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波
摘要:生态水平是衡量城市发展狀况的关键指标,生态则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核心要点,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是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内容。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切入,明确了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融入城市规划设计的意义,提出生态城市规划思路和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设计;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是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所衍生出的新型社会关系,以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为基本前提,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与自然相协调的效果。落实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可为一体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
1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融入城市规划设计的意义
(1)满足城市持续发展需求。以常规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为基础,为之引入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从而满足城市的持续发展需求。作为城市规划和设计者,必须对绿色发展等新型理念形成准确认知,以低碳、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引导城市走绿色发展之路,扩展“绿色生态”的覆盖范围,使其延展至经济、农业等领域中,全面满足城市发展要求。
(2)提升城市规划设计合理性。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压力过大等,诸如上述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出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局面。在生态城市理念的支持下,可以改变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固有模式,城市规划更具合理性,给城市的持续发展创设了优良条件。
(3)丰富城市建设内涵。受惠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与此同时对精神文明的要求较以往也大幅提高,在此社会背景下,城市建设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具有必要性,可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所提的要求。生态城市规划项目中,可在常规建设领域的基础上融入经济、文化等层面的理念,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关于生态规划图,具体如图1所示。
2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
(1)优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最为根本的在于突破传统生产及生活模式的约束,以降低碳排放为基本目标。此外,要重视水、土地等资源的利用价值,以合理方式避免浪费现象,针对各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要以妥当的方式将其处理。
(2)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城市当地的自然资源极为宝贵,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尽可能降低对城市原自然风貌的影响,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同时,还要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达到各类基础设施效用最大化的效果,使其成为居民生活的便捷工具。
(3)优化产业结构。从城市发展需求入手,结合市场运行规律创建一套覆盖各大产业的发展结构,同时通过政策手段引导产业的发展,控制高能耗产业的规模,实现向绿色低碳产业的转变。同时,兼并发展文化和服务产业,以满足市民在精神文明层面提出的要求。
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3.1合理设计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规划主旨是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在规划层面上,要从城市的特色出发,明确规格与建设的侧重点,提出特定阶段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充分彰显出城市的特色。在设计层面上,要高度注重城市景观与产业结构的融合,并合理规划住宅区,以“为市民提供舒适居住空间”为前提。根据生态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景观设计要围绕自然景观而展开,如道路两侧景观的规划要与周边环境和建筑在空间上形成协调关系。从园林设计来看,针对存在江河湖的城市可在其两畔打造城市公园,发挥出自然资源的价值,使其融入至生态城市建设体系中,此后再融入城市文化,丰富城市人文内涵。关于工业领域的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可持续循环理念。此外,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创建环境测评体系也至关重要,通过此手段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更好地消除环境污染现象。
3.2优化产业规划水平
工业是助力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力量,为满足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则要针对传统的工业产业结构采取优化策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遵循科学、低污染、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规划中,要对工业的区域划分形成科学的方案,将产业与住宅区有效分离。主城区是市民生活的主要空间,要求高污染产业远离主城区。在工业厂区的规划工作中,风向是重点考虑因素,应尽可能消除工业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且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城市可视为综合发展体,因此要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双重要求,在二者间寻找均衡点,摆脱单独在某一领域发展的局限性。
3.3重视交通体系规划
交通是城市的主动脉,具备高效运行能力的交通体系是提升城市发展速度的关键。从当前状况来看,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多,因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持有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带来道路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且车辆行驶产生的尾气污染也尤为严重。因此,若要建设生态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一套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生态城市发展助力。而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形成科学规划方案外,还要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应养成公交优先的出行理念,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则要加强引导,特殊情况下可给予适当的经济支持。经上述多条途径打造成熟的城市公交系统,有效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工作。
3.4完善城市绿色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城市对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现有的城市规划中,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仍无法满足现有城市发展水平,需不断重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污水处理方面适当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在环境卫生方面,采用多种垃圾处理方式,将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各个城市需建立自己的垃圾分类体系,完善并推动垃圾分类的各项制度。规划中要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疏通现有城市排水通道,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对雨水进行资源化利用。
3.5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现阶段,市民对城市品质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经济发展这一层面,绿化建设已然是评定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指标。生态城市规划工作中需形成科学的绿地布局方案,尽可能提高绿地利用率。根据城市结构布局特点加大绿地建设比例,采取点、线、面相串联的方式,形成绿地结构。以不影响城市自然布局为基本前提,适当融入人文景观,结合城市发展状况,通过妥当的方式将自然与人文融合,提升城市建设的协调性。此外,居民住宅区对环境要求相对更高,可采取设置绿地的方式使住宅区与产业园区分离,在保证城市建设的前提下形成完整的生态连廊。关于生态城市房屋的建设布局,如图2所示。
3.6积极普及绿色运动
绿色运动最初盛行于西方国家,通过绿色理念的引导作用,深度整合多个领域知识,其中较典型的有绿色资源的正确运用,此方式是减少煤炭使用量、提升环境效益的重要举措。根据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以风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生产形式已经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在为人们提供电力服务的同时也有效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此外,工业发展也要融入绿色理念,在其引导下改进产品生产模式,提升其环保效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3.7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根据我国城市分布特点,大部分采取的是依山傍水的发展模式。在展开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时需要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在长期的自然演变下,形成的原始自然生态系统具备极为可观的调节能力,是改善环境状况的重要帮手,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于生态城市发展事业而言具有积极意义。形成规划方案后将其落实到位,要加大对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应当明确的是,依托人工力量创建的生态环境虽然可行,但实际应用效果远落后于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原始生态系统是基本出发点,根据城市建设状况寻求结合点,以合理的方式适度开发原始生态资源,采取有效的人为保护措施,在维持原始生态面貌大体不变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为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助力,最终提高生态城市的建设质量。
4结束语
立足城市发展现状,放眼未来发展目标,融入生态城市理念,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要以合理的方式规划绿地分布,牢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托原始生态系统的优势,辅以人工发展手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同时,此项工作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关键,因此必须在此方面下足功夫。
参考文献:
[1]刘洋.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104-105.
[2]甘春阳.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分析[J].居舍,2019(36):4.
[3]李凯欣.关于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探究[J].居舍,2019(29):106
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31000058CBF12F-BFC1-4DD9-9E82-CCD3283EB8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