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参与基层精准扶贫的实践育人作用

2021-12-30 04:54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冷棚新村精准

陈 凯 张 英

(沈阳化工大学:1.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理学院 辽宁沈阳 110142)

精准扶贫的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基层党员干部和各个单位派驻的“第一书记”深入农户,了解基层群众困难现状、致贫原因,分析解决困难的办法、致富途径,在国家现有政策基础(危房改造、低保政策、医疗救助、教育帮扶等)上发展集体经济,精准对接,精准帮扶,帮助贫困人口真正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1],真正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理应响应国家的扶贫号召,勇于承担社会重任,结合扶贫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拓宽大学生的实践教育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大学生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如何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如何为社会作贡献。

目前,高校的实践育人机制、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活动效果不理想,活动面窄,报告流于形式,不能全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践体制有待加强。

社会实践是一门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面向基层,直接参与脱贫攻坚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鲜活的大讲堂。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教育平台,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工作,切实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深入基层,走进贫困地区,走进贫困家庭,不仅能看到百姓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能亲眼看到基层扶贫干部任劳任怨、不畏艰难、默默奉献的精神[2],为老百姓谋幸福的责任担当,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基层老百姓勤劳朴实,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状态也将鼓舞大学生奋发图强,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推动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一、精准扶贫工作经验

实践是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说服者。2020年8月,沈阳化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姜妍志愿服务队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来到了辽宁省阜新市大巴镇车新村参与调研考察,切身感受新农村的变化,通过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感受农村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将相关工作经验归纳如下。

(一)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党员率先垂范

车新村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持续强化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凝聚力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好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统筹协调,不断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车新村党支部坚决贯彻上级指示,大力夯实基层堡垒,真正把党的各项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发挥好“第一书记”的指导帮带作用,充分发挥村支部党员力量,打造能打硬仗的队伍。

党支部是脱贫攻坚的强有力推动者,党员是脱贫路上的行动者和带头人。车新村党支部在宣传党的富农政策的同时,制定和实施脱贫计划,选准发展新路子,创建农民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把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有效组织起来,推动产业发展、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实现叠加效应,增加土地流转、合作社分红,促使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成员立下了军令状:“抓不出成效就集体辞职,群众不脱贫决不罢休。”他们提出三个“必须”,即支部成员必须带头干,党小组长必须带头干,党员必须带头干,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日常学习、科技创新、创新创业等活动中,应以在精准扶贫中展现出先进性的基层党员为楷模,激励自己,沉下心来,敢于挑战,赢得信心,赢得胜利。

(二)形成精准脱贫“车新模式”

按照党中央关于“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要求和市、县、镇、村四级书记加“第一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车新村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00多万元,创办冷棚葡萄产业,成为“东北冷棚葡萄第一村”。近几年,村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 500万元,发展冷棚葡萄2 000亩,土地流转27%,每亩冷棚葡萄纯收入2万多元,成为全村农户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摘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18年,合作社给39户贫困户、97口人每人分红500元;2019年,为了巩固脱贫质量,每人分红500~1 000元不等,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与稳固脱贫成果的目标,全村冷棚葡萄人均增收5 000元。2019年,车新村新建设100亩精品李子和100亩鸡心果园,持续巩固拓宽产业项目,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逐步增加,成绩喜人。这是国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效能的典型案例。

二、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

高校实践育人应该跟精准扶贫政策有机联系并保持一致。高校应以实践育人为主线,拓展实践育人渠道,借力精准扶贫,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实现多效并举,多方联动,实现教育精准扶贫。高校开展实践活动,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上下功夫。脱贫攻坚的社会实践正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

(一)大学生参与地方精准扶贫工作是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

脱贫攻坚是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高校是人才、科技的聚集地。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的体现,又符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要求[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摆脱落后贫穷、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二)大学生参与地方精准扶贫工作能给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大学生参与扶贫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教育帮扶。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短缺的问题,高校可以定点帮扶,定点支教,让大学生与贫困家庭孩子“一对一”结对帮扶,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感受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榜样的作用是积极的,有感召力的。

2.发挥专业优势。高校可在科技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发展等方面献计献策。

3.助力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滞销或农产品售价低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大学生可以组建销售平台,利用自媒体等各种平台帮助农民打开销售渠道,形成长效赢利机制。

大学生参与地方精准扶贫工作的社会实践,既能提升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能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基层实践能够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更能让他们以实践强化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基层精准扶贫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身体力行,俯下身子,走向田间地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大学生脚踩大地,心系祖国,用深情奉献乡土,用行动表达热情。实践的经历能够让大学生丰富学识、磨练意志、锻炼品格,结合民生与国情教育,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让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往他们心里走、往深里走,真正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冷棚新村精准
【辽宁】致富典型引领高素质农民增产增收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冷棚在一八四团果树越冬中的应用
大庆冷棚提子栽培技术分析
精准的打铁
大叶芹冷棚绿色栽培技术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评比的春雨,浇灌新人新村新貌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