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瑾
(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室 北京 10220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纲要》,对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内容与途径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界定。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室依据《意见》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调研,从区域层面整体设计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发挥项目实验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发挥区域合力,探索推进区域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针对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结合区域实际,深入学校调研。每学期昌平区课程室都要组织开展“系列走进——”视导活动,通过课堂观摩、查阅资料、听取汇报、教师座谈等形式,指导学校三级课程一体化的开展落实情况。两年间先后走进了二毛学校、上苑中心小学、昌平二中、小汤山中学、长陵学校、昌平五中等学校,在对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全面了解的同时,关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普及与落实情况,充分调研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现状,整体了解区域学校需求。
与此同时,课程室参与昌平区教委义教科组织的联合视导。每学期昌平教委义教科都要组织各业务科室对基层学校进行联合视导,今年先后到回龙观二小、昌平一中、回龙观育新学校等学校进行视导,课程室以此为契机,深入不同学校调研的普遍需求,加强对传统文化项目研究的管理与指导。
与双向视导整合的传统文化调研活动具有普遍性,旨在引领学校以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为出发点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与学校的教育哲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调研从区域层面了解了学校普遍存在的需求与问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所反映的问题与不足,开展更合理的项目推进研究。
1.传统文化项目实验校的示范引领
在北京市新课程计划的实施背景下,昌平区以项目实验校为基地,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课程与学科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等整合实施。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铁道北小学作为昌平区传统文化项目实验校,认真贯彻文件要求,深入落实并实施学校传统文化特色教育,深化学校“识美育人,和谐共进,为学生美丽人生奠基”的发展内涵,把传统文化课程有机融合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中;进一步梳理、完善学校育人课程体系;不断尝试在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有机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努力提升教师课程研发、贯彻能力,建设一支具有文化内涵的教师队伍;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达到文化育人,给学校课程文化中注入传统文化的力量。
南口铁小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方式,在课时上落实长短课相结合,合理设计自主课时。利用晨读20分钟时间开展中华经典诗词诵读课程,中午课前10分钟安排硬笔书法课程书写经典诗词。学校自主安排课时1~6年级每班每周一节书法课,1~3年级学习硬笔书法,4~6年级学习软笔书法。除此之外学校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校本特色课程[1]。例如,学校层面规划的“追忆南口历史,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课程,就是把传统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实施;年级组层面也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课程设计展开活动,如二年级组设计的“粽飘香,舞端阳”端午节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人文素养,提高了学生劳动意识、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获得自然、人文知识。
学校注重结合自身实际,开发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詹天佑先生是南口铁小第一任名誉校长,学校开发詹天佑课程,旨在让学生学习先生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孜孜以求的匠人精神。同时,学生结合科学、历史等学科知识,利用打印笔、废旧材料等,制作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及火车模型,课程设计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技术的完美结合。
项目实验校精心设计,善于利于南口地区特色,构建传统文化为引领的学校课程体系,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有效路径,在日常教学中关注文化与课堂的有机整合,在区域传统文化项目研究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2017年6月18日,承办昌平区“追忆南口历史,弘扬传统文化——悠悠历史居庸关”传统文化项目推进研讨会,经验在昌平区乃至北京市推广交流。
2.传统文化特色校的探索实践
基于区域内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普遍调研与指导,部分学校结合实际,主动思考,自主开发传统文化特色课程,探索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体系整合路径,积极举办校级传统文化特色现场会,得到区内一致好评。
例如,昌平区南口镇小学探索开发的中华传统节日“徜徉端午,沐浴民族情”端午节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传统文化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形成该校特色课程。每年南口镇小学开展中华传统节日“徜徉端午,沐浴民族情”端午节主题综合实践展示,主题鲜明,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已经连续开展3届,获得一致好评。
昌平区平西府中心小学因地制宜,开发“玉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玉文化,并与学校“一校一品”内涵发展理念互相渗透,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助力学校传统文化特色建设。2017年9月20日,平西府中心小学召开了主题为“以玉润德,循玉启智,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基”昌平区学校特色建设现场会,展示“玉文化”浸润下的校园文化,为区域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范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传统文化教育更是一项巨大工程。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立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区域传统文化项目研究。
2016年北京教育科学院课程与教学中心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从历史、地理、艺术、军事、科技等方面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通过调研也发现,各校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也出现教师缺乏广泛、深厚的文化功底,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把握不够深入,很难驾驭教材等问题,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更好推广传统文化教材的使用,2017年3月,昌平区组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课资源征集评审活动,组织全区80所中小学参加的微课资源征集评选活动,促进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的丰富与创新。在本次活动中,共收取中小学传统文化微课资源120余份,评审出了42门精品微课资源报送北京市。随后利用“昌平区课程资源建设网络平台”,发布传统文化精品课程,组织区域传统文化项目实验校、特色校的教师观摩、学习,以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区域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区级课改刊物《昌平课改动态》进行交流,将学校优秀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发表交流,共享区域研究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课资源征集评审”和“首都原创辅助资源征集评审”活动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也能及时通过《昌平课改动态》刊发,进行推广、交流,从而实现市区资源的融通与整合,丰富研究成果,共同助力传统文化项目研究工作。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昌平区传统文化项目,充分利用该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前期分类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材料),了解传统文化研究的历史、发展、现状,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前期我们阅读了大量文献,包括《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语境与推进路径》《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平衡取向的传统文化教育论略》等,这些文献对项目研究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指导性。
