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实际的数学课堂“真”研究

2021-12-30 12:31刘景祥
科学咨询 2021年1期
关键词:预学数位儿童

刘景祥

[江苏省高邮市汪曾祺学校(小学部) 江苏高邮 225600]

数学教育主张数学学习要真正、全面、深刻地还原到学科现实、数学现实以及生活现实中进行具身学习。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中学习数学,是学习真实的数学,是真实地学习数学。数学是现实的、生活的、深刻的、全身心的,数学课堂应基于儿童、还原现实,回归本真。下面我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基于儿童还原数学本真的实践性学习案例。

一、用真空间建立真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儿童缺乏的就是空间观念,是他们学习中薄弱的环节。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操作是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学习数学知识,让儿童感知、体验真空间,建立真观念。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它的观念、它的表象的建立,仅仅靠课堂上描述是很难真正建立的,必须经过学生亲自测量、类比、想象等才能感受得到。在学生已经知道了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后,我们班接连十多天时间开展了1公顷的一系列体验活动。

课堂上,孩子们通过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得到一个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由此想象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午间活动,我带领孩子到学校操场沿着100米的跑道实际走一走,真实感受1公顷的大小;课间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体会多少个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在此基础上想象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我让他们沿着学校四周走一走,估计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再通过浏览学校网站了解学校的占地面积,以学校的占地面积为标准,与熟悉的公园、小区、体育中心等熟悉场所的占地面积进行比较,估计这些熟悉的场所的占地面积,并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准确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测。

这一系列的过程让儿童经历了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加深了它们对1公顷的实际大小的认知,帮助儿童形成了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概念。这样的经历,对于他们来说终生难忘。

二、用真预学发现真问题

课前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先决性条件,学生预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影响一节课的学习效果。课前预习,不仅仅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才可以进行的,根据教材知识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低年级时也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尝试性预习。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教给预习方法。

在很多课堂教学中,我还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老师布置给孩子的预学任务是单一的,内容和要求不明确,有的只是让孩子简单地看看书,没有明确的预学要求,课堂上也没有进行预学展评,预学只是流于一种形式。

例如,学生在学习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这一单元时,复习课上我布置了这样一个预学任务:每个人自主设计一个数位顺序表。课堂上进行预学展评,第一个孩子的设计已经非常好了,数位齐全,顺序正确;第二个孩子设计得更加完整,更加精彩,不仅有“数位顺序表”的名称,还有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没有学过的数位,这个孩子对数位顺序表的了解又更加深入了;第三个孩子设计的数位顺序表,我先让孩子们观察,再让孩子们讨论有什么问题,经过交流讨论,孩子们发现这个同学设计的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万位而不是个位,顺序写反了。

在预学展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数位顺序表中的有关知识,我顺势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孩子们在读数写数、说数的组成时结合数位顺序表来完成。例如读8500、8050、8005这些数时,分别把各个数位上的数放到相应的数位表的位置上,借此强化学生对数位表的记忆,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孩子借助数位顺序表上的对应数位进行读数、写数,说数的组成,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三、用真生活毓养真数感

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儿童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问题与数量建立联系。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儿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对于一年级孩子而言,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一般物品的价格需要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买不同价钱的商品需要怎样付钱等问题比较模糊。现在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在生活中用现金支付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采用移动支付,孩子对于人民币的认识、理解和运用缺少直接经验。在教学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一个课前实践活动任务,让孩子们利用五一假期时间,由家长陪同去超市、水果店、文具店用现金去买几次东西。在具体生活中亲身感受价钱不同的商品,购买时分别需要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各需要多少张(枚),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学生在活动中还发现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5分、2分、1分这样的人民币了。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孩子通过假期里经历的“买”“卖”生活实践,通过去用现金购物付钱,储备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这些从生活中获得的认识,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每种人民币面值的大小,了解了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孩子对人民币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简单的运用,获得的体验是丰富的、深刻的、牢固的。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数感,开阔了数学视野,全面挖掘“人民币”背后的数学文化,体会了数学的价值。

四、用真实践培养真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有趣的、有意义的、有疑惑的。数学实践课堂就是使儿童经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数学实践活动要尊重儿童的兴趣与爱好,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自由舒展身心。在我校“芝麻糖数学社”兴趣小组活动中,我经常开展一些儿童感兴趣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积极地动起来,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通过玩七巧板拼图游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拓展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丰富的想象能力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聪明,这样的想象能力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当有效果的。通过玩魔方的游戏,训练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玩魔方还能开发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力。小孩子学习、做事往往容易分心,可在还原魔方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十分专注的,玩魔方的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通过火柴棒的摆放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数字的基本特点,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判断推理、观察分析能力。

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儿童成了活动的主体,孩子们自主去探索、实践、交流。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操作活动,有利于儿童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变。孩子们从实践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丰富的、深刻的,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有利于孩子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应用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价值和魅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的、方便探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实践化”“本真化”,让数学课堂基于儿童,还原现实,回归本真。

猜你喜欢
预学数位儿童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相同数位相加减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预学
认识数位
有效预学,实现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