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伟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二期工程西延线为一条由西向东敷设,串联秦州区东西向的骨干线路,其中诸葛军垒至五里铺段线路位于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二期工程西延线的最东端,该段线路跨越藉河,依据建设规划总体布局和一期五里铺线站位,应尽可能使客流吸引效果好,需选取合适廊道和跨河点,结合天水河谷型城市特点,对该段落方案进行重点研究[1]。
研究范围内藉河分布跨河公路桥两座,分别为迎宾大桥与七里墩大桥,有轨电车线路受两座大桥影响。七里墩大桥距离一期起点五里铺站仅250 m,线路方案受有轨电车一期线站位、藉河百年水位、净空要求、线路及运营条件、桥梁周边既有公园景观、桥梁附近藉河北路南侧红线线型、桥梁周边建构筑物等因素影响。迎宾大桥节点处羲皇大道西路、藉河南路、迎宾路交叉口为信号平交“Y+1”字型路口,交通组织复杂。线路方案受迎宾桥处道路交通、线路与运营条件、迎宾桥附近水文地质条件、景观效果、迎宾桥周边建构筑物等因素影响。选线需要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
研究范围内的主要道路有藉河北路、藉河南路、海林路、羲皇大道西路,均已实现规划;岷山路未实现规划。选线需综合考虑既有与规划道路条件、引入有轨电车后对道路交通影响、道路沿线客流发生点分布、沿线道路两侧既有与规划建构筑物分布等因素。
研究范围内的藉河北路河堤附近分布藉河景观公园,藉河南路诸葛军垒至岷山路段河堤宽度范围约6.5 m~19 m。选线需综合考虑线路对河道、河堤、景观的影响,百年水位,桥梁跨河条件,河堤坡脚外既有管线分布,河堤附近建构筑物分布等因素。
结合线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西延线本段线路主要吸引藉河两岸与羲皇大道西路沿线客流。研究范围内线路要引入藉河北岸的五里铺站,故需跨越藉河,兼顾羲皇大道西路沿线主要客流吸引点,选择合适的走廊与藉河跨越点是本段线路方案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诸葛军垒至五里铺段线路综合考虑客流覆盖效果,线路技术条件,对藉河河堤、河道、分布管线影响,对沿线道路交通、建构筑物影响,主要工程投资,桥梁建设条件等因素,对线路走廊方案进行比选[3]。方案比较如表1所示。方案示意图如图1所示。
表1 段落走廊方案比较分析表
方案1:主要基于尽可能减少对河堤景观的破坏以及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而提出,线路出诸葛军垒站后由河堤绿化带转入河道,紧贴着河堤以顺河桥上跨迎宾桥后设迎宾路站,出站后线路沿河堤向东以顺河桥高架敷设,于规划海林路东侧设海林场站,出站后继续以顺河桥高架敷设,上跨七里墩大桥后转向东北,引入一期工程起点五里铺站,线路全长2.21 km,设车站3座。
方案2:主要基于上跨七里墩大桥的线型平顺而提出,线路出诸葛军垒站后由河堤绿化带转入藉河南路路中,下穿迎宾桥路口后沿羲皇大道西路路中地面敷设,于海林医院南侧设海林厂站,出站后抬高线路以路中地面高架敷设,至海林路转向北,沿海林路路中高架敷设,跨藉河后设藉河公园站,出站后沿藉河北路上跨七里墩大桥后引入一期工程起点五里铺站,线路全长2.38 km,设车站3座。
方案3:主要基于降低对河堤、河道影响,尽可能多的服务周边居民出行而提出,线路出诸葛军垒站后由河堤绿化带转入藉河南路路中,下穿迎宾桥路口后沿羲皇大道西路路中地面敷设,于海林医院南侧设海林厂站,出站后继续沿羲皇大道西路路中地面敷设,过海林路后转为路中高架敷设,设畅和新城站,出站后线路沿环岛路侧转向岷山路,于天河广场处设岷山路站,出站后跨藉河引入一期工程起点五里铺站,线路全长2.72 km,设车站4座。
方案4:主要基于降低对藉河公园破坏、尽可能减少顺河桥长度而提出,线路出诸葛军垒站后由河堤绿化带转入藉河南路路中,下穿迎宾桥路口后沿羲皇大道西路路中地面敷设,于海林医院南侧设海林厂站,出站后抬高线路以路中地面高架敷设,至海林路转向北,沿海林路路中高架敷设,至藉河南路后转向东,沿河堤顺河桥敷设,上跨七里墩大桥、藉河后引入一期工程起点五里铺站,线路全长2.37 km,设车站2座。
研究段落迎宾桥与羲皇大道西路交叉口为信号平交“Y+1”字型路口,考虑对交通影响、线路与运营条件、景观效果、水文地质条件、占用道路资源等因素,提出上跨迎宾路口方案、平交迎宾路口方案、下穿迎宾路口方案、迎宾桥节点河堤上跨方案,见图2。
迎宾桥节点河堤上跨方案基于沿河顺河桥走廊方案提出,该方案水文地质条件差,对既有河堤、河道影响大,同时景观效果也差,本次仅对迎宾路口方案进行分析[2](见表2)。方案比较如下:
上跨迎宾路口方案:线路沿藉河南路河堤北侧地面转高架,上跨迎宾路口后转至羲皇大道西路路中地面。
平交迎宾路口方案:线路沿藉河南路南侧地面敷设,平交迎宾路口后转至羲皇大道西路路中。
下穿迎宾路口方案:线路沿藉河南路河堤北侧地面转地下,下穿迎宾路口后转至羲皇大道西路路中地面。
表2 迎宾桥节点方案比较分析表
项目上跨迎宾路口方案平交迎宾路口方案下穿迎宾路口方案路由藉河南路北侧地面转高架➝上跨迎宾路口➝羲皇大道西路路中藉河南路北侧转南侧—平交迎宾路口—羲皇大道西路路中藉河南路北侧地面转地下—下穿迎宾路口—羲皇大道西路路中线路与运营条件线路顺直、运营条件好线路顺直、运营条件差线路顺直、运营条件好对道路交通影响无影响影响大;施工和运营期间均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居中:施工期间采用明挖工法,影响道路通行能力,运营期间对交通无影响对地下管线影响管线迁改工作量小藉河南路两侧分布管线众多,管线迁改工作量大管线迁改工作量小建构筑物影响无影响藉河南路南侧空地需拆除部分房屋无影响占用道路资源不占用藉河南路,羲皇大道西路部分占用对路口交通影响大不占用藉河南路,羲皇大道西路部分占用
天水属于典型的沿河发展条形带状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的选线规划有其特殊性,本次研究段落位于西延线最东端、与一期工程接轨。从线网规划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该段落藉河南北客流交换需求较大,结合道路资源利用率、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客流覆盖效果好,提升服务水平,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4],本次研究廊道方案推荐岷山路方案;在选定廊道方案的基础上对迎宾桥节点进行重点分析,综合考虑对交通影响和景观效果等因素,推荐采用下穿迎宾路口方案。
轨道交通选线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与线网规划,串联主要核心功能组团、满足居民交通出行需求。选线过程应综合分析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出线路平顺、投资合理、工程可实施性好的最佳方案,同时应注重与周边环境协调,实现土地开发与轨道交通双赢的局面[5],提升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