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

2021-12-29 00:00:00李玉林
军嫂 2021年3期

我和窦立芳、刘明华的情谊要从1974年说起。一晃,我们认识快半个世纪了。

1974年,我们三人同时从辽宁盘锦的同一个生产大队参军,入伍到吉林省海龙县当装甲兵。不同的是,我和窦立芳是辽宁鞍山下乡知青,刘明华是当地农村青年。

我们三人交往甚密,无话不说。所以,那时无论谁谈了对象,都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其他两人,一起“考察”是否合适。

最早谈对象的是窦立芳,他在当兵前就喜欢一位初中女同学。当年,我们初中毕业后就下乡或者参加工作,窦立芳和喜欢的女同学虽然一直书信不断,但服役期间那3年他没回家探过亲,不知这几年,女同学是否喜欢上了别人,便让我有机会回鞍山时帮助考察考察。

1976年底我提干后,借调团部机关工作,刚巧有个出差机会,顺路回了一趟鞍山。在家的3天时间里,我抽出小半天时间执行窦立芳交代的“考察”任务。当时,那位女同学在市肉联厂工作,我打听到姑家的一个表姐,刚巧与她在同一个单位,而且她们彼此认识。我便让表姐以介绍对象为由,探探她的口风。女同学没有丝毫犹豫就拒绝了表姐:“我已处了对象,而且是现役军人。”得知消息,我便让表姐引路去了这位女同学的家。

一进门,看到墙上镜框里摆放着窦立芳的戎装照,我心里就有谱了。女方知道我的来意后,显得很激动,迫切地询问起窦立芳的情况。其间,她的眼晴几度湿润,并对我说,她爱着窦立芳,并且会一直等着他……

回部队后,我把“考察”结果向窦立芳作了“汇报”,还把女同学为窦立芳织的吸汗衣领、买的手绢和一封亲笔信转交给他。看到窦立芳欣喜的模样,我知道我光荣完成了任务。

1977年12月,窦立芳服役期满,退役分配到鞍钢工作。

1978年春节,我回鞍山探亲,经熟人介绍,也处了个对象。她是一位白衣天使,高高的个子,白白净净,显得很斯文。她每次来看望我父母,都拎着水果等礼物,很懂礼貌,而且十分愿意嫁给军人,我觉得很满意。探亲时,我特意带她到窦立芳家串门,其实也是让他认识一下,帮我把把关。窦立芳领会我的意图,便常跑医院。他在医院的光荣榜上看到了我的准伴侣被医院评为口腔科先进个人,就对我说:她的工作能力和思想品德都很不错。

一次,窦立芳又偷偷去医院“打探”情况,在医院走廊和她撞个正着。她笑着问他:“别躲呀,你是来看病,还是……”问得窦立芳满脸通红。后来他把“考察”情况告诉了我,说她医患关系良好,在医院的口碑也不错,是个好女孩。

窦立芳点头通过后,我和对象的关系就正式确立下来了。回到部队,见到刘明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看照片,汇报我的恋爱情况。听说窦立芳“已阅、同意”后,他也点头“批准”了。

1978年4月,“三姐妹”留影。由左至右:窦立芳妻子王娟、刘明华妻子张英显、李玉林妻子魏春妍

我爸妈也对她很中意,常对我说:“你在外安心当你的兵,我们在家有‘大夫’照应着呢!”

说起刘明华的恋爱经过,还真有点好事多磨。

刘明华是农村青年,高中还没毕业,就和长他1岁的鞍山市一个女知青谈上了恋爱。刘明华长相英俊,干农活有窍门,又肯干。女知青性格温和,长相漂亮,干农活时常常被分在同一个作业组,时间一长,暗生情愫,便悄悄地“恋”上了。

但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反对。我和窦立芳也不赞成,因为刘明华如果在部队提不了干,就得回乡务农;而女知青下乡几年后,就会返回城市。

你说怪不怪,我们越反对,他俩爱得越坚决,我们越是泼冷水,他俩爱得越热乎。

女方调回鞍山市工作后,还抽时间来部队探望刘明华。刘明华更加积极努力工作,被确定为提干苗子重点培养,并于1977年5月正式提干。

这之后,我和窦立芳对他们的恋情也就同意了。根据当时军转干部政策,男方能随女方进城。

1980年12月,刘明华与他的知青爱人在盘锦农村老家举行了婚礼。我与爱人在1981年4月结婚。6个月后,窦立芳和他的女同学也结婚了。

1988年和1989年,我和刘明华先后转业回鞍山工作。

至今,我们3个曾经的战友依然情同手足,3个家庭格外亲近,经常聚在一起,忆军旅、谈往事。

2021年元旦,我们又一次聚到刘明华家。谈兴正浓时,刘明华从相册中翻出老照片:他夸我眼光好,能把知识女性找;我笑他真有招,找个知青相伴老;窦立芳则说:还是同学好,称心又可靠。

刘明华的爱人(我们称大嫂)眨了眨眼,想了想说:我看是人民军队声名好,姑娘愿把军人找;要是人生有来世,我们仨还嫁“黄棉袄”。

(作者曾服役于陆军某部)

编辑/张敏