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剑,王艳晖
(桂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民族服装结构作为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服装设计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承载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美学观念,也阐释着变迁的历史文化、时代特征以及社会的发展。在民族文化观念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要素的综合影响下,少数民族服装结构形成了构思独特的款式造型、结构特征以及造型技术。独具民族符号特征的民族服装结构,蕴含的结构造型方法、规律以及传统服装结构观念意识,可以为当代设计师的设计创作提供灵感与素材。把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不仅符合时代的潮流趋势与社会需求,而且促进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融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服装教育者应该关心的问题。
《服装结构设计》研究服装结构的构成特征、变化规律,即造型技术、表现手法。它是一门以服装的二维平面形式,即以服装结构制图来阐述和表现服装结构的内涵、各部位的相互关系以及分解与解剖服装构成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跨学科、综合性、重实践的特点,主要涉及艺术和技术两大领域,是沟通造型设计和服装工艺之间的桥梁。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对服装结构、人体结构、结构设计原理和服装制图方法的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人体结构、服装结构与服装造型的关系,学会运用《服装结构设计》的原理,将款式设计转化为服装结构设计,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设计能力。
将民族服装结构融入《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传统民族服饰中智慧的结构特征与观念,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认识,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关于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无论是服装的形制造型、材料运用、制作工艺、色彩、图案等表面的服装构成文化特征,还是服装社会、心理、民俗、审美情趣等深层面精神文化,都有较多的探索。然而,依托服装形态最根本的服装结构特征却相对较少,原因有两个:一是当下学生对于服装设计的学习带有一种重设计轻工艺的思想倾向;二是民族服装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要想深入了解民族服装结构相对较困难。然而,若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服装,分析服装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有必要从裁剪和结构的角度来研究民族服装的体系。
服装设计的要素可以大致由廓形、结构、材质、色彩、工艺、图案等组成。结构作为服装设计元素之一,服装结构设计是改变服装样貌与风格的重要要素,丰富的服装结构变化是服装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衡量设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当下在服装廓形的变化几乎没有创新空间的背景下,结构创新是服装设计的重要途径。服装结构是设计思想可行的重要保障,现代的服装越来越注意到服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服饰所具有的款式多样、形制丰富、结构独特的特点,能够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创作灵感和设计素材参考,尤其是在民族风越来越盛行的今天,从民族服装结构中获得设计要素的来源,成为设计师进行创作的一种重要设计手段。民族服饰文化能够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但是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运用不能只顾面子,而要看透里子,需要设计师对传统的民族服装结构与蕴含在结构中的文化内涵有深透的理解,才能很好地挖掘运用民族文化与自己的设计创作相结合。因此,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民族服装结构特征的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可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也是民族文化传承最基本的方式。文化的传承一直从两个维度延伸,后代通过前代“传递”的文化得到生存和发展,前代通过后代的“接力”而实现文化延续。所以,文化传承既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也存在于自然选择的规定之中,是人类文化理性的选择,但更少不了人们的主动性行动而为之。这种主观性的行动主要体现在个体与个体间的学习和相互模仿,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使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下一代人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对于文化传承的实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经过教与学的教育过程使文化得以延续。学校教育体系以民族文化为教育内容,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传承,民族文化传承通过学校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作为民族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更应该有义务与责任去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将少数民族服装的结构特征融入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学生既能继承民族服饰文化,又能创新运用,使民族服饰文化得以繁荣和传承。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能够体现出民族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社会状态。《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传统核心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完善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因此对于在该课程中融入民族服装结构特征,授课教师需要考虑民族服饰的特殊性,对课程体系做相应的调整,并辅以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专业大纲体系内的某门课程教学独立出来作为单一体而存在,在结构设计课程中结合民族服饰结构特征这一点更为重要。每个民族服饰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要深入了解民族服装的结构特征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民俗、审美情趣等背景。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讲解,但是仅仅通过结构设计课程上的一点点讲解是不够的。应当采取这样的策略,即通过先期课程的知识内容为其融会贯通进行讲解,一方面,通过先前的知识积累和吸收,加深学生对该民族服饰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为后续《服装结构设计》课程进行铺垫,易于吸纳、转接和利用知识点。要做好这样,需要各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相互沟通、协调配合、统筹安排。
