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当代青年肩负着复兴中华文化的重任,去实现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飞跃。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生力军更应该勇挑重担,不辜负炎黄子孙的美称,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因此,今天的我们就更应该努力传承传统文化,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
文化为人类与生俱来之物。它是民族的灵魂,是一种群体凝聚力,可以增大群体组合的强度,强化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团结。人类对文化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由来已久,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活动。在许多古籍里,诸如《周易》《吕氏春秋》《史记》和《文心雕龙》等,不仅记录了大量的文化现象,同时还隐含着一种极为可贵的文化通观。
近年来,我国各企业都在倡导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然而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在当今并未受到重视,而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逐渐重视中华文化,并且在中华文化中吸取其精华。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极大的宝库,我们要很好地挖掘,创新光大,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中国新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各项建设服务,这就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价值。中华文化的涵盖面很广,不仅仅是中医和艺术,还有人文科学、哲学,特别是被人们忽视的自然科学方面丰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人们知之甚少。中华文化传统科学中的许多内容被人们误以为是迷信而不敢去探索,只要用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去探索这些内容,使我们在人文科学、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等许多方面都将会有重大突破,并将促进经济、科技的巨大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的基因、该民族的灵魂,民族的复兴必然离不开该民族文化的复兴。
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独特的文化,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许多领域,都做出独特的贡献。新旧世纪之交,从中华文化的特殊视角来分析和展望新世纪的世界,研究中华文化在新世纪的作用及发展,应该说是中华文化研究者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笔者在服务台工作,可以直接目睹读者的借阅情况,为了解更准确我们特意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选一百人,不分男女,也不分专科、本科、研究生还是老师,只要到服务台借书都让他们填一份问卷,结果在课外阅读这项,小说占78%,传统文化读物占29%,当然这里有的人既读小说也看传统文化。从借阅情况也能看到借小说的络绎不绝,而借传统文化读物的却寥寥无几。
综合分析传统文化借阅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传统文化都是文言文,没有一定文言文基础,根本读不懂。需要借助许多参考文献,当我们有一定基础之后,再去读原文会有别样的感受。②缺少去钻研传统文化的意识,读传统文化必须要肯下功夫,用慧眼去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藏。名医李阳波在研究《老子》《周易》《内经》过程中,发现了圣人们是如何进行思辨的,从而建立了“阴阳术数构造体系”的方法,在对易、道、医等相关概念的研究过程中建立了“宇宙生物观”的认识论。发现了张仲景著书过程中运用了“运气学理论”,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③高校在阅读传统文化方面的引导还不够,有一阶段,借传统文化书籍的突然增多,一了解情况原来是老师要讲这方面的东西,让学生借一下参考书,于是学生纷纷来图书馆借阅。可见如果老师多引导,学生在这方面的关注力度就会增强。④图书馆这方面的图书藏书量不多。传统文化与所处的年代有关,有些语言难理解,这就需要有参考资料,评说的人基本上是各抒己见,所以一本好的参考书是很关键的,使我们少走弯路,能跟上作者的思路,更容易走进经典。
①高校老师应加强传统文化宣传,鼓励大学生阅读传统文化,向他们推荐好的书,教他们如何阅读经典。②图书馆应多开展传统文化读书活动,开座谈会,并设立传统文化读书角,以“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为原则,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思维碰撞显现智慧。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多有智慧的“诸葛亮”汇集一堂那是什么呢?一定会是智慧的新天地,新认识,新观念、新思维的摇篮。让有这方面兴趣的同学能坐到一起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③图书馆应增加这方面图书的订阅,同时要提高质量。好书就如同一位好老师,它能轻而易举地解开我们的谜团。
课外阅读是大学生开阔视野,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应珍惜大学学习的机会,利用好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同时,图书馆也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有效阅读和正确的阅读习惯。建立制度机制,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完善,让高校校园充满涵养正气的阅读氛围。
还有,高校图书馆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执行者、推动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图书馆阅读存在必然联系。而对于学校老师来说,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阅读指导,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藏,等待我们用智慧去挖掘。我们已故的新闻工作者周尔晋就是先例,他通过《黄帝内经》的缪刺论发明了人体X形平衡法,为成千上万人治病,人们都称他为火柴棒医生。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要营造校园的阅读文化氛围,就要把这些受益于传统文化的真实例子以讲座或大屏幕播放的形式展示给大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坚信我们的大学生会更优秀。
课外阅读以其多样性和多元化趋势占用了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大部分时间,这也是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群体的主要特征。虽然文学书籍依然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主要的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但我们也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类读物占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这是时代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将在传统文化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的背景下,通过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笔者相信在高校的助力下我们的大学生会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