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让民心“触手可及”

2021-12-29 07:45汪茂盛冯驿驭
当代党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险峰办事经办

汪茂盛 冯驿驭

9月29日上午10点,重庆市社会保险服务系统3.0正式上线。

一分钟、两分钟……一天过去了,整体系统如预期一般运行平稳。重庆市社会保险局公共信息处党支部书记、处长王险峰悬着的心暂时落下了。

社保,关系着千万百姓的生活。而重庆关于社保服务系统改革升级的“战斗”,早已打响。

社保办理从手工记录到各区县单机属地经办服务1.0,再到金保工程全市联网专岗办理2.0,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2019年,市社会保险局按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部署,围绕“一窗综办、全渝通办、优先网办”建设目标,启动了社会保险服务系统3.0建设工作。

兩年苦熬 啃下升级硬骨头

2021年的中秋夜,市社会保险局公共信息处的灯还亮着。

距离新系统上线仅剩约一周的时间,王险峰和同事们仍在办公室忙碌。这种忙碌,从社会保险服务系统3.0建设启动后就一直持续着。

2019年10月,市人力社保局成立了社保业务流程再造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项办公室,由相关处室抽调的同志组成工作专班开展集中攻关工作。作为公共信息处处长的王险峰深知此次任务充满挑战。

时间紧。要将社会保险服务事项梳理、经办流程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两年时间内实现从“0到1”的突破,似乎不可能。

难度大。社保服务系统极为复杂,涉及114个大项,若干个小项。如何划定业务的风险程度?如何根据风险程度制订复核流程?如何让不同的用户使用系统时找到对应菜单并提交申请……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摆在工作小组面前。

“我们决定先进行办理项目梳理和流程设计。”王险峰说,“只有先把办理项目分门别类,流程规范落实好,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

说着容易,实则困难。仅一项养老保险金补缴业务,就涉及14项经办流程,整个系统的前期梳理工作量可想而知。

但改革势在必行。

梳理项目、匹配政策依据、设计后台审核流程……整个小组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方研发公司的帮助下,一项项流程在系统上得以呈现。

终于,2021年1月,工作小组联合研发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封闭测试。4月,市社会保险局又邀请各区县社保经办人员开展了多天的仿真测试。

项目缺失、分类错误、流程重复、反馈有误……工作小组不断记录仿真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工作小组针对各类问题以及各区县的反馈,不断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反复测试。在保证系统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后,9月20日,工作小组又对新旧系统进行了为期7天的数据迁移与系统磨合。

“现在新系统已经运行了一个多月,从各区县的反馈来看,运行良好。”王险峰的脸上洋溢着自豪。未来,市社会保险局还将针对新系统召开多次培训,助推社保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办”赋能 助推服务蝶变

9月29日,社保服务系统3.0正式上线当天,前来市社会保险局办事大厅的天府矿务局职工总医院办事人员大为吃惊。

明明处在社保办理的高峰期,办事大厅却不见人挤人、排长队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每个窗口都秩序井然。

“新系统实行‘全渝通办’,我在这里提交申请后,系统便转送到北碚区的经办单位,由那边办理好,不用我来回跑,太方便了。”该办事人员感叹。

不仅是企业,办事群众也纷纷点赞。

“查询一个档案,过去需要30分钟以上,现在缩短到不到30秒”,“以前不同的业务要在不同的窗口排队,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

依托新系统,市社会保险局创新打造综合柜员制。“一窗综办”使服务效率大大提升,并且可通过“渝快办”、“重庆人社”App、重庆人社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网上办理72项业务;“优先网办”让群众足不出户便能享受社保服务。不仅如此,市社会保险局还结合群众办事特点,首批推出3项高频次社保业务“打包办”,12项业务现场“即时办”,15项服务业务一小时内“快速办”。

在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一支“个个懂、人人会”的经办服务“铁军”。

为保证系统上线后顺利运行,全市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强化新业务流程和系统操作培训,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开展仿真测试。从“固定办”变“任意办”,从“有人做”到“都会做”,重庆市社会保险服务系统3.0勾勒出一条向上的服务转型曲线。

下一步,全市社保部门将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并行,以“智慧人社”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构建更加完善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四级经办服务体系便民服务水平,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向基层服务平台延伸,更多服务事项实现“全渝通办”、“优先网办”,让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实现群众办事“马上办、线上办、就近办”。

二级复核 筑牢系统“防火墙”

社保服务系统的复杂性源于申请人员的资格认定与项目资金认定。不同项目涵盖的风险程度是有区别的,比如,个人社保参保证明查询打印项目与参保人员基础信息维护项目,明显后者所需的材料和审核流程比前者更复杂。

为此,重庆市社会保险服务系统3.0在140项业务中植入了259个风险防控点,对关键业务点强化一级、二级复核,进一步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社保服务曾经使用纸质复核,一是群众准备材料容易跑很多趟,二是后期整理资料会存在遗漏、错放的情况,现在有了新系统作支撑,复核效率提升的同时,系统对每一项关键业务都有提示,确保了操作必留痕。”经办人员说。

针对智能技术使用困难的人群,市社会保险局还推出了亲情代办业务,即使用“重庆人社”App,1人可绑定4人的代办服务。代办服务的出现,一方面便捷了群众,另一方面也对代办者的身份认证复核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系统通过人脸识别、身份后台核实等多重关卡,将关键业务的复核做得更为严格有序。

除此之外,新系统还建立了社保大数据分析监控平台,能够实时对经办业务类型、办事频率、等候时长等社保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对全市42个社保服务大厅的360度实景监控,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便于精确管理、精细服务。

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市社会保险局正继续将建设重庆市社会保险服务系统3.0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为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群众提供“一窗式”、“一门式”、“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保经办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猜你喜欢
险峰办事经办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为女儿为情人大肆敛财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险峰·秀水·奇洞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无限风光在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