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与绿色资本:构建资本有序流动体制与机制研究*

2021-12-30 10:25曹梦石徐阳洋陆岷峰
南方金融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碳资本绿色

曹梦石,徐阳洋,陆岷峰

(1.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 香港 999077;2.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6;3.南京工业大学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1816)

一、引言

工业革命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而全球资源的总量是相对固定的,这就导致全球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经济发展与全球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逐渐演变成为全球重要问题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大势所趋。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①资料来源: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中国政府网,2020-09-22。。发展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的低碳经济,是新时代中国为世界环境保护作出的又一大突出贡献。

低碳经济实际上是要求经济达到绿色的一个概念。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必须借助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带动资金和技术向低碳领域倾斜。但是社会资本具有逐利性,具有逐利性的社会资本会流向高收益的行业,推动一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可能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不一致,导致老百姓利益遭受损失,从而阻碍“双碳”目标的实现,这种资本是无序流动的资本。相对而言,金融资本被监管部门所监管,其流动相对科学、规范。在金融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引导和要求下,金融资本也会流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领域。无论是社会资本还是金融资本都应该有序扩展,服务民生,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这也是绿色资本的内在要求。

虽然资本是逐利性的,但是绝不能阻碍“双碳”目标的实现,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积极发展以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本为内核的绿色资本,构建良好的资本运行体制机制,是经济新格局下经济社会对资本市场的迫切要求。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资本逐利性的研究

陆岷峰(2021)认为,资本具有天然的逐利性,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资本总是会流向利润较高的行业。当资本流向某个行业时,会快速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当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可能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左,行业利润率也会不断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资本就会流出,行业可能走向没落。陆岷峰和张欢(2021)认为,当前火热的平台经济就是资本发展的结果,平台经济虽然可以快速做大市值,但是会因为低价占领市场从而产生垄断现象,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出现与民争利现象,也容易出现网络安全事故,因此应该对资本的流动进行引导。高伦(2021)认为,资本具有量大、高流动性和集聚性的特点,改革开放后大量资金进入中国,流向房地产、金融业、互联网等行业,资本的逐利性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关于构建资本运行体制与机制方面的研究

陆岷峰(2021)认为,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资本的流动在前期会促进行业的发展,但是到了后期就会加剧行业泡沫的形成,因此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对资本进行干预,既不能让资本过快进入某个行业,也不能让资本过快撤离某个行业。陆岷峰和徐阳洋(2021)认为,构建适应新时代资本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刻不容缓,资本能够释放巨大的生产力,这种力量既能促进经济飞速发展,也能导致经济的快速低迷,应该通过灵活的政策扶持、指导,对资本流动及时给予窗口指导。陆岷峰(2021)认为,在经济新格局下,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使节能环保等行业得到支持,将社会资本变成实现“双碳”目标的工具,加强对社会资本所有者的管理,了解其动向,制定规则并使社会资本根据规则有序流动,加强社会资本道德伦理的培训、教育、引导。

(三)关于发展绿色资本和抑制资本无序流动的研究

陆岷峰(2021)认为,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不断索取与世界资源总量相对固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应积极引导资本流向低碳产业、流向绿色产业,在引导资本流向的过程中应该辅之以配套的政策支持。陆岷峰和葛和平(2021)指出,积极发展绿色资本有利于国家的宏观政策目标,资本天然追求利润,但是低碳产业、绿色产业通常是利润较低的行业,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给予配套措施,提高这些行业的利润,这样资本才会流向这些行业。陆岷峰(2021)认为,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绿色资本,使其有利可图,同时向金融机构提出加大低碳产业以及绿色产业信贷投放的政策要求,通过激励的方式发展绿色资本。

陆岷峰和欧阳文杰(2020)认为,无序资本和绿色资本是相反的概念,无序资本是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形成的,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而绿色资本是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支持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的长期发展。资本的发展要契合国家方针政策,否则就是无序资本,无序资本的危害较大。当前互联网行业受资本青睐,很多互联网平台掌握大量的国民数据,一旦出问题,风险将会呈现倍数级放大,因此资本要为国家经济服务,同时也应该受到国家的监管。

