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珠
(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 精神二科,广东 江门 5290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之一,其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活动与周围人群不协调,多见于青年人员,给患者的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相关研究显示,抗精神药物和护理相结合有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其具有一定的缓解精神障碍的作用,但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培训,导致整体干预效果不理想[2]。基于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是一种家属与医护人员相结合的较为新颖的护理模式,其具有专业的人员讲解有关该疾病的知识,同时家属参与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积极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
选取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2018 年3 月-2019年3 月收治的6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23~48 岁,平均(32.56±4.25)岁;病程1~5 年,平均(3.24±1.45)年;体质量45~72 kg,平均(60.42±5.26)kg。试验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4~49 岁,平均(32.65±4.68)岁;病程2~6年,平均(3.67±1.52)年;体质量46~77kg,平均(60.52±5.35)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组间可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已由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纳入标准:①精神分裂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诊断标准;②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量表)评分≥60分;③会说普通话,沟通无障碍者;④患者家属同意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书。
(2)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肺等严重脏器病症;②已确诊为恶性肿瘤;③具明显药物或者酒精依赖;④不遵循医嘱服药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加强疾病及相关知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及住院期间基础护理等,给予鼓励促使其能积极参与娱乐活动,如棋牌、看电视及报纸等,同时给予患者常规心理疏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①由专业人员向家属讲解家属参与式护理的优势,并得到一名家属全程固定参与配合。该家属每周至少看望患者2 次,1h/次;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讲,发放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手册及资料等,组织观看疾病相关视频,定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及讲座,强化疾病认知,期间适当进行心理障碍疏导,纠正患者与家属的错误行为及认知;③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发病的原因,尽量避免患者发生不稳定情绪,并教会在患者发病时应如何应对;④告知家属患者按时服药的必要性,并在交流中向患者讲述按时服药的好处,叮嘱家属定时定量督促患者服药,学会辨别患者是否服药,避免患者发生漏服药、藏药的现象;⑤叮嘱家属帮助患者进行独立性锻炼,如拖地、擦桌子等;⑥家属应陪同患者参加团体活动,提高患者日常社交的积极性;⑦日常中家属应该与患者多沟通,方便及时发现患者情绪的波动。
①比较两组社会功能,采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定,主要分为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范围14~56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低;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社会功能,该量表分为各维度,总分为100 分。71~100 分无缺陷或有轻度缺陷;31~70 分中度缺陷;低于30 分社会功能低下,且需积极社会支持及严密监护;②比较两组病耻感,通过中文版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价病耻感,含4 个维度(24 个条目):社会隔离、社会排斥、经济不安全、内在羞耻感,采用李克特4 级评分法,总分96 分,得分越高代表病耻感越重;③比较两组危险性行为,采用我院科室自制暴力危险行为评分量表评价,量表克朗巴哈系数0.845,重测信度0.994。含3 项即自残自杀危险行为、暴力危险行为、外走危险行为,评分越高患者危险行为越严重;④比较两组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
应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 <0.05 有统计学意义。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DL 评分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而PSP 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IS 评分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I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SIS评分比较(,分)
干预后试验组危险行为三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危险性行为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危险性行为评分比较(,分)
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虽不明确,但可由受到心理无法承受刺激而诱发,故稳定患者的情绪至关重要,其发病多涉及到患者的认知功能,一旦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将会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及社交[4]。相关文献中已报道,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及病情的进展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心理创伤程度严密相关,且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到外界刺激极易出现恐慌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其自身幸福感[5]。传统使用的常规护理干预虽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但并没有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因此亟需寻找有效方式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其社会功能,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乐观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
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注重家属的协助作用,其主要通过向家属讲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进而达到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同时促进家属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患者感觉到来自家人的关心,它还提倡家属和患者共同参与团体活动,以此来达到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鼓励患者与他人沟通,勇敢的交朋友[6]。ADL 评分代表患者的自理能力,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组成,可通过多方面来评估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7];SIS 评分代表患者因自身疾病而深感内心耻辱的体验与感受,病耻感会影响到患者各个阶段,如就诊态度等,可作为评价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价指标,以评估患者当时内心的情感。PSP评分代表患者的个人与社会表现,可作为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的灵敏指标,为患者的康复程度提供测量标准[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ADL 评分、SIS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PSP 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病耻感。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注重亲情的温暖,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且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提升适应内外缓解的能力,以改善其暴力、外走或自残自杀等危险性行为。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危险行为三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性行为。家属监督并叮嘱患者按时吃药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主要原因,经过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的患者社交能力得到改善,且发病次数减少,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良好,患者及家属易接受该干预模式[9-11]。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及配合度。
综上所述,基于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其危险性行为,缓解自我病耻感,提高满意度及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