涯指导“非常有必要”,有79.5%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生涯指导;在自身所需生涯指导上,基本与学校安排的课程活动相同;生涯教育课、举办生涯规划讲座、主题班会是目前学生最认可的生涯指导方式。在学业指导方面,有73.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后答疑是遇到学业困难时最希望得到的帮助形式;有71.3%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学业教师能在一周之内联系自己1至2次;大部分学生喜欢的学业指导形式是小组学习制或一对一导师制。在心理指导方面,大部分学生最喜欢的心理指导方式是开设心理课;有70.6%的学生希望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讲授心理教育的相关知识,其次是人际关系指导、升学与职业指导、青春期教育等。在生活指导方面,有71.7%的学生比较倾向于一周或两周一次参加生活指导活动。在品德指导方面,有30.4%的学生希望首先加入道德素质(如乐于奉献、热爱劳动等)内容,其次是行为规范与抗挫折、抗压力教育等内容;有44.0%的学生喜欢以师生互动展开主题班会的形式来指导。
(四)家长问卷概况
从家长问卷的调研结果来看,家长在学生发展指导方面亟需的是,主动要求积极配合与学校、老师之间的沟通,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多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展示自我。很多家长在答完问卷之后纷纷表示,因为自身的种种原因,与孩子和学校沟通较少,对科学管理和指导孩子缺乏方法和经验,希望有指导学生合理发展的宣传讲座等方面的帮助、培训。值得注意的是,在“您通过什么渠道帮助孩子选择未来职业”这一问题上,通过学历分组分析得知,学历越低的家长越会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而学历越高的家长往往会根据自身经历、媒体新闻的引导为孩子做出选择。
通过问卷深入分析,在品德维度方面,有81.3%的家长认为孩子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有65.3%的家长认为孩子有很强的社会奉献性,有91.9%的家长认为孩子有较强的社会荣誉感;在学业维度方面,有73.2%的家长认为孩子有较强的独立性,有82.8%的家长认为孩子有较好的敏捷性,有75.4%的家长认为孩子有较端正的学习动机,有65.9%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时间安排比较合理,但有40.3%家长认为孩子有拖延症,有41.6%的家长认为孩子有计划性;在生活维度方面,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自主性较差、计划性较强、抗挫性较差,有68.8%的家长认为孩子有较强的调节性。
(五)电话访谈概况
1.学生发展指导之思想品德指导。思想品德方面的指导工作基本归属于学校德育工作,多数学校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在不同的时期通过班团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学生处会在不同时期举行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在实践中成长。通过校本思政课、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时事新闻课、青年大学习、主题升旗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会开展主题德育活动,比如开展体育艺术节、疫情前的研学走访、爱国诗歌朗诵、功夫扇比赛、志愿者服务、参观红色基地等。同时,班主任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情况,通过班团课及时解决班级问题,密切关注家校合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从学校到班级、从班级到家庭相对比较完善和周密的线性教育体系。科任教师也会在课堂上进行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和相关内容的渗透。
2.学生发展指导之学业指导。学业方面的指导工作基本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协同完成,多数学校以学法指导、行为习惯养成为主体,部分学校也以学业状态评估为切入点,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学习方法指导,达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部分学校从学生高一入校时就将高中三年的学习进程和特点介绍给学生,并根据成绩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学业目标指导。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会按时检查错题本、练习卷集,及时找学生谈话纠正学習问题,侧重于初高中衔接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在高二年级阶段系统摸排学业状态,改进学习方法,在学业水平测试阶段有考试科目加课,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改进与成绩的提高。高三年级阶段会进行导师约谈、培优、补弱等工作,组织党员义务辅导站进行辅导,全面提高学习效率,侧重于成绩的反思与提高。
3.学生发展指导之心理指导。心理方面的指导工作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课来实施(见表1)。多数学校从高一开始时开设心理课,双周一节,每周有心理咨询时间,少数学校无专职心理教师,大部分工作由班主任和兼职生涯教师完成。从目前来看,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渐多且问题多样化,但学生的心理疏导大多依赖于班主任,而班主任中已考取心理资格证书者寥寥无几;学生家长更欠缺心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多按传统方法应对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
4.学生发展指导之生涯指导。生涯方面的指导工作主要由校级生涯教育研究中心通过生涯教育课来实施。部分学校通过不断丰富的生涯指导途径,以课程、活动、咨询等多样化的形式来指导。生涯指导课基本能做到班班有教师,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也对学生发展指导进行了积极渗透,既促进了杜威所提倡的生涯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融合的理念的落实,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化需要,帮助其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员学生发展指导导师队伍,规定了各级导师的职责和分工。比如:心理指导教师负责学校生涯指导计划制订、活动组织、课程设计等工作;学科导师负责学生日常生涯指导、实施学科渗透式教学、进行活动指导等;生活指导教师主要由班主任承担。依据导师们生涯指导的职责范围,以分级的方式建立生涯指导的导师共同体。在资源利用方面,积极地利用并开发校内外资源,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阅读到与生涯发展相关的图书资料,常见的资料主要有关于学生生涯规划的理论书籍或工具书等;使学生能够在生涯教育课上获取与生涯发展相关的影音资料,如制作精良的生涯网络课程、简洁易懂的职业介绍动画、引人深思的成长类影视作品、思维与能力训练的演讲等;使学生能够得到个体发展指导咨询,生涯咨询室、心理测评室、沙盘体验室均可用于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与咨询。此外,与高校、企业开展合作,成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了学习与体验的平台。
5.学生发展指导之生活指导。生活方面的指导工作主要由教务处和班主任共同实施,部分实行导师制的学校由生活导师统一负责。对于学生生活方面的指导,包括思想意识和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劳动教育、诚信教育、家风传承、孝亲敬老等方面。在班级,班干部是班级的管理者,学习小组是班级的组成部分,值日生有劳动任务分配,大家各司其职,生活能力得以培养。在思想意识方面,除了上述侧重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对任务的组织协调能力、对新事物新观念的辨析接受能力。比如:通过食堂就餐时的光盘行动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通过对乘坐班车的规范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学习民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等。在特殊节日中,会引导学生为父母、师长、同学送上节日问候,培养学生的仪式感。