综上所述,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总是流向利润较高的行业。一旦资本的流向偏离国家扶持的产业,就会呈现无序流动的趋势。推动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资本的发展刻不容缓。虽然目前学术界对资本的无序性及危害已经有所认识,但对于如何实现无序资本向绿色资本转化、构建促进绿色资本发展的体制与机制方面研究还不多。本文的价值在于通过分析资本的特征属性,探索资本对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资本无序扩张的危害强调应该坚持资本的有序扩张,发展绿色资本,积极为实体经济服务。

三、无序资本与绿色资本的比较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资本的扶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资本的支持,但是资本具有一定的特征属性,只有深入分析资本的特征属性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引导资本为绿色经济服务。

(一)资本的本质特征与属性:逐利性与社会性并存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就是专门进行投资以获得收益的本钱,是人类用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工具,资本总是处于运动中,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范畴,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一旦出现市场失灵,国家将会干预,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很强的调配资源能力,一旦发现市场发生不良配置会加以干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流动性不会像在资本主义经济那么强。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1.逐利性

资本的逐利性主要表现为资本总是追求高收益。资本是有时间价值的,不同时间的资本具有不同价值,资本的闲置也可以当成资本的损失。作为获得财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资本一旦进入某个行业或者被投资出去,必然会谋取超过本金的收益,这就是资本的逐利性。企业进行资本运作,资本不断渗透到企业的再生产中,并在此过程中改变其形式,参与产品价值形成过程,推动劳动者劳动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以生产出商品并进行销售,从而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资本具有逐利性主要是因为人具有逐利性,资本是由人去运作的,而人在市场经济中是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控制资本的贪婪其实就是抑制人的贪婪(陆岷峰,2021)。

2.安全性

作为一种谋取更多利益的手段,资本并不一味地追求增值性,还会注重自身的安全性,这种安全主要是保证资金不受损失。资本的逐利性在于追求高收益,强调增值,而资本的安全性在于强调保本。资本的逐利性与安全性呈现互相约束的关系。在资本市场上,产品的高收益必然伴随着低安全性,低收益的产品其安全性通常较高,而资本要追求的是具有高收益、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的产品。这就要求在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均衡,在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者中选出最优组合。此外,在国际投资中还要考虑汇率风险等因素。通常情况下,非金融机构的资本对收益的偏好强于对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偏好,金融机构由于资产大部分来源于负债,其对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偏好强于对收益性的偏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经济发展比较缓慢、GDP增长率不高,说明该国国内资本的流转较慢,缺乏收益率较高的产业,资本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就处于停滞状态,并且会逐渐向国外流动。

3.流动性

资本的流动性是资本作为本金在市场上进行投资或投机然后收回本金,同时在市场不断流转、持续获得收益的过程。资本为了获取收益必须处于不断的流动中,资本的流动速度越快通常代表其获得的收益越高。如果资本停滞在银行账户上,说明资本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也就无法获得较高收益,因此只有充分自由流动的市场,资本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通常情况下,资本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呈同方向变化,流动性较高的资本,其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4.投资标的高虚拟性与投机性

一国金融市场中不仅存在本国资本,还充斥着大量的国际资本。实际上,国际资本很少投资实体经济,国际资本通常会在全球有价值的证券与货币市场寻找机会,在每时每刻的市场波动中赚取利润,虽然这类国际资本会提高资本输入国的金融市场活跃度,但是这类资本投资的标的具有较高的虚拟性,并且资本的投机动机很明显。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这类国际资本并不会增加就业机会,相反一旦国际资本大规模撤离,很容易发生金融危机,其带来的破坏性甚至不亚于一场战争。

资本的上述特征决定了资本通常存在无序扩张问题,资本可能不按国家引导和提倡的方向进行流动,而是在不该扩张的领域流动,大大浪费资本这个稀缺资源,可能在未来形成重大问题,影响高端科技创新的发展。如果不进行适当引导和控制,资本将会大规模地流向互联网行业,产生众多互联网所谓的“创新”模式,而这些模式基本都是通过前期“烧钱”快速抢占市场,培养用户习惯,在全国或者局部地区形成垄断或相对垄断,后期提高产品价格以赚取高额利润,社区团购就是比较典型的模式(陆岷峰和汪祖刚,2021)。

