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网络新媒体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2021-12-30 04:54郝晓飞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信息

郝晓飞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从2019年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们可看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较2018年底提升0.5个百分点。在各种新兴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信、微博、抖音、直播等[1]应用已经融入不同行业,深受高校大学生的欢迎。目前,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及决策判断的主要参考,对大学生的学习就业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活动期间,为提高教学的效果,需要利用新媒体对学生的信息源进行有效把握,提高教学效果。

一、新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课题。新媒体APP存在较大的风险和问题。这些问题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可忽略的。为了增强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作用,并整体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大对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变革的研究,综合提高新媒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果。因为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最新信息及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及社会活动都要靠新媒体平台。这更突出了新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应用网络新媒体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比例达到99%,且每一个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期间都会用到网络新媒体软件,每天手机上网的时间几乎都在1个小时以上。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学生会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发表个人的看法及意见,同时接受腾讯、微博、微信等推送的内容。在这99%的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甚至会花费8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网络新媒体上了解相应的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学生了解热点新闻的主要途径,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更改的生活习惯。[2]

三、大学思政教育的网络传媒特征

(一)平台化

大学思政教育的网络传媒特征最明显的就是平台化。网络平台是网络新媒体信息传输及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平台具有高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利用各种社交平台解读大学教育内容,及时获得思政教育知识的相关内容。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可以在网络传媒平台上,了解时下的热点话题。这些话题大多来源于生活,与大学生的生活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因为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年龄段方面比较统一,社会地位相等,所以,在进行思政教育时,网络传媒的平台化特征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二)效率化

与传统的媒体传播技术相比,网络传媒是一个虚拟化的平台。它可以极快地传播信息,是新时代的新型媒体传播技术。而且,网络传媒的信息传播内容和方式对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的信息传播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新信息的获取欲望,因此,在进行思政教育时,教师使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可以为教育过程带来极大的便利。

(三)多样化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技术,网络传媒在技术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又有虚拟性[3]。因此,网络新媒体平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例如,在对同一新闻进行报道时,不同的互联网平台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也能看到不同方向的专家对同一事件的看法。目前,我国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仍存在较大的漏洞。因此,网络传媒平台上存在虚假信息泛滥的现象。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及是非观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从这一角度分析,在进行大学思政教育时,网络新媒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课堂教育或新媒体教育时严格控制这些负面影响,让学生在网络传媒平台上获取更多的正能量。

四、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生动性对单一的思政教育方式构成挑战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用传统的方式对“90后”“00后”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已经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可。而且,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匹配度相对较低,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很难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堂存在死气沉沉的现象,而课堂外却生机勃勃。甚至有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并不会产生影响。这充分体现出使用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思政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思想引领性不足

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APP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交、获取信息和资料的主要途径。可以说,它们是大学校园的标配。与此同时,在大学校园中,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表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这催生了各种类型的新思潮,如泛娱乐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引发了学生非理性的情绪。在各类思潮不断碰撞的背景下,学生内心的思想活动不断丰富,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人生观、价值观、信仰等,表现出较强的多样化特征。从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程度来看,与传统的模式相比,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教育工作的进展相对较快。但也因为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教师无法对相应内容进行严格的管控,容易造成不良社会思潮的出现,所以,学生和教师需要抵制不良社会思潮,健全机制,严防虚假信息进入思政教育活动。

五、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一)利用新媒体创造性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活动

对教育思路和教育途径进行创新和开拓,是大学生思政教育日常活动开展的主要突破点。而对于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对教学内容赋予新的创新元素也是非常必要的。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取社会上的思政信息,并及时反馈不同的意见,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师也需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入热点思政信息,展开理论教育,为学生构建有效的网络信息交流渠道,提高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效率,如利用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多元化的渠道开展思政教育的宣传,利用公众号实时推送信息,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活动等,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思政教育逐渐生活化。

(二)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新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可对大学思政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教师需充分利用相应的引导作用,打造舆论基地,积极掌握舆论的主导地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以社会舆论的方式充分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宣传内容和宣传手段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丰富相应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将新时代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的成长教育有机融合,真正激发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思政教育活动中,网络新媒体的应用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主要趋势。而且,网络新媒体的使用也对大学思政教育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实际教育过程提供了更多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大学思政教育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程的兴趣,积极参与思政课题的探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是,网络新媒体平台上也存在信息虚假、垃圾信息过多等问题。大学思政教育教师和学生都要抵制这种不良信息的传播,保证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观念的养成。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信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订阅信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