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军,陈道龙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制作的产品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一种精神理念。2016 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直接关系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命运。作为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窑山制陶也不例外。窑山陶也正是因为其卓越的工匠精神而得以保护和传承。
自万历崇祯年间(1637),陈氏在万慧公从福建迁居窑山村时就开始从事陶缸制作了。至今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在当时交通、通讯落后的情况下,仍以其品质优良而名扬各省市,曾与景德镇的碗相互媲美。
陶缸品质的优劣与制作工序及制作技艺有关。每一道工序,每一次造型设计都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充满了工匠精神。
窑山传统陶缸的制作工序繁多,通常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需严格恪守规范。从挖陶土到出窑,若一道工序马虎了,产品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陶土要到地下两三米的粘土层采挖,挖掘来的粘土要炼成熟泥,在炼泥之前要把原泥洗、晒、搅拌调和。炼泥过后,便要摞泥和搓泥条、盘泥条。至此,才算有了可以正式制坯的材料。
泥条盘好后,再打坯成型,要使造型均匀细腻,工匠们要准备两把缸锤,里应外合,拍就朴素的纹饰。陶坯制好之后,根据缸坯的大小决定晾晒时间的长短。一般说来,大的缸体,冬天晾晒要3~4d,小的1~2d 就行,甚至可阴干。夏天则时间要短一些。工匠们再根据陶缸的湿度或硬度来判定是否可以上釉。上釉不仅是为了美观,还能使器皿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增强,同时也便于清洗。窑山陶的釉色不多,由于陶泥细腻粘合性强,有些甚至无需上釉。即便是需上釉的陶缸,釉浆也是经过仔细研磨,工匠们一人或多人合作上釉,釉色均匀。上好釉浆的缸坯再次进行晾晒或烘干,以便釉浆更好地着附缸体。随后把陶缸进行装窑。
装窑是窑山龙窑烧制前一道技术含量较高的工序。若未把陶缸依序叠好,就容易发生陶缸倒塌,甚至柴火过火不均。烧窑的时候,要先把龙窑窑身预热升温大概12h 左右,到升至600℃左右,再换至窑背预热0.5h。预热过后才依次从头至尾烧制。整个过程大概要20h 以上。出窑的时候依然不能含糊,要先降温冷却3~4d,这时窑内温度仍高达40℃左右,工匠们在高温下搬运成品。若过急打开窑口,陶缸容易“惊变”破裂。经过十几道工序的打磨,浑然天成、朴素大气的陶缸才能出窑呈现在人们面前。
窑山陶制品一直都在传统手工作坊制作,虽历时数百年,仍窑火不断。所产陶制品仍然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尽管玻璃、塑料制品的大量涌现,但由于窑山陶入窑高温成型,陶产品耐酸耐碱,透气性好,不渗不漏,它们并未完全被新兴材料制品所替代。尤其是它独特的工匠工艺,是其他机器制造无法比拟的。
工匠们技艺精湛,制造时遵循经验,古法制陶。陶品古朴大气,沉静内敛。炼泥会把各种原泥按照一定比例揉和一起,揉成粘性很强的熟土。再用熟练的技法把熟土中的空气排出,搓成泥条,搓泥也很讲究,需力道均匀,搓成圆形状泥条,为盘泥做好准备。盘泥要左右手配合,一静一动,盘成想要的形状。形状任工匠的想象力发挥,最终还是为功能服务,既有水缸、水壶、也有火钵、花盆,一般都是具实用功能的造型。定好型后,便用特制缸锤里外拍打,直至拍匀拍实,外缸缸锤上作了简易纹样,拍打留下纹样肌理,朴素自然。至此,缸坯成型,依据经验晾晒缸坯,再定度是否需要刷釉。
最能体现工匠技艺的是烧窑,窑山仍保持用柴火烧窑,在窑的不同位置放置柴火,预热升温,温度的高低全凭工匠的经验判定,每捆柴火的热量、烧制时间的长短、柴火的颜色变化都做到心里有数。“缓烧、勤看”,每一窑下来,保留下来的成品造型浑然天成。
窑山工匠精神一直被人称道。许多职业学校实践课都会以窑山为基地,以培育工匠精神为目的。培育工匠精神不仅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对美术专业教育同样也是一根指挥棒。
窑山产陶基地距离当地高校——上饶师范学院不远。美术院校开设雕塑、工艺、书法等专业方向。学院可以与窑山开展合作,让学生进入制陶基地,亲身体验工匠们制陶的过程。在窑山充裕的自然资源保障下,在制陶师傅们的带领下,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传统制陶的技法,同时感受陶制品的工艺及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在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既可改进造型,又可将功能与审美相结合,书法专业的学生用书法进行外观上的再表现。依据不同陶器造型及应用功能用相应的书法装饰,继承与创新并举,既有传统工艺又不乏新意。通过产学结合,一方面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艰苦劳作的品质,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种产学结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升思想觉悟和自信心。
上饶师范学院承担着培养美术人才特别是培养美术教育人才的使命。学院文化建设对培育“工匠精神”的人才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校园文化中往往忽视对大国工匠、民间艺人进行宣传。不管是社团活动、还是主题班会都很少涉及工匠精神元素,甚至所谓学院派更是对“匠”呈鄙视态度。他们更多注重的是短期内出成果。这些活动都很难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起到作用。我们要将地方传统文化与美术专业充分结合,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学院有专门制陶的工作室和场地,工具及设备都较完善。工作室内可集中展示窑山陶艺精品,通过海报、网站、微信和微博等现代媒介渠道[1],介绍并宣传窑山工匠们技艺的发展历程。通过工作室文化的创建及深入制陶生产基地的学习和实践,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趣味性,能感受工匠们严谨的制作过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对工匠精神能更好地进行培育。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工匠进校园,开展“工匠讲坛”等活动。同时,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采访杰出工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自身对工匠精神的理解相互交流,与工匠们共同创作,联袂打造精品。还可以通过竞赛让学生真切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涵。如此,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
美术专业本身需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才能打造出好的作品。技术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工匠精神,操作的规范,制作的严谨,都是成为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基本条件。课堂上,运用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创新,课后巩固熟练知识,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在一丝不苟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得以实现,实践及设计才能都不断得到锻炼,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升。创作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精心的准备,犹如窑山制陶。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学生每创作一幅作品,都会精益求精,查阅资料,互相讨论,认真打磨,最终形成创作方案,为日后成为美术专业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工匠精神提倡的是科技创新,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的重要精神源泉[2]。如今,许多行业都缺乏“工匠精神”,急功近利,纯粹讲究效率,对品质要求不高。在高校的教育中,学生也表现为只求速度、成果。如何改善这种社会和校园环境,上饶师范学院率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上通过融入工匠精神,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精神面貌明显改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用美术专业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实践能力增强并在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学生做的工艺品在兄弟院校中进行交流,甚至与外省一些企业合作,成果的呈现及成功的喜悦时时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窑山制陶工匠精神传承至今,不仅其产品历经数百年仍有口皆碑,还影响着周边人生活的态度,甚至影响着周边美术院校的教学理念,对美术院校提高美术专业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对美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