(二)资本无序扩张: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

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只要利益足够大,资本甚至可以突破法律的底线。资本的无序扩张往往表现出垄断的特点,首先收购行业排名靠前的企业,然后低价挤压行业其他中小企业,最终控制或者相对控制整个市场。互联网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一些互联网巨头提供的服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满足人们的支付、出行、娱乐、购物等需求,但是大量的国民信息同时被采集,一旦发生信息泄露事件,后果十分严重,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因此,资本的无序扩张可以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1.助推行业泡沫产生

无论是国际资本还是本土资本,在市场上流动时都追逐利润,当资本快速进入某个行业时,该行业的资产价格会迅速上涨,欧洲有郁金香泡沫,美国有互联网泡沫,我国有近十几年的房地产行业泡沫。以我国房地产行业泡沫为例。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很快,很多城市的房产价格已经翻了两三倍,远远超过同期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房地产价格上涨原因很多,但资本的大规模流入是非常重要的推手。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持有房地产,有些上市公司一年的净利润还不如一套房子的价格。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宁愿冒着流动性风险也不愿意大幅降价销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存幻想,认为房地产行业后续仍然会有大量的资本进入。

2.诱发通货膨胀

资本需要不停的流动,增值性的内在要求导致资本必须不断进行投资,投资房地产、大宗商品、工业基础原料等国内外资产,导致这些商品的价格持续走高,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另外,国外资本如果在短期内大量流入国内,为了维护汇率相对稳定,央行需要在公开市场进行冲销,被迫向市场投放相应金额的基础货币,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物价、诱发通货膨胀。

3.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近年来资本带动的线上经济,其发展的理念是开放、平等和自由。但是随着行业进入者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纷纷使出各类“法宝”争夺优质客户,抢占细分市场。企业如果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后来居上的竞争者所淘汰,企业之间互相比拼的就是资本实力,这导致资本进入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企业,后续还会不断增投,热衷“赢家通吃”,通过低价排斥竞争对手,占领市场,这种业内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内卷化”的趋势。有一些互联网巨头偏离了自身的定位,企图通过“二选一”等方式垄断市场,商家入驻这家平台就不能入驻另外一家平台(霍梅妮,2021)。商家还需要给平台缴纳一定金额的佣金,且金额也在不断提高。有些平台通过大数据杀熟等方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有甚者泄露客户隐私,让客户饱受骚扰电话之苦。

4.阻碍制造业稳步发展

在我国实体经济中占比很大一块就是制造业。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劳动力成本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10%,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企业产品出口价格远低于其他国家,极具市场竞争力,因此大量的资本集聚到制造业当中,我国经济也开始腾飞,一跃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的利润持续走低,我国制造业的价格竞争力被削弱,这也导致资本开始远离制造业。根据迪普思数字研究所在江苏苏南某地的一项调研显示,市镇规模以上的企业60%以上的利润不再投资制造业等产业,而是转移到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买地、买楼等现象盛行。很多企业甚至上市公司不再专注本行,而是纷纷进入房地产等行业。有些企业打着“扩大产能”的旗号,向银行申请贷款,然后买地盖楼,一跃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前几年,国内一些地区出现了银行贷款规模增加但是工业增长速度放缓的局面。资本对虚拟经济、房地产等产业的热衷以及对制造业的远离,不但会引发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等问题,也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

5.危害国家经济安全

当前国内互联网经济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垄断的现象,同时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这是资本无序扩张的结果。一些互联网巨头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和资本优势,不断进行现金补贴或者以资本投资快速抢占市场,然后通过优惠等手段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引发不公平竞争的现象(陆岷峰和徐阳洋,2021),同时也对生态圈的用户进行大数据杀熟等违法违规行为。一些互联网巨头的种种表现符合垄断的特征,这不利于商业社会的良性竞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许多互联网巨头的背后都有国外资本的身影。国外资本输入中国,将美元资本投入到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这些互联网企业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近期在美国低调上市的某网约车平台企业,因为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国家网信办审查,审查期间暂停新用户注册,与之相关的25个手机软件也被国家要求下架各大应用市场。经济的增长是有限的,国外资本获得的暴利是从无数普通百姓身上获取的,这一点在互联网行业已经得到印证(陆岷峰,2021)。

