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清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肇庆 526238)
在当今时代,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热点话题,许多大学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者是讲座,以期通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但就目前来讲,高校毕业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刻,对职业愿景认识不到位。这就导致了不少高职生在毕业之后盲目择业,最终导致职业的整体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了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因此,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高职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今,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高职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受到来自社会、教育体制、个人因素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对社会而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高校来讲,高职生的就业率是教育部门下达的重要考核目标。在当前的高职生就业状况之下,如何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1]
首先,我们需了解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职业发展道路的筹备和计划,是一个人在工作前后或者工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主观条件以及客观条件的变化,确定其最佳的事业发展目标,并对每一步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安排的实践活动。其次,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有效开阔大学生的横向视野,使其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就业理念及提高深度自我认知的科学方式,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深入了解自身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测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如通过明尼苏达空间关系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的职业倾向;利用MBTI测评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及匹配的职业倾向;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倾向,进而了解与之匹配的职业倾向;通过对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学习,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学生用探索中发现的自己期望的岗位和自己目前的现状进行对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及学习中,着重培养自己欠缺和较弱的能力,激发自身潜能,增强自身的整体实力,最终实现与目标岗位相适配。[2]
学生在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能够对职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有效地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目标。这避免了其在择业中的盲目选择,减少了在职业选择中的弯路。学生把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从自己的长处出发,从事自己感兴趣且相对能力较强的行业。这样有利于其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个人价值。[3]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巨大。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熟悉工作,很多学校鼓励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工作实践。但是,由于目前绝大部分高职生缺乏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相关的经验,所以学校在实际的指导工作中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总结,并根据学生反馈的经验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有哪些特点,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就业指导教师也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学校联合企业,共同为高职生就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4]
在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指导老师首先要对学生的专业进行了解,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为学生分析其专业的就业方向。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专业成绩、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以及其自身特点、特长等,对学生进行详细了解,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校期间,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还可以参加用人单位的活动,从中吸取经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完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时间,提高学生整体的职业工作能力。
培养大学生自主规划能力,主要是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自主选择的能力以及制定有效策略的能力。在绝大部分就业生中,存在着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去个性化”。在就业压力以及群体意识的带动下,不少大学生在就业之后容易失去自我的个性化部分。这就导致其自我意识不够强烈,容易随波逐流,就业自控能力也会大大降低,表现出盲从的特点。因此,高职生应该树立自我规划能力,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个性化”让企业眼前一亮,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5]
总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价值是值得研究的。在高职生就业指导中,职业生涯规划还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高职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