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茜
“就扎根在这里发展,不走了!”2021年7月,曾经决定再也不回村的钟明怀再度回到大渡口区跳磴镇金鳌村,加入桃产业发展队伍。
如今,和他一样决定回村发展的村民越来越多。从不愿回到主动回,村民的决定源于金鳌村党组织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的转变。
选好“主心骨”,迸发战斗力
7月的一天,快速吃完早饭后,党员钟荣全拿上扫帚出门了。
几天前,金鳌村遭遇强降雨天气,山上的碎石被冲落到公路上,严重影响村民出行。为此,金鳌村党支部发出号召,动员党员清扫公路。得知消息后,钟荣全与村里其他十余名党员积极响应。
此前,村里组织的大小活动,鲜有人参与,而像清扫公路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是无人问津。
“原来的党组织软弱涣散,陷于空置、流于形式,班子队伍战斗力不强、党员作用难以发挥,就连组织本身都很难运转,更别说带领群众做事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欢道出实情。
选准一个人、带好一支队伍,才能振兴一个村。2019年,大渡口区委组建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组,针对金鳌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意见,并指导其逐一整改。
工作组一方面全面摸排掌握金鳌村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情况,采取外出引、本村找等方式,寻找村党支部书记合适人选;另一方面,实行农村大学生源头培养、定向培养、提前培养工程,为村党支部储备后备力量。
彼时,在江北区务工的刘欢被组织选中,回引到村任职。
到岗后,在工作组的指导下,刘欢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扎实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活动。同时,刘欢以村“两委”干部、村内党员骨干为主体,设置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用各项措施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也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刘欢说。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制订和出台,金鳌村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积极投入到金鳌村的建设和发展中。
今年2月,金鳌村一处林地因村民用火不当被点燃,钟荣全发现后,立即拿上灭火设备上山灭火,防止火势蔓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80岁高龄的老党员鲜昌吉带领村里其他党员自发组建“草帽”志愿队,主动参与到巡逻、宣传防疫政策等活动中。
当洪水来临时,金鳌村13名党员自发组建党员突击队,与村干部一道冲锋在前,连夜组织村民紧急避险。
……
“现在金鳌村党支部的党员们能冲锋在前,带领群众打硬仗。”刘欢说。
做好“贴心人”,连起千万家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纵横乡间田野,绿意盎然的桃林覆盖了原来的荒地,不时有汽车在路上驰骋。
“现在路修好了,比以前方便太多。”村民易思友清楚地记得,以前的村道坑洼不平,雨后出行必须穿雨靴,道路又窄,错车困难。
“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成为当地群众的期盼。
得知群众诉求后,金鳌村干部迅速行动,协调推进相关道路建设,并动员党员参与其中,查看施工质量、协调工程进度。对于群众不理解的问题,党员干部主动上门宣传解释、协调解决方案。大家齐心协力、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地推动各项工作展开。
很快,金沙路、土金路、金鳌山片区环线道路成功建好,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数十年的出行难题。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在哪里。”刘欢说。
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利益诉求,金鳌村“两委”建立完善了“村—组—户”三级体系,同时在村干部全员包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由村干部联系重点对象、党员骨干联系帮扶困难群众,每半年遍访分包农户一次以上,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
在此过程中,村干部将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形成大事、小事、私事“三本账”,严格实行清单管理、挂单推进、办结销号。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村干部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长期卧病在床的杨中义,居住的瓦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村“两委”立即协调相关部门为其修整房屋;村里水资源缺乏,村“两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金鳌村改造了2300多米的自来水管网,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难题。
村干部的真心付出,换来的是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后的民意调查中,金鳌村村民满意度达100%。
“现在走在路上,村民老远就给我打招呼,招呼我进门坐坐。”这让刘欢心里暖乎乎的,“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才能团结更多群众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当好“先行者”,跑出加速度
7月22日,大暑。
炙热的太阳把田地晒得滚烫,李荣平专注地观察着地里的桃树,记录其生长情况。
“桃树是能让我致富的宝贝。”李荣平对这些宝贝珍惜得很。
但此前村里动员村民发展桃产业时,李荣平并不积极。
金鳌村地处金鳌山顶,地势开阔,长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两年前,村“两委”计划依托地理优势,引导村民发展桃产业。
“春季赏桃花、夏季卖桃果,从而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刘欢说。
但当村干部拿着规划图挨家挨户宣传,向村民介绍发展特色产业的想法时,却引来村民的不解。
“没经验,树种不活怎么办?”
“树结果,卖不出去怎么办?”
……
面对质疑,刘欢和同事们早有准备:“大家别担心,我们已经找好了专家、技术员、农村致富先进典型来村里开展技能培训,还准备与相关部门对接,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这边政策宣传不断,那边党员带头干。村里十几名党员带头流转土地,种植桃树苗。
“好,我相信你们。”看到党组织的行动,李荣平也加入进来。
愿意相信党组织的不止李荣平,有的村民将闲置多年的土地重新整理,种上桃树;有的村民辞去外地工作,回村种桃树……
村“两委”也顺势而为,成立金鳌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盘活闲置林地、果园等资产,引导村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方式入股,构建起覆盖全体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获得投资性、财产性、工资性收入。同时,金鳌村引进企业建设“义渡桃园精品民宿”,打造“金鳌村登山步道”,修建富有鄉村乐趣、融合亲子体验的“七彩稻田”。此外,为延伸产业链条,金鳌村还大力推行贡菜种植计划,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添新动能。
今年5月,村里第一批桃树丰收,卖出了好价钱,种植户喜笑颜开:“好日子来了!”
从软弱涣散到产业兴旺,从人心散乱到凝心聚力,如今的金鳌村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后劲和活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