四、问题与分析
(一)概念混淆问题
无论是根据国家文件还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生涯规划教育”,还是“生涯指导”,都是在“学生发展指导”这一大概念之中,学生发展指导不仅仅是生涯规划,其本身的存在就是不断在系统化、专业化的道路上发展完善的。从内容上的思想品德指导、学业指导、心理指导、生涯指导与生活指导来看,都是在遵循其教育成长规律与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协助学生发挥潜能积极成长。在调研中发现,有37.1%的学校将生涯指导直接改名,换成学生发展指导,将生涯教育中心,改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但这对于学生发展指导来说是有缺失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与学校原有的教务处、课程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机构存在部分智能重叠的问题,但正因如此,其本身也不是生涯教育中心所能替代的。吉林省学生发展指导在大部分学校均未形成科学性的指导体系,多以生涯指导、学业指导为主,与国家要求的指导指标相比重要环节存在缺失,亟需出台省级学生发展指导意见。
(二)时间安排问题
学生参与发展指导课程的次数较低,学校开设发展指导课程的内容较为局限,绝大部分的指导内容都是以课程或者活动为载体进行的,学生发展指导作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并未有专门的课时将载体内容呈现[2],而高中教师现在越来越普遍呈现出时间少、任务重的发展态势。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与活动,将其融入到普通高中的日常管理之中,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三)师资专业性问题
生涯指导与心理指导主要由学校的心理教师实施,而目前吉林省心理咨询服务在高中阶段尚未实现普及。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有11.3%心理教师在学校被边缘化,缺少专业化培训;对生涯指导教师,教育部门更没有统一的资质认证,无法保证其专业性,有27.4%的校长表示所在学校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性”,有6.5%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亟需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并且“明确指导教师的专业资质”。
(四)缺乏需求导向问题
针对部分学生开展的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团体辅导和专题讲座在学生发展指导中有显著作用,能满足部分学生需求的活动,更能够针对学生的多样化,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但大多数普通高中还是以高考成绩作为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发展指导活动目前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缺少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系列活动。
五、建议与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意见”政策的制定,应以科学性、发展性、差异性、实效性为原则,以“品德指导、学业指导、心理指导、生涯指导以及生活指导”为基础内容,以构建精品课程、加强家校协作、建立指导中心、拓展职业体验,以及实施科学评价为主要途径,协同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深度参与,充分挖掘各方教育资源,形成有目标、有重点、有成绩、有实效的学生发展指导新局面,建立并完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生培养新机制。
(一)构建“三级学生发展指导”新模式
1.指导的理论基础与转变。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对于高中生来说,家庭成长环境、学校成长环境对于学生个性成长有着重大影响,且不可替代。积极心理学认为,应以积极的心态去关注高中生的成长,重点关注个人潜能,充分挖掘个人潜质。个体发展理论认为,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特征,社会对高中生这一个体也提出了相应的任务,即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防止角色混淆。在高中这个关键的时期,通过学生发展指导,为学生创造优质的成长环境,使学生积极面对高中生活,科学开发个人潜质,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新教育时代,在《意见》的指引下,学生发展指导作为高中育人方式的重要途径,提出指导定位的转变,以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为核心位置,充分融入学校教学与学校管理;提出指导重点的转变,将积极心态贯穿高中教育始终,以应对消极心理学为高中生带来的轻微心理问题数量增多且多样化的现实情况;提出指导者对象的转变,学生发展指导不再只是学校的事情、教师的事情,还是整个高中教育环境的事情,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响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为高中生创造优质的高中教育环境;提出指导内容的转变,学生发展指导不再是一种单对一的指导,而变成多对一的指导;提出由单一角度向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深度转变,以应对高中生多样化的需求;提出指导载体的转变,也就是说,进入大数据时代,指导载体由原来的以经验指导为主,向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载体转变,充分利用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完成新时代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对学校提出的新任务。
2.指导制度的建立。建立校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研究学生、服务学生、指导学生发展。以校长作为中心主任,配备专门的学生发展指导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聘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社会组织机构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导师,积极联系并探索邻近区域校级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协同育人。把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课程计划,着力指导学生对学业、专业、职业的探索。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搭建平台、专家引领、借鉴分享等形式,构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一站式学生发展指导服务体系。
3.指导内容与指导指标的确立。具体来说,以立德树人作为促进高中生思想品德指导的核心要素,涵盖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责任感、奉献精神、荣誉感等;以发展性自主学习作为促进高中生学业指导的新模式,注重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提升,涵盖独立性、敏捷性、学习动机、合理时间安排、制订学习计划等;以积极心理学为根基促进高中生心理指导全员化发展,涵盖自律性、交互性、抗挫性、调节性等;在面向未来的职业发展选择方面,对高中生的生涯指导涵盖自我认知、生涯规划、职业选择、专业确定、选修选考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乃至以后的社会生活为前提进行的生活指导,涵盖个人习惯养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增强自我保护等。在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现状的基础上,得出适合高中生的三级发展指导模式:一级指导指标,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涵盖课程指导、主题活动等;二级指导指标,面向部分学生特性化发展,涵盖班会活动、社团活动、特性化辅导;三级指导指标,面向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涵盖个体心理咨询与个性化个别指导[3]。
