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登·帕塔普蒂安
本亚明·利斯特
大卫·朱利叶斯
戴維·麦克米伦
最近,被诺贝尔奖得主的“凡尔赛”故事与操作秀了一脸。
想象一下,如果你半夜被吵醒,然后被告知拿了诺贝尔奖,会不会觉得对方是个骗子?
大卫·朱利叶斯也是这么想的,然而他确实是今年的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之一。当时他睡得正香,被一通电话叫醒,原来是诺贝尔官方联系不到他,但找到了他的亲戚,亲戚直接打给了他。起初他还以为是恶作剧,直到发现对方也试图联系过他的妻子,这才相信。而当开始接受采访,并准备聊聊获奖感言时,大卫表示:“等下,我冲一杯咖啡。”大佬的心态就是不一样。听起来“凡尔赛”的还有他的求学经历——童年时他已经表现出对科学的天分与渴望,但他对上大学并没那么热心,只不过后来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了。
生理或医学奖的另一位得主是阿登·帕塔普蒂安,这位出生在黎巴嫩,8岁时内战开始了,这种环境下想学习自然难比登天。当他高一的时候,班里只剩下5个学生,而他将自己的成绩描述为——“中等水平”。后来转到了私立高中,他觉得自己依然“表现平平”。接着他在贝鲁特美国大学念了一年的医学,然后在加州大学继续求学。最离谱的是,这期间他还给一份报纸写了一年的星座运势,并认为这是他经历中的一段亮点。
好家伙,没想到诺奖得主还是个星座达人。对了,他同样错过了诺贝尔奖的电话,因为手机设置了静音。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本亚明·利斯特同样有点“凡学感”,这位世界上顶尖的化学家表示,自己不知道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家的秘诀是什么,并觉得“可能与热爱自己的工作有关”。
戴维·麦克米伦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位得主,同样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化学家之一,他走到今天有一个心血来潮的转折点——他原本是学物理的。他对物理的兴趣来自哥哥的影响,而且也准备在格拉斯哥大学的物理系深造。但问题是每天早上8点上课,物理教室极其阴冷,而化学教室干燥暖和很多,于是他把专业从物理系转到了化学系。谁能想到,这直接让他在人生中点出了诺奖。
其实之前,关于诺贝尔奖得主的类似故事就有不少。例如,202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保罗·米尔格罗姆,他也是在睡梦中被吵醒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诺奖委员会又找不到人了。于是住他街对面的邻居不仅给委员会提供了电话,还半夜去他家哐哐敲门,并告诉他:“你得诺贝尔奖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邻居正是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一位获奖者,罗伯特·威尔逊。保罗·米尔格罗姆还在采访中吐槽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书呆子。”
听这话说的,我也想呆一下。
2018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唐娜·斯特里克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此,她成为历史上第三位获得此奖的女性科学家。不过引人注意的是,获奖时她还是副教授。有记者好奇,询问了这一点,她回复:自己本来也没申请过正教授,对生活没影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校长则开玩笑说,如果她想申请,不用写很长的简历文件,只需要一行:列出她最近的获奖成就。当然,这件事的结局不难猜,她很快就成了正教授。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也有过“凡尔赛”的时刻,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一个努力的“普通人”。当然,他也有不普通的地方,如曾被评为最伟大的10位物理学家之一,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制,还被认为是量子计算领域的先驱。在他看来,没有人生下来不靠学习就能了解量子力学、电磁场。而如果一个人愿意花时间学习、研究、思考,经历过坚实的积累,那他就已经成为科学家。
//摘自狂丸科学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