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峰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社会改革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长期以来公共治理中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合作管理已经成为公共治理的新形势。这种多元化管理的方式更能在政策和制度方面创新,对维护社会秩序,创建和发展新型社会、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对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系统地进行看待。
这种治理方式指的是强制性的采用政府治理的方式,采用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式对社会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本身将政府机构放在核心位置,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强权现象。同时,这种管理方式还难以兼顾社会的各个方面,整个政策的制定与社会的吻合性并不高,容易造成各种矛盾。政府部门在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可以通过组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队伍提高生产效率。
与利维坦治理路径不同,民营化治理路径指的是依据社会的各界力量处理社会公务,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由于利维坦的治理理论方式过于理想,其在现实生活中容易滋生腐败,危害群众的利益。民营化治理路径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从而形成相应的市场化治理模式。就治理社会的机构而言,民营化治理路径更加多元,不仅有专职政府、私营企业、当地居民,还有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民间组织与社会大众都能向社会主体提供公共物品。然而,这种治理路径由于权力过度分散,有可能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对社会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
电子化治理路径指的是通过电子技术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技术与资本和劳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化治理路径起源于办公的自动化和自动化系统。公共部门当前已经开始使用先进的电子化软硬技术设备确定政府机构及其运作的流程。由于技术的进步,电子技术可以取代部分实体管理。由于电子化治理路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完成信息的流动,因而这种治理路径也受到人们的青睐。
网络化治理是将公私网络合作和电子化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网络化治理路径的内容具体包括组织网络和技术网络两个方面。网络化治理路径可以细分为一站式政府治理路径、市场合作网络治理路径以及公民合作网路化治理路径。这种治理路径更加具有多元性,不仅在参与管理的群体数量上有所增多,同时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便利性,整个管理也变得更加透明。[1]
各类组织和技术都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公共产品,但由于属性的差异,提供产品的类型和数量也有一定的不同。由于社会群体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分为政府、企业、居民、第三部门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政府部门由于受到公共需求和公共授权的影响,其本身受到权威性的影响。然而,在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利益问题也存在腐败的风险。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的是盈利。技术和专业化的生产系统是企业创新变革的重要动力。另外,在利益之外,企业还能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公民个体既有懒惰,也有逐利的特点,更有努力工作和勤于奉献的一面。因此,企业在集体行动上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由于自身在税务、资源方面也可能酿成悲剧。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变革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技术本身具有非常明确的工具性特征。
对公共治理的路径进行选择时,我们还应该根据公共产品的性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公共物品可以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公共池塘资源与俱乐部物品三种。纯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外交、灯塔、社会秩序、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基础研究以及空间技术等。公共池塘资源指的是具有竞争特性,但无法做到排他的公共资源,如草原、河流、森林以及地下水等。俱乐部产品指的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做到轻易排他的物品。公园、道路、能源、通信、道路等都是俱乐部产品。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部门只能提供纯公共物品,像公共池塘资源和俱乐部资源构成的准公共物品需要有一定优势或者私人根据利益主体来确定。[2]
公共需求来自于社会的人群。因此,公共资源也是向相应的组织和群体供给。对于公共治理而言,我们需要明确公共治理的主体类型和治理者。因此,由于主体类型的差异以及资源的不同,整个公共治理工作也该具备一定的多元性特点。公共服务的需求者与攻击者、社会与政府之间存在一种人为的划分。现代国家的治理多半来源于纯粹的政府统治和公民自治。但实际上,对于公共治理工作而言,它并没有那么绝对。因此,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主题的差异,选择利维坦、民营化、电子化以及网络化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由于不同的治理路径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各种治理路径的优缺点。我们可以采用民营化的治理路径对利维坦治理方式进行约束,保证政策的有效性,还能有效缓解腐败问题。利维坦治理方式权力的集中方式也能提升治理的效率。电子化的治理方式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这对新时代的快节奏生活具有推动作用。在治理方式的选择上,我们还应该结合其他路径提高治理的人性化。网络化治理的综合性较强,但需重视信息流通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舆论走向,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就当前社会的发展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人们对社会资源的需求量和需求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公共治理工作而言,我们应该提升其创新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治理方式,在应用新技术进行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带头作用以及党组织的监督作用,不断推出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并做好落实工作,确保治理效率。以公共交通旅游纠纷为例,即便法律在纠纷的规定上明确了索赔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法律对运输企业本身有一定的保护性规定,因此,我们在落实措施的过程中,对运输企业的责任限额、运输企业不能履行承运合同时的免责理由等内容也做了相关规定。这样在运输企业不能提供约定承运服务时,就能免除相关的责任。然而,旅行者在向公共交通经营者进行追偿时,也会受到抗辩,导致自身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因此,针对《合同法》和《旅游法》认识不一致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司法解释,通过不断完善法律规定的内容来缓解矛盾。在具体的完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公共交通经营者的法律责任进行调整。就当前纠纷事故发生后,由于公共交通经营者违约造成的问题,我们通常只能向旅行社索赔。这种规定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事故发生时会涉及三方利益主体。因此,法律规定也应明确三方的具体情况。只有充分发挥法律的约束力和公信力,才能促进我国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3]
综上所述,公共治理体系的改革在技术的推动下可以解决新的社会问题,缓解矛盾。公共治理体系的变化也象征着治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变化。尽管社会自治的功能属性在不断加强,但政府部门和党组织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多元高效、人性化的治理方式将成为公共治理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