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创新研究

2021-12-30 12:31刘思洋
科学咨询 2021年1期
关键词:礼仪用人单位大学生

刘思洋 赵 彤 郑 涵

(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1)

大学生在高校阶段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重要阶段,也是其沟通能力、礼仪应用能力增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礼仪素养,是否具有实际的沟通礼仪应用能力,对于大学生在高校期间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与亲人关系都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大学生沟通礼仪的素养对于教育部提出的建设和谐校园,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而青年的综合素质对于国家的发展、青年自身都极其重要。总书记的指示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部提出高校大学生应具备的五项通用能力中明确指出沟通能力、礼仪应用能力对于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然而,我国高校在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方面与国外高校、国内的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开创我国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新局面是一个紧迫的命题。

2015年长春工程学院成立专门的课题组,针对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展开专项研究。自2015年至2019年,课题组先后调研了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等为代表的国内30余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先后实地踏查了欧亚集团、一汽集团、中东集团、老板电器、扬子江药业、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30余家用人单位,通过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发现除专业能力要求之外,92%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沟通礼仪能力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100%用人单位认为毕业学生沟通礼仪的能力十分重要,认为沟通礼仪能力是初入职场大学生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的最重要的能力,该能力对于学生快速融入团队、构建和谐同事关系、展现高效的执行力等有直接的联系;另外,用人单位对于新入职大学生沟通礼仪满意度比较低,只有42%用人单位基本满意,58%用人单位不满意;对当前高校的沟通礼仪教育不满意的占82%,基本满意的只有18%。调研还发现我国高校目前除社科类专业开设《商务礼仪》或《管理沟通》课程之外,其他专业基本没有针对学生的沟通礼仪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就业面试基本都是临时抱佛脚,缺乏对沟通与礼仪的基本认知,高校对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是不争的事实。高校短期内解决对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缺失也存在诸多的困难,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等。既要面对高校这种沟通礼仪教育的缺失,又要切实提升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就需要转变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与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课题组提出在掌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把学生的手机、电脑、高校教务系统、典型企业有机连接起来,通过开发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公众号对大学生从大一入校就进行系统的沟通礼仪教育,阶段性对学生进行沟通礼仪能力的测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生在公众号号学习表现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奖励,实现沟通礼仪教育跨专业全覆盖,激发大学生学习与应用沟通礼仪的热情,通过沟通礼仪教育,规范自身行为,促进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促进同学之间的有效沟通,疏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压力,帮助大学生夯实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恋爱观,提升学生整体沟通礼仪素养,提高就业达成度与质量,增强学生在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沟通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国外,西方礼仪发展历史比较悠久,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社会逐渐成熟。在我国有许多礼仪专家学者都对礼仪的教育和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总结,像《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等,但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礼仪的相关研究就非常少,相关的实践内容几乎空白。当代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沟通礼仪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功的重要意义,甚至出现了很多学生对基本沟通礼仪常识的全然不知。[1]

如今,国家对于沟通礼仪教育愈加重视,教育部在2013年就明确提出高校大学生要具备五种通识能力,即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沟通能力、礼仪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但直到今天,从高校的角度讲,教育部提出的五种能力的教育是缺失的。从社会资源看,沟通礼仪培训的网站、公众号资源,基本只聚焦在大学生就业阶段以及职业成长阶段,对于大学生本科四年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如何提升沟通礼仪能力的教育资源极为匮乏。[2]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创新路径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确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高校沟通礼仪教育的开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创新,通过创新开创我国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新局面。

1.教育主管部门要承担起推动高校沟通礼仪教育的管理责任。教育部已经明确了高校大学生需具备五项通用能力,那么有谁监督落实,尽到监管责任?很显然,责任在直辖市、省及自治区的教育厅,因而,要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水平,各省、自治区的教育厅应出台与教育部的配套政策,通过严格的考核措施,督促、检查高校开展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执行情况,并组织牵头开展省级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能力竞赛,重奖参赛学生与指导教师。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聘请知名企业的人力总监到各高校进行巡回演讲,让高校领导、高校教师、高校学生认识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沟通礼仪素养与能力的需求与标准;并建立专家库指导各高校具体实践。

2.高校作为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平台应承担起主体责任。首先,高校要注重沟通礼仪教育的师资培养,专业的老师做专业的事;其次,高校要开发精品课程,如《商务礼仪》《管理沟通》等纳入公共必修课程;并对应用沟通礼仪教育公众号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按照每学期0.25学分予以奖励,总学分控制在2学分以内。鼓励各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与沟通礼仪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重视沟通礼仪的学习。

3.用人单位要在推动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用人单位要参与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确认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促使高校认知沟通礼仪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特别是就业阶段、工作5年内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以及用人单位突出强调的团队、执行能力与沟通礼仪教育的关系。我们要通过产学研平台构建,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以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推动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3]

4.教育软件开发的深度融入将加大推动高校大学生沟通礼仪教育的开展。高校大学生学习与沟通礼仪主要针对就业招聘等环节,社会上的教育培训、相关软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招聘这个环节,而忽略了大学生在高校从大一到大四成长过程中的沟通礼仪教育,和谐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恋人关系、亲人关系都与学生沟通礼仪素养息息相关。因此,教育软件开发企业应根据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开发相应的APP或公众号平台,并与高校深度合作,通过学习奖励学分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大一开始通过公众号平台学习沟通礼仪,应用沟通礼仪。通过四年的沟通礼仪学习,我们要切实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沟通礼仪素养,提升学生沟通礼仪的应用能力。

总之,只有实现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高校学生、用人单位、教育软件开发企业“五位一体”的联动,才能将高校沟通礼仪教育落到实处。我们要通过沟通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改变当前大学生的精神面貌,让学生在高校的成长有“礼”随行,有“礼”可依,让大学生学习沟通礼仪、应用沟通礼仪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和习惯行为,为和谐文明校园的建设,为高校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做出每一名大学生的贡献。

猜你喜欢
礼仪用人单位大学生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1.举证责任倒置对劳动争议仲裁有什么意义?
筷子礼仪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礼仪篇(下)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