从大部分学校开设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课程来看,与民族服饰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的课程有《中外服装史》《民族服饰研究》《中外设计史》等,应加强这些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有目的、系统地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背景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安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收集资料,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校外环境下,达到探究式、发现式自主学习的目的。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历史、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民族服装结构特征学习的兴趣。不同课程间相互引导、铺垫、渗透,课程衔接关系做好,将民族服装结构文化学得透彻,引导学生去寻找适当的技术手段以及理论支持,这一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深厚,有着丰富独特的民族服装结构。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民族服装结构特征时,需要考虑民族服装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首先关于是教学内容的安排,即民族服装结构的选择。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不可能对每个民族的服装结构都面面俱到,可以采取分地区、分形制的方式,选取有代表性的民族服装结构作为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作相应的授课计划安排。而对于更具体的教学思路,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服装的形制入手,分析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服装结构,分别从服装上衣的衣身、领子与袖子结构,下衣的裙子、裤子结构着手;二是阐述其独特的造型思想,并对隐藏在民族服装结构中的深层结构关系作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将服装实物、服装文献以及现代服装结构理论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考虑与传统教学内容的对比与衔接,其作用除了对民族服饰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之外,还能够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上得到提升。通过对实物的测量,获取原始的服装结构数据,从民族服装结构的构成关系、变化规律等进行分析梳理,同时注重不同民族服装结构背后蕴含的构成内涵与造型观念的归纳与总结。除此之外,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装结构,把其结构的特点、构成规律以及方法步骤等进行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民族服装的结构。通过对《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整合,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民族服装结构与传统《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很好地融合。
3.3.1 民族服装结构的改良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需要通过课堂上教师对服装结构的造型方法、构成特征、变化规律等知识有一个基本了解之外,更需要学生动手制图,开动脑筋研究才能深刻理解其原理、方法。但在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的今天,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通过基础结构、基本原型的理解,进行再设计、再变化。对于民族服装结构的学习更应如此,除了学习结构构成规律与方法,还要深入研究其结构内涵与造型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和认识,在保持原有服饰风格、文化内涵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运用现代服装制版技术、结构构成方法,结合设计要求,从服装结构的角度对一些不足的、不合时宜的传统民族服装结构进行适当的改进与创新,作探索性尝试,使民族服装结构关系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穿着需求,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价值。通过对民族服装结构特征的改良探索,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与理解,注重创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民族服装焕发出新的光彩,促进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3.2 民族服装结构特征的设计应用
随着时代的前进,继承固然重要,在继承中创新更为重要。学习民族服装结构,对其不合时宜的服装结构进行再设计的改良探索,最重要的还是将其应用于设计。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民族服饰的美学风格设计元素为现代服装艺术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造和思维空间,应用民族服饰的结构与形态外观是一种普遍的设计手法。民族服装结构的应用,可以从服装的廓形和服装的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展开,一种是对服装外轮廓的借鉴,一种是参照服装的内部结构关系,既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通过深入研究民族服饰的结构,结合自己的创作思想,提炼其精华,对民族《服装结构设计》应用可采取解构与重组、变异与夸张等方式,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构关系。同时,在对民族传统服装结构的应用时,应该提取民族服饰具有代表性与符号性意味的外形结构和形态、内部结构等要素作为第一选择,可使设计作品更具表现张力。民族服装结构在设计上应用除了必须考虑款式造型、人体特征、工艺手段和服装材料外,还应该考虑使之具有现代社会的审美价值,贴近市场和保持与流行趋势同步,这是民族服装结构特征设计应用可行的重要条件。
将民族服装结构特征纳入服装结构教学课程中,不仅能够传承与发扬民族服装结构的结构方法与思想观念,而且使《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在传统文化与新技术碰撞间相互融合。在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把优秀的民族服饰的结构特征、方法、规律以及观念意识很好地教授给学生,为学生拓宽设计思维和设计观念,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给现代《服装结构设计》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