(三)绿色资本: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资源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全球气候和环境的恶化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风险,也让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包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绿色资本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我国经济量质并举

改革开放后,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经济增速非常快,其中外国资本的因素功不可没。198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仅为9.2亿美元,2020年已达到1340亿美元。外国资本流入中国,一方面带来了企业家人才和企业家精神,弥补了国内投资能力的缺乏;另一方面缓解了国内制度性约束和技术性约束。特别是外资引入到东北和西部地区,可以弥补这两个地区的资金短缺,促进其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本土资本也开始崛起,其流动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的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绿色资本的作用进一步被放大。绿色资本是在考虑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资本投入以实现盈利的资本,是能够推动绿色GDP增长的资本,是具有社会责任的资本。绿色资本形成的绿色生产力,在生产上表现为实行清洁生产,即省能、节料、无废或少废的物资循环型生产;在产品上表现为小型化(少废料)、多功能(用处多)、可回收利用,对环境污染少;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生产过程既是产出过程,也是防污和治污过程。

2.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资本通常站在市场的最前沿,对市场信息的捕捉能力很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还是个农业大国,第一产业在经济占比达到28.2%,第三产业在经济占比较低,仅有23.9%。随着资本的流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本土企业在管理、资产质量、产品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市场竞争结构也有所转变,企业可以合并重组,技术得到升级,规模化优势明显。在此背景下,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开始快速崛起,其中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保持较高占比,产业结构从农业为主转向工业制造业为主。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10年以后,国家探索绿色发展理念,绿色资本的作用进一步放大,流向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服务业以及金融科技等产业,而传统制造业逐渐转变成智慧制造、智能制造,向绿色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开始代替人类劳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为代表的新型科技发展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架构得到升级。文化、旅游、餐饮、消费等产业逐渐线上化,整个经济的线上化程度得到提高,绿色经济的占比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占比日益上升, 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之和,达到了54.5%。

3.创造数字红利

由于成本、利润和时空等多种原因的影响,绿色资本不断离开传统线下经济,流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线上经济,推动了互联网技术向经济的渗透,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得到推广应用,线上化的网络程序被大规模开发,软件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技术投入、软硬件设备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增加的产业逐渐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位置。规模经济效益更加明显,通过提高商品产量、增加商品差异化来降低单位成本,通过发展企业的生态圈来获得利润。由于绿色资本流入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将市场中的服务企业、消费者以及商户等市场主体互相联接在一起,有效地整合了线上和线下资源,拓宽了服务边界,提高了服务密度,新的工作岗位、新的职业、新的服务需求层出不穷。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到便利的各种服务。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由于技术的升级,很多传统组织模式、架构以及价值链被重新塑造,非接触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类产业逐渐走向“云端”,新的消费模式不断产生。此外,由于平台经济的发展,一些平台企业对于主动参与的用户给予较好的奖励,用户既是内容的生产者,也是内容的消费者。信息的精准匹配将控掘未被充分使用的用户资源,全面提升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创造更多的数字红利(陆岷峰和周军煜,2021)。

4.增加就业机会

绿色资本总是在不断流动,需要企业和人去运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渠道地引进外商投资,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外资大规模进入加快了我国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速度,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与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借助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机制,国内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各类市场主体应运而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大规模推广,各种类型的低碳、环保、节约型企业以及技术型企业越来越多,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5.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

工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双碳”目标的确立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价值逻辑,彰显了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大国担当,有助于中国引领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但是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需要绿色资本的流入、发挥绿色资本的作用。绿色资本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是衡量人类生态智慧水平的指标和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指标。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绿色经济体系,无论是民间资本还是金融资本都高度重视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资本主要流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及生态经济三大领域,从而加大对碳减排、可再生能源、低碳项目的投资。