(二)完善兜底保障,确保落地时效
1.加强组织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制订实施细则,指导学校把学生发展指导作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统筹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相关工作。指导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制订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设计开发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与活动,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各项要求的落实与各类教育指导活动的顺利开展。
2.完善基础保障。地方政府要加强部门(单位)协调,为学校实施学生发展指导提供资源支持,增添必要的设施设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划拨经费,组建专业化指导机构,组织开展校长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動,在评价机制、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相一致。学校要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建立工作机制,合理衡量教师开展学生发展指导的工作量。
3.加强师资培训。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会组织等资源,规范职业生涯导师的资格认证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师资培训基地,引进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化人才,如职业规划师、职业精英等。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在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职业微课、职业讲堂、职业巡礼等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在高校内设置职业生涯教育专业,探索建立指导教师准入制度。从事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指导教师、咨询辅导教师等各类指导教师,必须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及资格认证考核。
4.推进教科研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托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积极开展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理论研究工作,在区域内学校之间组织开展实践经验交流,认真总结形成区域性研究成果,充分发挥研究成果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科学、健康发展。
5.强化督导检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实施学生发展指导作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对学校的总体督导检查范围。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相关制度、师资配备、特色课程、活动开展、体验基地建设和科学评价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对落实不到位的学校要责令整改。
参考文献:
[1]束晓霞.学生发展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变革的新路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3):33-37.
[2]刘增兰.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01): 84-85.
[3]方晓义等.构建高中生三级发展指导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01):7-43.
(责任编辑:刘丽)
Progres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ment
Guidance for Students in General High School
——Research Report on the Status Quo of Development
Guidance for Ordinary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Jilin Province
ZOU Zhao
(Jil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Changchun, Jilin 130000,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ordinary high school education methods in The New Era, student development guid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at the high school stage in our country for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The author uses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nd takes school leaders,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student development guidanc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we can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guidanc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Jilin Province through multiple levels and channels,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students'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the specific goals of promoting student development guida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development guidance in local ordinary high schools,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form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methods,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up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supporting policies for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in Jilin Province.
Key words: ordinary high school; student development guidance; research status;carear planning
[收稿日期]2021-05-30
[作者簡介]邹曌(198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教育科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中教育、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