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考察了解情况,直接获取相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的研究方法。区域传统文化项目研究,最常用的是调查研究法中的实地调研法,组织学校教师通过身临其境地去现场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使调研内容生动、直观,易被了解和接受。
本年度,组织项目实验校和传统文化特色校的干部教师先后走进北京市传统文化特色校,包括市级实验校朝阳区劲松四小、东城区前门小学、黑芝麻胡同小学等;区级特色校南口铁道北小学、南口镇小学、十三陵中心小学、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等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观摩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特色校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把握教材,思考传统文化课程与三级课程整合路径,促进实验校干部教师结合实际梳理工作方法,进一步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特点的传统文化教育。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昌平区2017年度举办2次传统文化主题现场会,就是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探索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针对学校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关注传统文化与学校育人目标、课程目标的整合,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学校的课程体系。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我们在“昌平区学科网站群”开辟了课程专栏,下设校本教材、开发纲要、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素材和师生作品等板块,课程室将优秀传统文化微课资源、原创资源、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好的经验做法等内容上传,进行区域资源网络共享,以促进区域内传统文化项目研究工作的均衡开展。
在为期近一年的研究中,昌平区传统文化项目组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文件精神为依据,先后走进市区级学校10余次,听课80余节。依托“昌平区课程建设管理干部高研班”进行教师培训,开展深入的学校调研、文献研究、教材研究、校本课程建设研究,并以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为先行学科。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探索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整体推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学校实践与专项教研,探索了学科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方式;开展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体系的渗透融合;引导学校开设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科教师的整合意识。目前,昌平区小学、中学及一贯制共80所学校已开设了60余门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特色校本课程。
目前北京市昌平区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建设方面已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课程实效性明显的传统文化课程。如:流村中心小学的《古韵流村》课程,以地域特色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了跨学科整合的主题课程;南口铁道北小学的詹天佑系列主题课程,围绕詹天佑精神教育主题,将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整合融通;平西府中心小学的《少儿识玉》《玉文化》课程,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技艺,丰富学生的过程体验;昌平第二实验小学“晨诵”“午读”“暮醒”课程,通过诵读活动进行童蒙养正的教育;流村中学的《龙鼓舞乐》……
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整合思想,使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体系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总体来说,可以与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园文化等学校哲学体系的结合。具体来说,可以关注传统文化授课与学科课程讲授、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家庭教育的整合,探索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实施路径。
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方面,可以在语文、历史等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尤其是要增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俭节约等美德;在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也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程和心理课程的重要作用,使思想品德教育和思政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
与校本课程的整合方面,可以通过校本必修或选修方式,开设经典诵读、书法等国学课程,保证课时;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坚持开设书法、国画、京剧、武术等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涵养品格;还可以通过组织游学等活动或以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传统教育由学校辐射到家庭、到社会。学校在完善教育体系、承担主要教育责任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学校进家庭,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展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点。例如,小汤山中学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家校的润滑剂作用。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小学生低年段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针对小学生高年段重点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使其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重点培养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引导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高中阶段则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目前昌平区的传统文化研究还停留在普遍调研阶段,不够深入、系统,接下来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要根据不同学校现有的传统文化基础来开展研究。针对基础薄弱的学校,引导学校从梳理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入手,先搭建起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群;对基础较好的学校,引导学校将已有的传统文化课程群与学校整体课程构建相融合,探索更加丰富的整合实施路径。
针对目前昌平区传统文化实验校数量少、研究积极性不高等实际问题,接下来的研究一方面要进一步梳理优秀实验校的传统文化研究体系,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现、挖掘其他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寻找其文化办学特色,使传统文化研究得以推广。
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密不可分,师资队伍对于提高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昌平区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建设也亟待加强。加强干部教师培训力度,梳理干部教师的传统文化课程意识,增加传统文化素养。应当建立相关教育培训体制,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师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