四、构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绿色资本运行体制与机制

资本的无序扩张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中国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扩张的老路,及时遏制资本的无序扩张、积极构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资本运行体制和机制刻不容缓。

(一)通过财税政策激励绿色投融资

资本的流向动力是逐利。可以通过市场化配置手段,比如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方式,使需要被支持的行业得到资本的青睐,使资本有利可图。具体来说:第一,对于绿色产业给予贷款贴息,并设立专门的绿色贷款风险准备金,分别由中央财政以及地方财政按照比例出资,对因支持绿色产业遭受损失的信贷资本进行适当补偿。第二,对开展绿色创业企业投资的资本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对投资绿色产业、扶持绿色高新技术的资本在其获得投资回报时减免企业所得税,扶持绿色环保企业优先上市,进一步拓宽绿色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第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绿色产业,积极利用各类资本工具,借助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态,为绿色环保产业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其进行节能减排。

(二)建立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与绿色绩效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金融机构的高管薪酬考核中,通常采用经济指标,较少考虑环保指标,因此很多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忽略总部对绿色产业支持的要求,过分关注经济指标,将过多的金融资源投入到高污染、高消耗、低产能的行业当中,其他提供民间投资的机构也存在类似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第一,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在绩效考核中建立绿色金融扶持考核以及问责机制,在部门以及分支机构考核评价中,加入当年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并进行量化。第二,推动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信息统计,披露银行每年给绿色产业提供的贷款信息、保险公司给绿色产业提供的保险和理赔信息、证券公司给绿色产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信息等。第三,在国内探索上述措施的试点,可以先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局部试点,然后将成功经验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

(三)加大对绿色资本投资方向的引导力度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益的行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资本甚至会越过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为了提高长期竞争力,企业应当将更多资本用于改造升级、技术迭代、产品升级,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最终提高企业利润。当前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是绿色产业、低碳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等。这些行业有大量的项目需要资本支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资本投资:第一,加强对资本的引导和约束,推动民间资本走向理性化,降低其投机的动机。第二,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社会资本知晓哪些行业是国家扶持的,哪些行业是国家限制的。第三,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监测力度,防止贷款企业以购买设备、扩大产品、技术升级等名义申请贷款,实际上将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可采取资金流向倒查三级等措施,一经发现这些情况金融机构可立刻抽贷并要求提前还款,监管部门可对金融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并处以罚款。

(四)加强对垄断资本的监督与管理

资本之所以无序扩张,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监管,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监管真空。一些资本进入互联网领域后迅速占领市场,成为行业巨头,进而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开展不正当竞争。为此,需要加强对资本的监督和监管,探索既促进市场发展又规范资本发展的新路子。第一,注重分类监管、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本实行差异化监管,以鼓励、规范发展为主,以解决问题和挑战为重点,形成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生态,引导资本流向绿色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第二,在金融监管方面,逐步实现功能监管取代主体监管,弥补监管空白,提高监管效能。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要识别平台的本质,如果平台的用户规模超过一定数量,其经营活动应该被高度关注。第四,积极发展监管科技,传统监管方式和手段具有滞后性,难以跟上市场的快速变化,应该充分发挥科技赋能监管作用,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体系,完善监管的覆盖面(陆岷峰和王婷婷,2021)。

(五)不断完善引导资本有序流动的法律体系

资本的无序扩张本质上是资本逐利性的表现,过度追求利润会扼杀行业的技术创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在互联网行业扩张中,资本更多地关注流量,而不是行业性的创新。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21年的八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第一,加强对反垄断的立法工作。对资本的并购、扩张进行规范,企业并购、扩张不能违反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不能损害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将资本的发展限制在法律范围内,不断弥补法律空白。第二,加强对滥用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限制资本对用户数据的过度使用,对违规使用个人信息、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第三,加强对引导资本有序流动的立法工作。可考虑制定出台《资本有序流动引导法》,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支持的行业,辅之以宏观调控政策,使资本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双碳资本绿色
绿色低碳
澳科中意:为“双碳”出份力
——专访河北澳科中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显洁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